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18-12-20张婧莹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微量肾小球白蛋白

张婧莹,刘 嘉

(中日友好医院 检验科,北京 10002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与生命。DN起病隐匿,当临床出现蛋白尿时,大多已进入糖尿病肾病期,肾脏的病理改变已经不可逆[1]。因此,在DN的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及时的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而且能够减轻社会、家庭的经济负担。

肾小球系膜增生和基底膜增厚引起的低分子量蛋白通透性增高,是DN的主要病理改变[2]。选择性蛋白尿指数是一项用于检查肾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通过测定2种分子量有较大差距的血浆蛋白的肾小球清除率,计算其比值得出选择性蛋白尿指数 (selective proteinuria index,SPI),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SPI≤0.1为选择性蛋白尿,即主要是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通过了肾小球滤过膜,尿中大分子蛋白含量很少,提示肾小球轻微病变;SPI界于0.1~0.2之间时为中选择性,是正常的临床表现;SPI≥0.2时为低选择性,提示肾小球病变严重[3]。

本文通过对506例肾脏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85例正常对照进行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mAlb)、 免 疫 球 蛋 白 G(immunoglobulin G,IgG)、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等指标的测定,计算并探讨SPI在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肾功能正常)506例,2型糖尿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除外有严重肝脏、心脏、脑等器官疾病的患者。其中男270例、女236例;年龄34~83岁,平均60.0岁。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8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03例、女182例;年龄32~80岁,平均62.0岁。2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对象的尿常规、肾功能(尿素氮、血肌酐)检查均正常。上述研究方案通过了中日友好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向实验对象充分说明并征得其同意后,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同时收集24h尿。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Beckman Coulter Immage仪器及配套试剂(美国Beckman公司),分别检测收集的血清和尿液中的 Tf、IgG 浓度,根据公式:SPI=(尿 IgG/血清 IgG)/(尿 Tf/血清 Tf),计算 SPI。

采用Beckman AU5800仪器及配套试剂 (美国Beckman公司),检测24h尿白蛋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尿中各蛋白的含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表1 2组SPI和24h尿白蛋白比较

表2 2组SPI和24h尿白蛋白阳性检出率n(%)

2 结果

检测各组中血清和尿液中的Tf、IgG浓度,并计算SPI。糖尿病组SP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详见表1。

SPI≥0.2提示肾小球病变较严重,确认为检出阳性;24h尿微量白蛋白≥20mg/L确认为检出阳性。表2示,在糖尿病组SPI阳性检出率(16.21%)高于24h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7.31%,P<0.05),提示 SPI可能是早期 DN 的敏感指标,SPI升高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而正常对照组SPI阳性检出率与24h尿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DN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4]。DN早期起病隐匿,目前肾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DN的金标准,但肾活检为有创检查,并不适合早期的筛查性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是比较公认的DN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但缺乏特异性,其水平升高仅提示肾脏受损,仍需结合多项检测指标共同分析完成初步诊断[5]。一旦发现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已进入难以治愈的中晚期。所以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最新研究表明,在肾脏出现形态学改变之前,肾脏血液动力学等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如果能够寻找到比24h尿微量白蛋白更加敏感的生物标志物,会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

IgG是人体中含量最多、分子量较大的免疫球蛋白,生理情况下不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肾脏受损较严重时才会漏过肾小球滤过膜出现在尿中,故尿液IgG是反映肾脏受损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TRF主要由肝脏合成的中分子蛋白质,功能为转运铁离子,在DN早期肾损伤时即可透过滤过膜出现在尿中,能更早反映电荷屏障受损,是检测早期DN的敏感指标。

本试验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了506例糖尿病患者和385例正常对照者血和尿中的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浓度,计算SPI,并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做比较。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内的糖尿病组患者,其SPI显著升高(P<0.01)。重要的是,在糖尿病组,SPI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24h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 (P<0.05)。上述结果说明,在24h尿白蛋白升高之前,可能就已经出现SPI的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提示SPI可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由于样本量的限制,SPI在DN早期诊断方面的作用,尚需要更多临床研究的支持。

猜你喜欢

微量肾小球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多种不同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价值比较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