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18-12-20王明泰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摘要:自现代以来,教育中的素质培养成为了社会各阶层关心的重点。得益于这样的现状,一些艺术类课程例如音乐安排进了高中课程中,如今已有十几年之久,音乐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欣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不适于现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要想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需要通过本文中提到的以下几种要求,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音乐进入学生的生活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社会发展快速的今天,高素养人才一直都是社会所需的,那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论对高中生音乐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和教育者有所启示。

一、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

(一)对音乐美学的思考

审美是音乐美学中的核心要素。早在2001年6月7日,我国发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其中特别强调了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其特质是情感审美。音乐教育者的美学素养对整体音乐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极大程度决定能否达到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标准和质量。对于过去的人们,他们擅长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情绪,引导人们体验“真、善、美”的优良品质,并从中得到感悟,更能完善一个人的审美,使其人格更加美好,起到陶冶心灵的作用。

(二)音乐老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教师自身的音乐气质

首先,音乐教师理应是在岗位上的教师,有着传统老师的特质。热爱学生是所有教育者共同的特质。在自身岗位上,音乐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爱,还要定时给自己做一个评估,补足自身短板,提高教学能力,拓展眼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1]。这样的教师才能称作优秀,而这种优秀的形象极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份喜爱和信任,使课堂教学质量有一个很好的提高。其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用合乎规范的语言,清晰准确的发音和独特的风格。音乐教师要有比较个性化的授课风格,这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独特的授课风格为学生传授知识理应是每个音乐老师的必备技能。

2.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

艺术类教育中,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十分重要,其中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诸多能力中,会形成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也是音乐教师能够区别于传统一般教师的特质所在,两者的气质以及受学生喜爱程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还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和足够丰富的音乐知识作为教学使用。在众多艺术类别中,音乐属于一个大分类,与各大科目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中在美的表现和艺术的观感上更是相通的,因此提高其他艺术类别的修养对音乐教师来说是必要的。只有足够了解美学、音乐审美和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常识,音乐教师才能在学习中得到成长,提高综合的艺术修养[2]。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

高中教材中的素材极为广泛,内容也丰富多彩。这对学生而言,需要高中生对音乐的各种形式有所了解,也要理解所学作品中的意义和概念。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举一个作品的例子,从中分析所用的音乐材料、所属风格、表现手法等引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对音乐作品做详细的讲解,对学生了解、加深对一部作品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从作品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对教师引导学生把握音乐整体形式和内涵意义有着很好的作用。

二、对学生的要求

现如今的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音乐以流行音乐为主,这跟高中生正处于青年早期到青年中期的过渡阶段有一定的关系。这段时期正是学生加强完善人生观,形成世界观的重要阶段,也极为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从而改变学生自身对世界以及社会的认知。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相对其他类型的音乐更加贴近生活,简易明了的作品能够使学生很好的理解和学习。更主要的是,流行音乐往往象征当代社会下一些容易受学生喜爱的事物。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时期,极为追捧时髦和流行,因此流行音乐应该被教师当作主要的教学手段,这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作品,潜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3]。

音乐教育的核心在于审美,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使音乐素养成为能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财产。音乐教师应该利用自身良好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在和谐、轻松的课堂中更好的自主学习音乐知识,全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其中高素养人才十分重要。因此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高中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重要的话题,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音乐教育的特性,使学生感受到美的艺术、美的体验。对于健全学生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要加强重视,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学会与生活发生联系。音乐教育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会得到充分的提升,对全方面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培育有着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玲.浅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才智,2017(25):213-213.

[2]朱海燕.中學音乐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2016(12):17-17.

[3]任淑贞.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36):253-253.

[4]张寒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2017(47):141-141.

作者简介:

王明泰,男,汉族,生于1985年4月—,甘肃永昌人,中共党员,庆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庆阳市现代打击乐学会副会长,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音乐学专业,现任甘肃省环县第五中学音乐教研组组长,高中音乐特长班声乐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