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职工人文素养的培训模式
——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2018-12-20

现代企业文化 2018年31期
关键词:福田区人文职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不断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提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016年3月16日,“十三五”纲要明确提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目标。

福田区总工会根据区发展目标,率先以文化务实为出发点,提出“人文福田”的建设目标,通过品牌活动切入职工人文素养培训,探索工会导向型职工人文素养培训模式,打造“职工人文素养教育大平台”的首善之区。

职工人文素养培训现状

服务职工是工会的生命线。近年来,福田区总工会围绕全区中心大局,把握职工群众所需所盼,重点解决职工共性需求,进一步完善辖区职工群众的长效服务机制,创建职工服务好品牌,构建普惠制、全方位、全覆盖的职工服务体系,激发职工的热情,提升职工的人文素质,为福田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桥梁作用。

成果及典型案例。近年来,福田区总工会围绕职工人文素养提升,进行了系列探索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福田区职工人文素养培训五年计划》,逐步搭建起了职工服务平台。

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人文素养培训体系,成功策划、举办了“百万职工学礼仪”“读书月”“职工人文大讲堂”等100场活动,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礼仪培训等进行德育、礼仪培训,于春风化雨、寓教于乐中改善职工的人文知识结构,提升职工群众的文明素养,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建设福田。

通过资源共享、社会共建的方式,与区文体中心共建职工书屋、书吧,打造职工读书阵地,缔造“一公里文化圈”。2018年继续建设,覆盖全区,为职工提供各类图书资源,读书活动的开展,使职工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培育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工作使命感,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定期走访企业,推动辖区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职业素养等宣讲、分享活动,帮助企业成立文艺小分队,组织文艺演出、诗歌会、编制宣传册、纪念集,征文、书画、摄影等文化活动来丰富员工生活,使员工通过活泼的形式贯穿、理解道德及人文素养,进行内涵建设。

调研、走访发现的问题。在人文素养培训机制的搭建过程中,总工会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辖区企业在职工人文素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企业人文素养培训机制缺失。调研表明:除国有企业外,我区90%以上的企业并未设立人文素养培训部门,甚至很多企业培训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已开设的企业中,思想、政治、人文素养类培训甚少。

培训师资参差不齐、课程选择无标准。在仅有的10%含人文素养培训的企业中,缺乏专业讲师及选拔机制,讲师来源多为网络招聘,并未经专业机构指导,仅凭经验授课,而经验也多为岗位培训或制度宣贯,很少涉及人文素养层次,更谈不上筛选,课程大多为普适或企业要求,还停留在企业简介、制度宣导层面,形式单一,并未在精神文化领域使员工得到提升。

流于形式,培训需求及计划不科学。走访中,大多数企业表示:“由于公司体量较小,培训主要集中在业务和技能层面,很少关注员工人文素养的相关内容”。“公司没有组织过任何活动,人文素养培训无新意,仅对少部分课程感兴趣。”这是大部分员工对企业人文素养培训的评价。这就说明,绝大多数企业人文素养培训抓不准方向,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基本靠感觉的现象,导致员工不买账,流于形式。

课程效果不理想、反馈不及时或没有。部分企业讲师表示:“职工人文素养提升不知从何下手,没有参考课程,更擅长于岗位、技能、规制培训、宣贯”。公司培训良莠不齐,职业技能部分普遍反映较好,而人文素养则更多的像宣贯,也没有人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反馈,导致历年培训课件和方式一成不变。

平台探索与规划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辖区企业,打造服务大平台,福田区总工会围绕“匠心典范·人文福田”的文化主题,利用互联网工具,取总部控制,各分会联合·企业联动的形式,构建人文素养培训体系,通过区域品牌积淀,精心设计和打造“福田区职工人文素养培训服务平台”。

平台规划。综合构建职工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全方位服务于辖区企业,通过七大系列职工人文素养课程的综合打造,增强职工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展示福田区企业人文精神的社会形象,强化素质、促进交流。

线上:打造“门户网站+APP+培训服务/活动”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工会云”。对接辖区企业,实现统一门户、统一管理、统一活动、统一反馈、数据分析等协同服务,充分互动,及时掌握职工人文素养需求,实现需求调研、通知发放、效果反馈、社区互动、活动分享、课件共享下载、信息查询等功能,集培训、休闲娱乐、交互于一体。

线下:以活动组织、拓展、讲座、培训为主体。工会将聚合资源,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历史人文、创新思维、艺术修养等职工教育培训,开发“七大系列”人文素养课程。同时建设一批职工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各类活动。

讲师队伍建设。打造讲师池,严格筛选合作机构,聘请专业讲师、文化名人、名企骨干,形成三个梯度的讲师队伍,服务于企业职工,针对不同行业、职工的需求分班培训,使职工能够各取所需,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场地建设。工会将联合文产办、文联、妇联及培训机构,共建一批职工活动场所。含书屋书吧,文化大讲堂及文娱活动场地选址和建设,并制定相应的使用标准和合作制度。

核心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文素养培训的核心,是能否起到预期成果的关键。为了深度服务福田区职工,工会将结合福田区战略,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发一套科学合理的核心课程资源。所有培训课程和活动均以职工实际需求为本,由行业专家、企业骨干、社会名人与工会共同开发。

整个课程体系将包括七大系列,分别为:社会文明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民主法治素质、健康安全素质、健身健康素质等课程。这些课程分别围绕科学理论体系、形势政策、爱国主义、中国工人伟大品格、职业素养、民族团结、创新创业、再就业、职业技能教育等展开,以灵动的培训形式,寓教于乐,提升职工人文素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每一位职工成为和谐社会的良性细胞,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精气神”。

品牌活动建设。在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热潮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正在福田激荡起百舸争流的浪潮,总工会“职工人文素养大提升”计划中,将以活动为切入点,规划系列品牌活动。

活动将包含读书计划、文化讲堂、情系职工、深圳建设者、名企参访交流日、企业文化擂台、建设计划、艺术(环保)福田,8小时外等系列内容。其中,“读书月”“文化讲堂”“福田先生”“名企参访”“企业文化擂台”“净塑插花艺术节”“涂鸦艺术节”等将重点建设,促使辖区职工以文会友,以艺结缘,促进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逐步提升福田区企业职工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打造深圳乃至全国工会人文素养第一品牌,真正服务于企业,做到精准服务。

企业是由员工个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重要分子,员工的文化素养是企业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企业宝贵财富和发展的原动力,它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本文通过对福田区人文素养培训的思考和实践,逐步构建福田区职工人文素养培训大平台,实现对辖区企业职工人文素养培训的探索,提升全区职工群众的人文素养,实现区域互动和资源共享,实现“人文福田”“大文化”系统的建设。

猜你喜欢

福田区人文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多变的雨
钓鱼达人
福田区超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问题探讨
人文绍兴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探讨福田区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