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中幼儿移情能力发展

2018-12-20张秋菊杨丹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移情家庭幼儿

张秋菊 杨丹

摘要:移情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情能力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更有利于早期幼儿道德发展和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始终是其生活的主要环境,父母也是幼儿的主要陪伴者。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分析,为家长正确认识和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提供一些指导,从而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移情;幼儿;家庭;道德发展;亲社会能力;移情培养

一、移情的内涵及幼儿移情的特点

最早对移情进行科学界定的是梯克内尔,他认为移情就是个体不仅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而且还能感受到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或技能。此后的许多研究者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的不同,对移情概念的界定各有所侧重。总的来说,移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的反应的能力,是能设身处地理解、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能够由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引起并产生与之相一致的情绪体验。通俗来讲,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体验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

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年龄段各有其特点。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将婴幼儿移情分为四个阶段,即普遍性移情、自我中心移情、对他人情感的移情和对他人总体生活状况的移情。具体来说,婴儿出生后第一年为普遍移情阶段;1岁左右属于自我中心式移情,此时的幼儿开始萌发初步的自我意识,能意识到自我与他人的不同,但仍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内部状态和他人内部状态的不同;2~3岁为对他人情感的移情阶段,这时的幼儿已经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开始能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需要;3岁以后属于对他人生活状况的移情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换位思考能力不断发展,从对他人的痛苦的感情理解发展到对他人生活境遇的理解。

二、移情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移情是儿童道德情感教育的基础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群体,还是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情绪的发展都要早于认知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对个体道德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说儿童早期的移情能力深刻地影响着后期道德移情的发展。虽然幼儿在早期已具有移情倾向,但是这种先天的移情能力若得不到强化和发展,得不到成人有效的情感互动,就会使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失去协调性。家长需要对其先天的移情倾向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培养,积极地对婴儿的情绪作出相应的反应,积极地引导婴儿表达各种情绪,提高早期移情的发展水平。

(二)移情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能力的发展

移情是幼儿社会化行为的重要动机来源。早期移情能力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个体维持积极的社会关系,更是个体间内心交流沟通的桥梁。对于幼儿来说,移情能力是幼儿实现社会化发展所必不可缺的。已有的众多研究也表明,移情与幼儿助人、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相关,移情能力得分越高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巴特森等人认为,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中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移情使人更容易意识到另一个人的需要以平息自己的情绪。由此可见,移情是儿童助人、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源泉。

(三)移情可以较好地抑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的社会性行为,对幼儿攻击行为的控制与纠正一直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点。移情作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幼儿的攻击行为具有较好地抑制作用。目前许多研究者对幼儿移情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存在着显著相关,并且移情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移情能力得分高的幼儿比得分低的幼儿更不易出现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因为幼儿一旦体验和理解了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会引发他人的某种消极情绪状态,就有可能抑制或减少这种攻击性行为。可见,移情确实能有效地控制、减少和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三、影响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家庭因素分析

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但是婴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主要的陪伴着也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庭因素对幼儿移情能力发展影响较大。因此,从家庭方面考虑,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婴幼儿本身的气质

婴幼儿的气质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养的影响,不同气的气质类型对婴幼儿移情有不同的影响。已有的一些研究指出,气质中的好交际、恐惧和忧伤特征与移情反应相关。那些好交际的气质发展较早的婴儿在后来的发展中展示了更多的移情。而表现出更多恐惧感的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儿被发现对陌生人的移情性更少。

(二)父母的敏感性

父母的敏感性即使父母对婴幼儿情感需求敏感性。已有的许多研究表明,幼儿移情能力的高低和父母对婴幼儿情感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母亲如果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积极关注,充分关心,这样的孩子就会更懂得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也会具有亲社会性,更易于移情;如果母亲的这种敏感性较低,对孩子的情感需要表现出消极、漠不关心,则孩子会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对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也会表现出漠不关心,不易于移情。

(三)父母的情感表达

父母的情感表达也与婴幼儿的移情反应有关。积极的情感表达包括赞揚、关爱、感谢、敬佩等方式,消极的情感表达包括悲哀、哭泣、愤怒等方式。有证据显示,父母的情感表达预言了孩子的移情反应。即如果父母善于积极的情感表达,则他们的后代的观点采择能力更强,更易于理解和同情他人的感受,移情能力发展得更好,反之则不利于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

(四)亲子互动与交流

亲子关系一直是影响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移情的发生离不开对他人观点和情绪的正确认知,父母与孩子多进行一些情感上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增强孩子对情感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有益于幼儿移情的发展。

四、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一)充分利用榜样力量,主动向幼儿倾诉自己的情感

幼儿具有本能的模仿能力,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情感主动向孩子开放,他们对情感的理解就会逐渐深刻。所以,父母应该向儿童陈述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情绪状态,以及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培养儿童对情感的敏感性。听大人倾诉,孩子不仅有了解别人情绪和内心体验的机会,而且能学到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多为幼儿创造情感体验的机会,引导儿童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儿童情感越丰富,就越能设身处地的感受他人的情感变化,其移情能力就越强。所以,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一定要丰富他们自身的情感体验,但更为重要的是,儿童也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把它正确地表达出来。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为孩子创造一些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加强幼儿移情训练,并教会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三)培养孩子换位思考能力,让孩子学会主动欣赏别人的情感

培养孩子换位思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为幼儿创造与别人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多与同龄人接触;第二,引导幼儿欣赏别人的情感。当别人高兴时,应该为他高兴,当别人痛苦时,应具有同情心,对别人进行安慰和关怀。需要提出的是,在欣赏别人的情感上,当孩子作出了道德移情时,父母要记得称赞孩子的这一道德行为,使孩子感受体验,这有助于强化孩子的移情行为。

(四)帮助幼儿走向集体,引导孩子在班集体中发展自己的移情能力

幼儿在集体中,更有机会产生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情感,更有机会锻炼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意志力,作出道德行为和体验道德情感。同时,孩子在集体中也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父母的帮助。所以,当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时。父母要倾听孩子在学校班上发生的事情,从语言、表情中感受孩子的情绪,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并针对他们的疑惑作必要的启发,有时也需要提供建议,这样才能适时地帮助孩子在走向班集体的同时发展移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丽,苏金莲,李月.幼儿移情概念辨析_重要意义及其发展 [J].学前教育研究,2013(07)

[2]郑蓉.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01).

[3]王乙朴.移情在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中的运用_王乙朴[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李晶娟.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3,08:171-172.

[5]赵欢欢,张和云,王福兴,周宗奎.儿童依恋、移情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2(03).

[6]丁芳,郭勇.儿童心理理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學,2010(03)

[7] 肖琼华. 幼儿移情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张秋菊(1990-),女,汉族,四川广安人,助教,学前教育学硕士,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猜你喜欢

移情家庭幼儿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庭“煮”夫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恋练有词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