APP下载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冲突的有效管理

2018-12-20马丽丽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冲突

马丽丽

摘要:本文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为研究视角,针对校企合作双方的冲突管理展开分析讨论。期待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冲突

前言:

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专业化人才,从而加速现代化建设步伐。校企合作是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中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管理合作双方的冲突与矛盾,实现校企合作的预期目标是关键所在,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所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化落实,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集中的关注,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如今,高职教育可谓如火如荼,校企合作已经非常普遍,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并没有全面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校企合作的定位不够精准,合作的模式比较单一,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稳定性欠佳。从总体上来看,广大高职院校拥有合作的积极性,但是却没有主动权。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的驱动力方面也是存在问题的,这使得双发合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合作动机不相融的现象,从而为校企合作过程中带来了诸多冲突[1]。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双方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矛盾具有双重性,也就说这种矛盾不仅可以是破坏性的,也可以是建设性的,这主要就取决于处理矛盾的策略以及最终的结果;第二,过程性特征,校企合作双方的冲突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反映为动态的过程;第三,对立统一的特征,在校企合作中,双方的冲突是相互对立的,也会死相互依存的,最终呈现的矛盾也是对立统一的。

二、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构建利益互惠制

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市场的利益互惠是实现校企双方合作的纽带与桥梁。在处理校企双方冲突的过程中,学校以及企业都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政府层面,关注的焦点就是其自身的投入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又名已有实现预期的社会价值。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关注的焦点是合作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以及相关科研成果是否能够切实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其关注的焦点是自身的投入与获得的机会是否能够达到平衡[2]。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关注的焦点是通过合作是否能够实现办学硬件、软件环境的改善,自身的美誉度以及社会影响力是否可以提高。

基于此,在管理校企合作双方冲突,实现校企合作目标的过程中,政府层面应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方面的减免政策;学校方面,应该结合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人才工程与人资规划设计教学计划,为企业培养与输送合格的人才,如可以开展顶岗实习、有效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等情况;从企业方面来看,一定要协助高职院校,为高职院校提供资金、技术、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学校、企业三者协调,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消减校企合作双方的冲突。

(二)构建激励导向机制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激励导向机制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引导校企合作的稳定运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双方的冲突管理水平。就目前校企合作模式来看,构建激励导向机制主要應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权力激励,从任职的角度来看,应该企业管理者与高职院校领导者互相兼任;第二,权益激励,应该在企业中选拔一些具备教师能力的人才加入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当中从事教学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完善现有师资结构;另外,还要将那些具备教学能力的老职工返聘到学校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将其身上所具备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为企业培养“大国工匠”;第三,荣誉激励,在聘任的过程中,应该颁发聘任证书,对于兼职教师的成绩应该颁发荣誉证书,并结合新媒体对其进行宣传;第四,薪酬激励,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于企业中的兼职人员、特聘教师等海给予特殊薪酬激励。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激励,可以使得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将冲突化为最小,进而推动双方之间合作关系的和谐、长久。

(三)动机机制的同目标

第一,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具备与学校一致的,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动机。在学生就业、择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企业双方需要有效解决用人方面、技术人才认证以及社会声誉等现实问题。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培训人才的成本,如今大部校企合作中都会通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去解决用工问题,而不愿意通过网络、招聘会等招聘渠道获得人才;为了有效得到技术人才对于企业的支持,企业会实现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而为了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企业往往会给学校提供实习岗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第二,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树立与高职院校共建实习基地的动机与目标,在获得了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之后,企业应该积极为技术人才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化解校企合作双方的冲突,企业应该有效转变观念,将人才的培养作为合作的动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学校方面也应该集中关注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培养与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极大程度的影响校企合作模式的健康运行。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高职院校以及合作企业认识到冲突管理的必要性,将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实现合作目标的协同一致,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合作关系的统一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洪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冲突的治理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06):83-85.

[2]王振洪,王亚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冲突的有效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07):75-79.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