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的构建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18-12-20贺晓娟王堰秋向婷婷
贺晓娟 王堰秋 向婷婷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寿命得到了极大的延长,使得每年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不断增加,使得手术室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十分巨大,再加上医护人员有限,相关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的构建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其不仅可以促进护理流程的规范,同时也可以大幅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两年内入住我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62名急危重症手术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所有的患者都符合《急危重症护理》相关标准,入院的时间都在一小时以内,且意识清醒,没有认知功能障碍。
将上述研究资料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30名患者的对照组和32名患者的研究组。其中在对照组中有17名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在49.28±6.71岁之间;而在研究组当中,男性患者18名,女性患者14名,平均年龄在48.91±6.75岁之间。
上述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急诊手术需要先告知组长护士长,将手术医护人员安排好,器械护士要把手术要用到的仪器、设备、器械和抢救物资准备好,等待患者。手术中先巡回护士帮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同麻醉师进行麻醉,也执行抢救操作和医嘱,记录护理文件,送术后患者回病房。护理有下面几个注意点:
1.2.1 人员管理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的护士必须有医德和高度责任心,明白生命的珍贵,为患者解除病痛。对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操作和理论的考核与培训,增强医生护士之间的默契合作,使手术风险更低、效率更高。
1.2.2 环境管理 手术室要严格进行消毒管理,对手术室内的设备器械、地面清洁和层流装置要定期灭菌,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此外,进出手术室时医护人员必须穿着统一服装,消毒后才能进行无菌操作,同样患者也要更换统一服装才可以被送入手术室。
1.2.3 器械管理 术后要由医护人员清点并处理污染的手术敷料与器械,防止病毒残留而发生手术差错,对仪器设备要定期检测维护,布局安排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保证下个手术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关于以对照组为基础的设计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的具体内容[2]:
(1)确立手术分类标准和相关抢救流程。可以把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分为非急症患者、危重患者、濒危患者,其中濒危患者要进行应急抢救,优先安排手术。其次是危重患者,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重病情,也需要尽快抢救。急症患者的手术时间安排比较活泛。以上均需安排两到三名护士人员,负责抢救、巡回及器械工作。
(2)术前诊断。进行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监测、护理诊断,安排抢救和护理人员。
(3)术中护理措施。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抢救,主管护师要协助麻醉师和手术医师完成抢救,巡回护士要随时做好准备,器械护士传递手术器械,特异性感染患者要在专用手术间手术,并加派手术外勤传递护士1名。
1.3 评估标准
(1)记录改进手术室流程后的两组抢救时间,包括心脏复苏、生命体征判断、病情判断、吸痰、吸氧、气管插管和静脉开放,时间越短改进效果就越好。
(2)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包括环境设施、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护理态度和便捷性,每项评分1到5分,满意度和分值等比上升。
(3)评估手术效果:手术成功,时间缩短,无术后感染为显效;手术成功,时间缩短,发生术后感染为有效;手术失败,时间延长,术后感染率升高为无效。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对照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患者的满足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构建出完善的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可以从中真正意义上实现护理配合的无缝衔接,有利于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同时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总而言之,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