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核心胜任力提升的临床护理课程改革效果主观评价

2018-12-20范燕燕刘卫东秦国民罗倩倩王兴华张晓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护理学胜任

范燕燕,刘卫东,秦国民,王 虹,罗倩倩,王兴华,张晓丽

(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滨州医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处,山东 烟台 264003)

护士核心胜任力是指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变化、顺利进行护理活动的一种可迁移能力[1]。其培养有赖于护生在校阶段教育模式的创新和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构建。相关研究报道[2],以人的生命周期为轴线,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课程整合,一方面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注重强调以“能力为本”的课程理念。但其与护士职业核心胜任力培养的相关性如何,目前缺少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对其进行探讨。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4年从我校2011级护理本科生中随机抽取3个班。组1:83人,课程改革高职本科班;组2:40人,非课程改革高职本科班;组3:68人,课程改革普通本科班。

(二)研究方法。

1.非课程改革班的授课模式。按照内、外、妇、儿、老年、传染病、眼科、耳鼻喉以及皮肤性病护理学等9门课程内容分别授课。

2.课程改革班的授课内容和模式。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将上述课程优化、整合成4个模块:(1)母婴护理学:48学时,包括产科护理学和母婴保健;(2)儿童护理学:88学时,在儿科护理学的基础上增加儿童及家庭健康促进、儿童传染病和外科疾病护理;(3)成人护理学:410学时,将内、外、妇科护理学以及五官、皮肤性病和传染病护理学的内容以器官系统为基础进行整合;(4)老年护理学:32学时,包括老化理论、老年保健、老年人和老年病护理等[3]。

3.评价方法。采用吴瑛等[1]编制的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于毕业生返校时集中调查。量表包括6个维度、47个条目: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支持与人际沟通能力、医学与护理知识应用能力、良好的个人特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有调查遵循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原则。问卷回收后一一核对,对漏填内容追踪学生及时补填。

二、结 果

(一)一般情况。

共计191人,年龄(24.26±0.94)岁,男生占4.2%(8人)。98.2%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组1,2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生源地以及基础医学课程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参与课程改革与否对高职本科护生职业核心胜任力的影响。

t检验显示,参与课程改革的高职本科生与未参与改革者相比,仅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见表1)。

表1 参与课程改革与否对高职本科护生职业核心胜任力的影响(n=123)

(三)基于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本科与高职本科护生职业核心胜任力的比较。

t检验显示,参与课程改革的普通本科生和高职本科生相比,前者的职业核心胜任力总分(P=0.039)、良好的个人特质维度得分(P=0.001)均显著高于后者。但在其他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参加课程改革普通本科护生与未参加课程改革高职本科护生职业核心胜任力的比较。

t检验显示,参加课程改革的普通本科护生其职业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与未参加课程改革的高职本科护生(P<0.05)(见表2)。

表2 不同授课模式下普通本科护生与高职本科护生职业核心胜任力的比较(n=108)

三、讨 论

(一)课程改革对提升高职本科护生的职业核心胜任力有效,尤其是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

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是反应护生能否承担起建设和发展护理学科责任的重要指标,也是核心胜任力各指标中贡献最大的因子[1]。既往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理与本科护理相比,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4]。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临床护理课程综合改革能显著提升高职本科护生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临床护理课程综合改革的实效。另外,尽管其他维度的比较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但结果提示,以普通本科护生作为参照,参与课程改革对提升高职本科护生整体核心胜任力有效(除外良好的个人特质维度),只是程度上有所欠缺。建议今后的课程改革针对上述维度进一步强化改革举措。

(二)普通本科护生的核心胜任力显著高于高职本科护生,尤其是良好的个人特质维度。

个人特质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是内部的和外部都可测量的特质。对于护士而言,良好的个人特质主要包括仪表举止的规范恰当,语言表达的清晰顺畅,工作态度的沉稳自信,充满责任心、同感心和爱心,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敏锐的观察和应对能力以及具有慎独意识等[1]。因此,具备了良好的个人特质,对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推动人际关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参与临床护理课程综合改革对高职本科护生的个人特质提升无显著作用;参加课程改革与否,高职本科护生的个人特质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本科护生。分析原因,一方面提示我校的临床护理课程综合改革在护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方面可能存在欠缺,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高职本科护生本身存在心智成熟度差、耐性低和情绪控制能力不足等有关[5]。对此,建议进一步加大高职本科护理课程体系中人文社科课程的比例,同时注重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做好个人特质、人文素养培养在专业课程学习的渗透[1,6]。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即便是在都参与临床护理课程综合改革的情况下,普通本科护生的职业核心胜任力总分仍显著高于高职本科护生。而相关研究也显示,高职与普通本科相比普遍存在领悟和执行能力差、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弱等问题[4]。由此提示,不同层次护生在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的接受程度上还是存在差异。建议高校在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也区别对待[7]。

(三)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在课程改革效果的评价方面仅采用了主观性指标,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完善客观评价指标用以追踪学生在职业发展中表现,进而验证课程改革的长期效果。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护理学胜任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护理学杂志》稿约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新建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