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振动排痰与传统叩击排痰效果比较
2018-12-20李红娟
李红娟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 山东 乳山 2645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指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痰呈脓性或黏脓性,患者往往咳痰困难,痰液引流不畅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情况,因此积极处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排痰情况对于控制病情、延缓肺功能降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机械振动排痰机的临床应用,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排痰效果。今日就两种辅助排痰的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排痰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50例,年龄48~82岁,平均(63.5±2.6)岁,均为痰多、咳痰困难、双肺呼吸音低、SPO2<90%。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吸氧及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观察组采用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叩击头,接通电源(220V),频率为20HZ。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将振动的叩击头轻放在患者的背部,感受叩击力度,力度适宜后移动振动的叩击头,振动顺序为从下到上,由外向内,通过振动促使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部的痰液震落,向中心呼吸道流出,促进其排出。15min/次,2次/天。对照组通过传统叩击背部的方法促进排痰,叩击步骤为: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操作者右手五指并拢并向内屈曲呈杯状,以患者能承受的力度,使用腕部力量,由患者背部从下向上叩击,从外向内叩击,使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部的痰液由周边向中心呼吸道流动,通过振动帮助痰液排出,15min/次,2次/天。
1.3 观察指标
(1)排痰量,对能自主咳嗽患者收集记录咳出痰量,负压吸痰者采用一次性集痰器测量和记录每次治疗后排痰量,<3ml/次为少量,3~8ml/次为中量,8~15ml为大量。(2)SpO2、呼吸频率评分。
2.结果
观察组排痰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比较见表。
表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浆液渗出,渗出物与其他物质混合形成粘稠的痰,痰黏不易咳出,另外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柱状纤毛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脱落和死亡情况,无法摆动或摆动力度不够,不能将支气管内的痰液送到咽喉部,越来越多的痰液积聚,就造成了痰堵、咳嗽症状。所以排痰是控制疾病的关键。传统叩击排痰属于人工操作,原理是通过气流振动将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表面的痰液向中心呼吸道聚集,由咳嗽反射排出体外。叩击频率和力度由操作者控制,在叩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叩击频率不一致,力度大小不一致的情况,叩击不均匀,出现部分肺部痰液振动效果差,导致痰液排出量减少。辅助机械排痰是由排痰机完成,具有振动和叩击双重作用与效果,振动频率与力度可由人工调控,因人而异,最大的优点是振动频率高,力度均匀。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振动将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表面的痰液震落,使栓子溶解,刺激咳嗽产生,促进痰液排出。振动可以提高痰液震落率,促使分泌物吸收,促进支气管扩张,痰液通过性提高,提高痰液的排出率。进而促进炎症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少再入院次数,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