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讯: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8-12-20

现代企业文化 2018年31期
关键词:京东架构调整

一直以来,互联网巨头腾讯的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特别是近日,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风声,自然再度引爆整个行业江湖。毕竟,作为中国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每一次组织架构调整,都将给自身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据多方报道,腾讯这次战略整合主要是在To B业务层面:目前隶属于社交网络事业群(SNG)的腾讯云或将独立成为一个新的事业群(BG),也可能与其他To B部门合并成立新事业群,彻底打通原有业务之间的阻隔。

随着这一消息的传出,业内褒贬不一。一些声音说,此举凸显出腾讯焦虑的一面,对转型To B行业表示担心。也有声音认为,腾讯转型是一次战略觉醒,To B转型有更大业务空间。正好腾讯是笔者的前东家,本人对腾讯各事业群也了解甚多,在此,作为一个老腾讯人,想简单说上几句。

焦虑误解

如果后续消息属实,这将是腾讯第三次架构优化,也是腾讯实行的第三次“进化”。前两次分别是2005年、2012年,算下来正好隔了6年。与前两次变革前夕的行业环境相似,互联网行业正步入新阶段,当C端市场份额逐步瓜分完毕后,B端无疑成为下一个行业的风口。

就在近日,已卸任的腾讯前CTO张志东也在内部分享时明确提到,腾讯的现有组织结构是滞后了。所以,与其说腾讯焦虑,实际上是顺势而为。马化腾早在2017年度腾讯员工大会上就透露过,“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地梳理”。

早前,腾讯就已经定下了清晰的发展策略:搜索及电商业务的释放给外部合作伙伴搜狗和京东,核心业务(MIG,微信等)大力开垦,大开大合。腾讯深知哪些可以做,哪些能做好,如今的腾讯已经意识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已经是腾讯思维模式之一,所以腾讯对待业务和自身架构一定是有条不紊,是谨慎的。只不过,腾讯的这种谨慎一贯被误解为焦虑。

而且,架构调整实际上是腾讯释放一种战略决心:有的放矢,去释放B端业务能量,也最终为了适应ABC,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时代的到来。未来,谁能对 ABC深刻理解,谁就能走得更远。

退一步说,焦虑这个词也算是通用的。焦虑,或许是眼下每家企业的共同心声。先前,刚刚宣布退休的马云,没两天就在云溪大会上抛出“平头哥半导体”宣誓对于进军“新制造”的决心。即使是最近不得不低调一些的刘强东,也悄然把京东金融改名京东数科,一举将京东金融转型科技公司。

你可以说,2018腾讯焦虑,也可以说,阿里、京东、百度、小米也焦虑,哪个企业不焦虑?这是整体的大环境所迫,是大企业需要时刻保持的危机感,只不过腾讯最受关注罢了。

逆风翻盘

客观地说,腾讯的每次调整都是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并且都转变得不错。例如移动时代下的QQ音乐,先是从阿里、网易围堵下突破重围,凭借版权大战翻身占据江湖地位,随后又通过资本运作,独立出SNG与海洋音乐集团合并,现在已经化身为数字音乐集团——T.M.E,并将于年内美股上市。这无疑表明,独立发展的方式已经被腾讯视为业务潜力的释放手段,并且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从具体业务层面,To B业务需要更高的集中度,需要统一通盘调度,这样就使得架构调整集中顺理成章。可以预见,这次云业务的独立,将带来腾讯格局上的变化,非常可期。毕竟,B端业务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之一,架构调整后腾讯云可以打破之前的掣肘,重新上路。

现实中,包括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联想云都在全面布局,加速挺进B端业务。IDC在今年7月份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显示,腾讯云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位。

虽然眼下,腾讯云的业务比阿里稍慢一些,但其有着用户流、信息流的巨大优势,存在着逆风翻盘的可能。君不见,昔日腾讯视频业务也是在落后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同样是TO B业务的应用宝也是在被不断调试下后来者居上。所以,独立后的腾讯云业务动力将更强劲,未尝不能实现超越。

根据今年8月15日发布的腾讯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腾讯云服务等其他业务稳步增长,收入同比增长81%。而2016年、2017年两年,腾讯云收入增长都超过100%。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腾讯云在游戏和视频领域已达到行业第一。市面上TOP100的直播平台中,有80%已接入腾讯云,腾讯云成为视频云服务商行业标杆。而且,腾讯云在政务云方面走到了前面。毕竟,要把云服务转变为基础设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巨大。这些都成为腾讯云开疆拓土的利器。

此外,腾讯云还正在大力拓展金融、医疗、电商、旅游、移动应用、在线教育等领域。目前,腾讯云在全球25 个地理区域运营着49个可用区,为更多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生态合作中,腾讯云目前的合作伙伴数量达到了4000多家,包括英特尔、英伟达、东华软件等知名IT企业都与腾讯云建立了紧密合作。随着在这些领域的全面开花,腾讯云将呈现出新的气象。

树新旗帜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中,除腾讯云外,腾讯还推出了众多服务B端的产品:企业微信、腾讯文档、公众号、小程序、泛娱乐IP等,甚至还有整个AI体系。

未来,腾讯TO B业务潜力巨大。在我看来,组织架构调整也凸显出腾讯的战略方向:这次组织调整可以说,是腾讯向B端业务发力的重要举措,未来或将成为腾讯的另一面旗帜。大战略已经浮出,且看其未来如何发动一场场的具体B端战役,这事关腾讯整个格局。

如今,腾讯在C端业务是王者角色,随着其逐步补齐B端业务短板,在树立一面新旗帜的同时,创造出下一个增长点,也能让自己的体量增大,从而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不过,TO B业务和TO C业务不同,C类业务就像恋爱,可以短暂俘获用户芳心。做B类业务就像结婚,非理性、非长期不可。企业间交易需要以信任为前提,门当户对,互补配套才有结婚的基础。婚后也要认真经营,否则离婚几率很高。做B类婚前重要,婚后更重要。要用心,要忍耐,要交流,需要持续的发力。一句话,前方,B端业务路漫漫,腾讯尚需努力再努力。

而经过这一调整之后,作为全球前十的互联网巨头,腾讯业务也将变得更具竞争力,从而更加坚毅地砥砺前行。前方,即使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终将度过万重山。这一次调整,只为自我超越。

猜你喜欢

京东架构调整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做“最懂产业的云”,京东云首发云操作系统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工位大调整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