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对修复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8-12-20周敏

医药前沿 2018年36期
关键词:菌斑角化种植体

周敏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江苏 常熟 215500)

在临床上附着龈缺失或狭窄是一种比较常见口腔疾病,附着龈主要作用是保护牙周组织,能够防止牙齿出现菌斑。相关临床研究表明[1],种植体附着龈缺失会使有效角化黏膜的宽度降低,促使菌斑累积量增加。本次研究,通过选取80例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后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旨在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的效果及对修复状况影响,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采取口腔种植修复的80例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55岁,平均(35.43±5.12)岁;牙龈缺失时间3个月~7个月,平均(5.22±1.21)个月。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57岁,平均(36.15±5.77)岁;牙龈缺失时间3个月~6个月,平均(5.47±1.42)月。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口腔卫生较佳者,颈部骨吸收不明显者。排除影像学检查显示牙槽骨和种植体无骨结合形成者,合并糖尿病及急性牙龈病损者。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治疗,具体包括:清理、消毒及麻醉处置牙龈缺损,挑选适当材料完成种植修复。观察组患者则行附着龈重建术进行治疗,内容为:仔细检查颊侧角化黏膜部位的附着情况,观察牙齿缺损处予以清理,测量有效角化黏膜的宽度,保留牙龈乳头部位。取正中偏腭侧切口,无需将骨膜切透,粘膜瓣经剥离,保留骨膜。愈合基台后,将附着龈底部与骨膜进行缝合。相互协调龈瓣颈缘修整和邻齿。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牙齿种植周附着龈宽度、牙齿边缘外形及美观度;观察并比较两组菌斑改良指数、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指数。其中修复状况根据治疗后患者牙龈边缘外形及美观度分级:Ⅲ级:治疗后,患者附着龈宽度增加为2~3mm,且种植体与邻近牙龈缘具有较强调性;Ⅱ级:附着龈宽度增加为1~2mm,且种植体与邻近牙龈缘基本协调;Ⅰ级:附着龈宽度增加为0~1mm,且种植体与邻近牙龈缘有缺陷现象。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牙齿种植附着龈的宽度比较

经观察记录,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牙齿种植周附着龈的宽度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牙齿种植附着龈的宽度比较[n(%)]

2.2 两组菌斑改良指数、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指数比较

观察组探诊深度为(1.67±0.52),菌斑改良指数为(0.57±0.29),出血指数为(0.71±0.52)。对照组探诊深度为(2.96±0.64),菌斑改良指数为(0.81±0.55),出血指数为(1.01±0.74)。经比较,观察组上述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牙龈边缘外形及美观度分级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牙龈边缘外形及美观度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牙龈边缘外形及美观度分级比较[n(%)]

3.讨论

种植修复是口腔修复的重要方法,但种植体与其周边组织的菌斑出现会影响到治疗效果,一种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患者在接受种植术时将牙冠处修复,增加了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宽度,有助于患者恢复。相关资料显示[2],附着龈宽度一般为5mm,游离龈缘为2mm,附着龈为3mm。在龈重建手术期间,手术基台要进行加工或研磨,重建种植体龈缘外侧,弧形龈缘需要环绕种植体的基台,这样才会有良好的修复效果[3]。因为种植体与天然牙有所差别,天然牙的齿结缔组织结构较为清晰,且其口腔上皮下方处的结缔组织纤维束是以垂直插入牙骨质,因此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能力差强人意。

附着龈重建术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均未含纤维素的结缔组织,与牙槽粘膜材料相比,前者抗机械刺激能力更强[4]。根据牙槽结构,在牙槽骨表明骨膜处紧贴固有层材料,在附着龈于游离龈的表明覆盖角化上皮,不仅坚韧性更强,且可对牙周组织进行保护,有助于稳定龈缘,防止牙菌斑的滞留[5],美观性更高,另外附着龈重建术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减少再次手术风险的特点,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术,不仅治疗效果较好,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修复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菌斑角化种植体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的菌斑渗透率和脂多糖中和效率的临床评价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