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验光配镜时给予主导眼优势和给予非主导眼优势引起眼轴增长的对比
2018-12-20陆兰芬石春香苏伟
陆兰芬 石春香 苏伟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6300)
随着电脑、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习升学压力的增加,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检出率达54.3%,近视人数已居世界第1位[1]。主导眼指视物时定位及融合的主要负担眼,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部分学者认为近视患者佩戴近视矫正眼镜前后应保持优势眼一致,但导眼优势是否对近视发展有影响目前研究较少[2]。本研究选择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眼科门诊验光的双眼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主导眼优势对患儿眼轴及近视加深程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眼科门诊验光的双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中低度近视且双眼屈光参差<-1.00D,排除其他眼病及全身系统疾患,并经电脑验光初筛排除远视和散光的患者。共纳入患者182例(38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182眼)。对照组91例,其中男48例,女43例;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3.46±1.85)岁。观察组91例,其中男50例,女41例;年龄9~16岁,平均年龄(13.82±1.9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首先结合常规眼前后节检查,遮盖试验等排外其他眼病及全身疾病,采取美多丽散瞳检影,次日小瞳复验,只考虑配镜时只考虑双眼矫正视力达到1.0。观察组则在配镜时给予主动眼优势,主导眼判定采用手指法,即嘱患儿选远处一能看清的竖线为目标,双眼注视该竖线,伸出右手食指,使手指遮挡竖,任意闭上一眼,某只眼睁开时手指没有偏离竖线,该眼即为主导眼,配镜时考虑主导眼优势,即双眼矫正视力均达1.0,双眼平衡时让主导眼更为清晰。
1.3 观察指标
配镜前、配镜后1年采用蔡司公司IOL Master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测量患儿的眼轴,连续测量5次,取平均值。观察两组患儿近视加深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23.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配镜前后眼轴相比较
两组配镜前眼轴长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配镜后1年眼轴程度均有增长,但观察组眼轴长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配镜前后眼轴相比较(mm)
2.2 两组患儿近视进展程度的比较
对照组近视加深平均为(-0.78±0.16)D,观察组近视加深平均为(-0.58±0.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主导眼指有较好的视力或矫正视力、较好的对比敏感度、最常收到刺激眼,与眼球运动、弱视等有关,近年来,主导眼和非主导眼在近视屈光参差中的作用受到临床关注[3]。主导眼检测临床常用方法包括手指法、卡洞法和Worth四点仪法,Worth四点仪法需要专门仪器,手指法与卡洞法检测主导眼一致性好,符合率高,本研究观察组采用手指法确定主导眼[4]。主导眼优势是在视环境的关键期对视系统“重塑”的结果,如果配镜时破坏了这种“平衡”,可造成优势柱的重塑,导致睫状肌承担额外的负担,引发戴镜不适和近视加深。本研究结果显示,配镜时不管是否主导眼优势,患儿的近视程度均有加深,这可能是因为近视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关,但观察组近视加深程度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青少年近视患儿配镜时,应常规测定主导眼,给予主导眼优势,以延缓近视的进展。眼轴变长是近视的重要成因,青少年近视眼患者眼轴程度随屈光度增加而增长,即近视程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配镜后1年眼轴程度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配镜时给予主的眼优势可延缓近视患儿的眼轴增加。
综上所述,近视验光配镜时给予主导眼优势可延缓患儿眼轴和近视加深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