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柏散湿敷在静脉滴注高危药物中的应用

2018-12-20陈春梅涂艳梅甘静娣

医药前沿 2018年36期
关键词:双柏营养液静脉炎

陈春梅 涂艳梅 甘静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 广东 510260)

消化道出血患者因为病情需要,使用肠外营养的患者多,而肠外营养液被列入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2014年公布的高危药品类别[1]。高危药物因为其液体的pH值和渗透压等液体的机械和化学作用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2]。双柏散对化学因素引的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明胶所致炎症有抑制作用[3]。2017年8月我科开始使用双柏散湿敷预防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静脉滴注肠外营养液的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15~98岁、平均64.24±13.33岁。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肠外营养液种类、剂量、用药持续时间、穿刺工具及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滴注高危药物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执行常规护理外,将双柏散加入温开水(<50℃)搅拌均匀,再将其均匀,平铺在纱块上,厚度为4~5mm,湿敷在静脉穿刺点上方5~10cm处,用胶布固定,每天两次,每次30min。观察并比较两组发生静脉炎情况、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发生静脉炎。静脉炎评价标准:外周静脉留置针拔除3天评价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参考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评价标准[4](0级:无临床症状;Ⅰ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或水肿,皮肤表面未形成红线,皮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Ⅱ级:红斑或伴有疼痛和水肿,皮肤表面形成红线,皮下未触及条索状物;Ⅲ级:红斑或伴有疼痛和水肿,皮肤表面形成红线,皮下能触及条索状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在预防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研究显示,使用高危药物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是使用非高危药物患者的4.5倍[5],高危药物液体量的刺激以及高危药物本身对血管的刺激都是引起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黎旌红[6]研究发现,每日输液量超过1500mL的患者,其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每日输液量小于1000ml的人群。同时,这些药物的浓度和渗透压同样是静脉炎重要的影响因素,把高浓度药物和高渗透压药物列为静脉炎的高危因素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2]。Tripathi等[7]的研究发现,随着输液次数及输液量的增加,外周留置针保持通畅的时间缩短,这也与静脉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消化道出血患者因为病情需要,禁食时间长,禁食期间以静脉营养支持为主;同时为了保证补充患者血容量,每日输液量一般都在2000ml以上;所以此类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液高危药物的几率高、用量大,发生静脉炎的风险高。双柏散由大黄、侧柏叶、黄柏、泽兰、薄荷5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抗炎效果好,对输液后渗出疗效明显[8]。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运用双柏散湿敷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比,实验组留置时间为35.00±16.09小时,对照组为25.67±17.00小时,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进行双柏散湿敷过程中,因为使用的是温开水(<50°)进行搅拌均匀,温热的双柏散敷在静脉穿刺点上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物对血管及身体的冷刺激,改善患者不适体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运用双柏散湿敷价格低,患者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将双柏散湿敷能够降低静脉炎发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双柏营养液静脉炎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双柏散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勘误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双柏散瘀膏外敷治疗瘀滞子宫型产后腹痛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