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0于叶青
于叶青
摘要:文言文是对经典文化的承载,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吸收古代文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诵读的重要作用,使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师范读、节奏教学、借助表演三个层面,对诵读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诵读;教师范读;节奏教学;借助表演
文言文教学是小学高年级的重要任务,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对我国古代文化进行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言文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认为文言文比较艰涩、难懂,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扮演好领路人角色,通过诵读引导学生走入文言文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一、教师范读,明确字词发音
读懂字音,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很多学生缺乏对字词的梳理和明确,无法熟练朗读文言文,使得诵读无法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能够明确字词发音,为诵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单独读一遍,了解学生容易出错的字词,找到教学难点,对字词进行梳理,确保学生能够准确了解每个字词的读音。文言文中有一些古今异义、多音字等,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教师应着重对这些字词进行强调。然后,教师应使用准确、缓慢的声调,对文言文进行范读,让学生对每个字词的发音都非常明确,并且能够使一些模糊、不明确的问题得到解答。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齐读,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协助学生夯实基础,为下一步的诵读教学进行准备。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文言文的发音,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害羞、不敢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读,能够使学生及时获取正确的教育信息,获取正确的诵读方式。
二、节奏教学,感知吟诵韵律
文言文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对节奏的把握,能够进一步感受其中的韵味,能够在不断地诵读中,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很多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人的情感结合起来,产生个性化的诵读体验。
例如,在学习《道边李苦》的时候,讲的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哲理。“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競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在学习这篇文言文之前,学生对于文言文常识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吟诵和节奏缺乏认知。我先让学生齐读,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文言文的诵读节奏。我发现,学生非常规范地一字一句进行朗读,虽然步调一致,但是却缺乏韵味。我指导学生,对于其中的停顿,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回想一下平常是如何讲故事的,最好在诵读过程中反复吟诵,使语句具有故事性和韵律性,呈现出一定的画面感,使故事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我的指导之后,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根据文言文内容的不同,将自己的情感和对文言文的理解加入到诵读过程中,实现诵读向吟诵的转换,不仅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还能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三、借助表演,反复品读深入
表演与文言文教学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课本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将文言文诵读与表演结合在一起,营造更加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对文言文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产生深刻体会,从而能够进一步感受文人的思想,不断品读、不断深入,从而实现对文言文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学习《杨氏之子》的时候,我先为学生疏通了字词,让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框架、内容进行了解。我对学生介绍:“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言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对杨氏之子言行的描述,能够感受杨氏之子的智慧,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品读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个扮演孔君平,一个扮演杨氏之子,两人对当时的情境进行表演,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智慧。”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完美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还加入了一些个性化的内容,有的学生甚至补充了其他的文言文内容,使得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一句的诵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被杨氏之子的智慧深深折服。通过表演,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也能够学会将表演与诵读结合在一起,使文言文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总之,文言文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品读经典的今天,教师应重视诵读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诵读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品味语言、领会思想,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知识的全面吸收,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时蓓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关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才智,2017(11):125.
[2]殷海兰.读出来的味道——小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