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
2018-12-20张爱琴
张爱琴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市中心医院 甘肃 白银 730913)
1.前言
股骨颈骨骨折是一种老年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肿胀、无法走路或者站立等。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骨折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当患者发生股骨颈骨骨折时,治疗难度较大[1],配合度不高,临床上常使用手术进行治疗,且需对患者进行麻醉操作,有研究表明,不同的麻醉方式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本文将对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100例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100例在我院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常规组,男女分别为26例与24例,年龄为63~82岁,平均年龄为(71.76±2.54)岁。干预组,男女分别为27例与23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71.61±2.35)岁。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2.2 方法
2.2.1 基础准备 做好麻醉前准备,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先进行合并症控制,使血压、血糖等指标保持正常水平。
2.2.2 常规组 给予常规组患者全麻:
行诱导麻醉,使用0.075mg/kg咪达唑仑,0.25mg/kg依托咪酯,4ug/kg芬太尼,0.8mg/kg,进行静脉注射。观察患者的肌肉情况,待出现松弛,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在手术过程中持续吸入七氟醚,观察患者术中表现,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芬太尼与维库溴铵,使肌肉持续麻醉与松弛。待手术结束,行自控镇痛,泵入90ml布比卡因,浓度设定为0.25%,泵入速度设定为每小时2ml,按压时追加5ml。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若出现90mmhg以下[3],使用麻黄素10mg进行静脉注射;观察患者的心率,若出现55次/min以下,使用阿托品0.5mg进行静脉注射,设定速度为每小时500ml。
2.2.3 干预组 给予干预组腰硬联合麻醉:
使用25G对患者腰部的L3-4位置处进行笔针式腰穿刺,按照腰膜外、蛛网膜下腔额顺序,直至流出脑脊液,注入7.5mg的布比卡因,设定浓度为0.75%。随后将腰麻针退出,取硬膜外管(长约3cm)放入头端,使患者保持平卧位体位,选择恰当的手术时间,经硬膜外导管将利多卡因适量注入[4]。在手术结束,行自控镇痛,设定参数与对照组相同。
2.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5],进行分析。
治疗情况:以神经定位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为标准,镇痛效果是使用VAS法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疼痛。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是采用±s表示,对于组之间的比较实用配对t试验。计数资料是用“n/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干预组患者的神经定位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
表 治疗情况对比(±s)
表 治疗情况对比(±s)
?
4.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是利用腰膜特点与腰膜外特点进行麻醉,具有许多优点,如效果准确、麻药用量小、麻醉时间不受限、中毒发生率低等,麻醉效果显著[6]。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滴注对患者进行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麻醉效果见效慢,药物使用剂量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不利于患者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年龄跟较大,器官功能减弱,免疫力降低,并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在行手术治疗时[7],麻醉操作造成血流降低,引发低氧血症、感染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其多个有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组织效果,提高镇痛效果[8]。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与神经定位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同时干预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腰硬联合麻醉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患者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有效的缩短了阻滞起效时间,提高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