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在肿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2018-12-20桂琦
桂琦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临床带教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必经途径,同时是把学生所学医学理论转为专业技术、实践技能的关键阶段[1]。且在很大程度上,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决定着临床的教学质量。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在教学中难以有机结合起实践及理论,指导临床诊疗思维缺乏,且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且在临床教学中应用PBL结合EBM的新教学法,取得满意的效果[2]。此次研究通过对肿瘤科临床规范化培训生的带教中,采用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临床规范化培训生72例,在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取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的是观察组,择单纯性循证医学(EBM)的是对照组。经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肿瘤科相关理论知识测试评价教学效果。其中观察组年龄为(25~28)岁之间,平均(22.2±1.1)岁,男20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为(24~27)岁之间,平均(21.8±1.3)岁,男19例,女17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择单纯性循证医学(EBM)。需在带教教师的帮助下,了解肿瘤有关并发症基础对症处理方式,以及其病种并熟悉 TNM 分期,熟悉后按照肿瘤患者的检查结果、病史、体征,提出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案,选择部分典型病例。且在带教老师的讲解下,寻求支持现有治疗及诊断的最佳证据,讲解怎样查阅有关循证资料,学会临床重要性及评价证据的真实。经教师点评从研究病例获得经验。
1.2.2 观察组 取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经带教教师在熟悉肿瘤相关知识后,选定典型病例,先充分实现和患者沟通,同意后安排其模拟当初发病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经教师提出问题,患者的初步诊断,需做哪些检查化验,症状及主要特征等等,之后在治疗后,安排患者模拟情景,再次提出问题:哪些症状属于毒副作用,怎样判断疗效,帮助学社不管寻求支持现有治疗及诊断的最佳证据,并了解怎样查阅有关循证资料,学会临床重要性及怎样评价证据的真实性[3]。经学生分组讨论并说明理由,回答问题,最后经教师点评了解存在的不足。
1.3 评估方法
针对肿瘤专科内容,在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试,且经测试题库随机在理论知识测试的部分进行抽取,经上机形式笔试。从病情诊断、临床病史采集到设置治疗方案等基本能力,实现对临床能力的综合测评。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8.0统计学的软件,经过 Epidata 数据处理,分析观察所用全部数据,0.05是检验标准,用t实现组间对比,当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评价: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和肿瘤科理论知识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见表。
表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评价(±s)
表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评价(±s)
组别 例数 临床实践技能考试 理论知识考试观察组 36 95.35±7.25 87.62±6.24对照组 36 84.14±5.27 77.32±7.20
3.讨论
在医学教育中将循证医学引入是在1982年,当前获得较多应用,且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要求在指导临床实践时,需有明确的研究证据,来自于大样本的系统性评价或荟萃分析,以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循证医学和肿瘤学科的发展紧密关联,及针对基因靶点的靶向药物及新的化疗药物,给药周期、剂量,以及联合用药无一不需经其分析及试验。然而,局限性是很多教育模式均存在的,单纯实施循证医学于肿瘤科的临床带教中,具备下述问题:因患者潜意识的回避,以及对自身疾病认知错误,在临床实践中可造成病史提供不完整、描述症状不准确,限制了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所以将情景式PBL引入到循证医学模式下,其有着传统教学方案难以比拟优势,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怎样实现对问题的创新及构建,以及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意义重大。基于在PBL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情景式PBL教学通过提前准备,患者描述整个发病经过,带教教师设计每次实习模式。此次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和肿瘤科理论知识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说明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增加了自学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整个疾病的认知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还促进其创新方法、能力、意识及思维的发展,培养出良好的循证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肿瘤科临床规范化培训生的带教中,采用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能够更好培养住院医师自主学习习惯及循证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方法、能力、意识及思维的发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