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用于老年下肢骨折的临床价值

2018-12-20张荣

医药前沿 2018年36期
关键词:肌松氟烷丙泊酚

张荣

(江苏省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海门 226100)

手术是临床治疗下肢骨折的主要方法,但老年人多合并基础疾病,心肺代偿功能较低,健康状况偏差,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麻醉所致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应激反应有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增加手术风险性,因此,予以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时麻醉方案的选择以及药品剂量的确定需更加谨慎[1]。七氟烷、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是现阶段临床常用几种全身麻醉药物,两者给药途径不同,但均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苏醒快的特点[2]。我院近年以两者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取得理想效果,现对此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8年10月为时限,抽取我院骨科6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全部入选病例均具备手术指征,麻醉耐受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2例,女28例;年龄(72.2±8.4)岁;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股骨骨折4例,其他6例。对照组(30例):男4例,女26例;年龄(73.7±8.1)岁;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股骨骨折3例,其他7例。两组基线资料相当(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静吸复合麻醉):患者行择期手术,术前30min静注阿托品0.5mg,静脉输入300~500ml平衡盐溶液,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即时血压。予以丙泊酚1mg·kg-1、舒芬太尼0.3~0.4μg·kg-1、苯磺酸阿曲库铵0.6mg·kg-1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以1%~3%七氟烷维持吸入麻醉,以丙泊酚20~50ug·kg·min-1联合瑞芬太尼0.1~0.3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输注,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术中不追加肌松药,期间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应用阿托品、血管活性药物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结束前15min停吸入麻醉药,术毕缝皮时,停止静脉维持用药,接静脉镇痛泵。意识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达8~I0mI·kg-1脱氧观察5min氧饱和度维持94%以上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恢复室。

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本组患者麻醉前准备、静脉麻醉诱导同实验组一致,麻醉维持丙泊酚50~100ug·kg-1·min-1联合瑞芬太尼0.2~0.6u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术中根据肌松情况适时追加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1,术中不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监测生命体征,处置方式同实验组,术毕拔管前静注新斯的明1mg阿托品0.5mg混合液拮抗残余肌松,拔管指征同实验组。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麻醉恢复指标,评价麻醉效果。苏醒标准:患者睁眼,意识恢复,呼之应答,服从指令;定向力恢复标准:患者能正常识别周围环境与自身状态[3]。麻醉效果评价标准[4]:患者无不良应激,术中肌肉松弛,血流动力学平稳,术程顺利——优;可控应激反应,术中肌肉尚可,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程基本顺利——良;应激反应较难控制,肌松一般,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术程欠顺利——中;不可控应激反应,需辅助用药干预——差。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麻醉恢复室时间短于对照组,见表1~2。实验组患者未见麻醉相关不良反应(0%),对照组1例轻度呼吸抑制(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表2 两组麻醉恢复指标比较 (min)

3.讨论

全身麻醉是临床常用老年人手术麻醉方法,患者术中意识消散,舒适体验高,能有效避免局部麻醉意识清醒对生理机能的扰乱。丙泊酚为烷基酸类短效静脉用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瑞芬太尼为临床常用的短效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两者均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但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具有一定抑制,有剂量依赖型的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副作用。七氟烷为吸入用全身麻醉药物,作用平稳,深度易于调节,恢复迅速,对气管刺激小,无明显循环和呼吸抑制,同时能明显加强非去极化肌松剂的肌松作用,本实验组术中未追加肌松剂也能维持良好的肌松。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七氟烷具有潜在的器官保护作用,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循环,提高心功能,能够减少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进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本研究显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状态,静吸复合组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静脉麻醉药用量少,少用血管活性药物,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中未见呼吸抑制,术后苏醒时间也早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结论相近[5],提示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实现优势结合与互补,确保麻醉效果,同时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降低相关抑制与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理想,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肌松氟烷丙泊酚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