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2018-12-20蒋正超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评价

蒋正超

摘要: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评价

信息技术不单是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发展学生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运用切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感受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换为任务分配给学生,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单独按照任务的指示去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中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灵活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例如,在进行“在word中设计和插入图片”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对设计和插入过程进行演示,在和学生共同观察和分析过后,进入课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指定任务,让学生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个人名片,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名片中都应该有哪些内容,在学生观察、分析和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按照自己所想的风格来进行制作,教师也要对进程困难的学生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指导,以学生完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为根本目标,并时刻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以此教学过程来看,采用演示并交待任务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此外,教师在任务设置方面要注意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切实地符合中学生的微机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注重任务完成的效率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保证任务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掌握计算机技能。

二、科学合理安排过程,精炼提纯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阶段就要制定出切实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教学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规划有序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之间的链接要平顺、自然,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真正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例如,在“Excel的排序、分类汇总等数据统计功能”的相关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数字的输入方法;掌握冻结窗口等输入技巧。2、学会使用Excel排序、分类汇总等功能进行数据统计。3、学会多表格之间复制数据。4、进一步熟悉表格修饰的方法。在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中,以班级卫生评比为例,进行表格相关操作的教学,教师首先进行制作表格的示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构思检查统计表。1、更改工作表名:在工作表名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上选择“重命名”命令,并输入新的工作表名称即可。2、输入编号数字:选中“编号”一列中的A3单元格,将输入法切换为英文输入法,先输入单引号,再输入01,然后回车,最后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对所有编号的快速输入。其次,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完毕后可以选出学生代表进行重复示范,使用求和功能和自动填充功能最终完成合计成绩的计算。最后在课堂总结过程中,得出三点结论:1、在Excel中,不同类型的数字,有不同的输入方法。2、输入大量数据时,为了保证表头标题始终可见,可以使用冻结窗格的技巧。3、使用分类汇总功能,能够分类统计出相同类别数据的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等,但在分类汇总前需要先进行排序,使得数据能够按照分组进行排列。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其实践操作练习为主线的基本原则,这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快速地进入学习活动中,便于学生带着思考进入学习情境,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完善学习效果评价

學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次加以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素养等多方面问题展开评价,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是否达到了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等等,避免学生感到压力的同时,客观地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FrontPage2000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了解创建网站的一般步骤”、“掌握网页制作基础知识”和“掌握管理网站的一般方法”为标准,再对是否能够将以前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新知识的实践中,和是否能根据学习任务需要,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并合理地运用新知识和操作。针对某一课知识的学习内容评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应学生对于本节知识技能的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反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综上,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虽与其它课程的教学内容大不相同,但其具有学习工具的特点,确定了它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模式,还应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充足的实践机会中掌握计算机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娜.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68..

[2]黄晓鸿.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解决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8,20(06):196.

猜你喜欢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娱教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议
谈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