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眩晕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8-12-20施玉林
施玉林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000)
眩晕症是因患者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此病是急诊科的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1]。有研究表明,对眩晕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2]。本文对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眩晕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中规定的眩晕症的诊断标准,且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眩晕症。其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22例,女28例;其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56.74±13.10)岁;其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3.76±1.03)年。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20例,女30例;其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56.57±13.87)岁;其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3.88±0.9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其病情、对其进行用药护理等。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方法是:1)眩晕症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呕吐、恶心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病情,注意观察其语言表达能力、心率、瞳孔、血压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2)明确患者的病史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其家属了解其病史,并协助患者接受全面的检查。3)在患者病情的发作期,护理人员指导其卧床休息,将其病房内的光线调暗,保持其病房内空气的清新。注意控制探视患者人员的数量,以保持其病房内的安静。4)在患者病情的间歇期,护理人员告知其不要单独外出,以防止其因病情突然发作而发生意外。对于位置性眩晕患者,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前庭训练。对于药物中毒引起眩晕的患者,护理人员指导其多饮水,以促进其体内毒性物质的排出。5)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文娱活动,以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由于眩晕症属于发作性疾病,可在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作。因此,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应注意安全。不要登高,不要在拥挤的马路上及江河边骑自行车。6)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止其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指导其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以防止其发生消化不良及恶心呕吐。7)眩晕症患者常需要静脉输注莨菪类药、扩张血管药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应注意控制对其进行输液的速度,并注意观察其是否出现精神障碍、胸闷、心悸、有幻觉等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生活质量。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包括其行走不稳症状缓解的时间、耳聋耳鸣症状缓解的时间、恶心呕吐症状缓解的时间、出汗症状缓解的时间和眩晕症状缓解的时间。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态度、心理功能、躯体健康、健康感觉等5个评分项,总分值为30~100分。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行走不稳、耳聋耳鸣、恶心呕吐、出汗、眩晕等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d,±s)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d,±s)
项目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值 P值行走不稳 3.36±0.47 7.74±0.37 51.7772 <0.0001耳聋耳鸣 2.29±0.78 5.99±0.36 27.1626 <0.0001恶心呕吐 1.16±0.48 3.15±0.52 19.8841 <0.0001出汗 4.36±0.30 6.90±0.34 39.6102 <0.0001眩晕 3.59±0.54 6.90±0.47 32.6933 <0.0001
2.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的评分、物质生活态度的评分、心理功能的评分、躯体健康的评分、健康感觉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s)
表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s)
项目 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 P值社会功能 84.06±4.87 72.34±6.03 10.6919 <0.0001物质生活态度 84.36±4.76 73.66±5.84 10.0423 <0.0001心理功能 83.77±5.23 73.47±4.52 10.5362 <0.0001躯体健康 83.68±5.01 73.69±5.45 9.6282 <0.0001健康感觉 84.32±4.58 73.80±6.25 9.6003 <0.0001
3 讨论
近年来,眩晕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3]。目前临床上对眩晕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此病患者常会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从而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对眩晕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有研究表明,对眩晕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行走不稳、耳聋耳鸣、恶心呕吐、出汗、眩晕等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眩晕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地缩短其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的评分、物质生活态度的评分、心理功能的评分、躯体健康的评分、健康感觉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眩晕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眩晕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