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8-12-20赵玉林

医药前沿 2018年36期
关键词:药事经济学费用

赵玉林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药物经济学是医学领域的新兴学科,主要是指借助现代经济学手段来分析流行病学及统计学等不同学科现状[1]。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借助药物经济学评价可提高药物使用规范性,保证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降低患者医疗成本及医院服务成本。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及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6年2月开始,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式,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为应用前,2017年6月—2018年6月为应用后。应用前后均选取本院医师、药剂师、护理人员共计100名做为调查对象,应用前后调查对象的名单无变化。此外在应用前后也均选择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所选病患中有男性68例,女52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41.6±2.4)岁。应用后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0.9±2.7)岁。应用前后所选患者患者临床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016年2月,本院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策略,具体如下。

1.2.1 制定合理用药规范 用药规范可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在具体规范的制定上,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及市场价格等因素做全面分析,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制定出合理评价指标,提高结果有效性,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及借鉴。

1.2.2 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 在用药前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主要为系统分析药物治疗的阶段性效果、成本差异,结合患者个体及病种差异,制定出规范的用药方案,控制用药范围、药物配伍,优先选取成本低及效果优的药物,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风险系数。在药物组合上,选择不良反应低、用药方法简单及疗程显著的药物组合,以显著提升药物性价比[2]。药效把控:用药过程监测患者血药浓度并强化其它生化检查,适时调整用药方案。用药后不良反应随访:治疗周期结束后需及时随访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据患者个体状况,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一方面提高患者的预后,另一方面则为今后患者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

1.3 观察指标

采取发放现场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医师、药剂师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评价应用前后医院药事管理水平,问卷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药事管理水平越高。此外统计应用前后患者药物治疗的平均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本院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医院药事管理后,药事管理评分明显要比应用前高,应用后患者治疗费用明显要低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应用前后医院药事管理评分及患者治疗费用对比(±s)

表 应用前后医院药事管理评分及患者治疗费用对比(±s)

时间 药事管理评分(n=100,分)治疗费用(n=120,元)应用前 79.26±6.89 2145.36±242.26应用后 86.67±7.28 1542.32±221.19 t 7.393 20.137 P 0.000 0.000

3.讨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90%的患者反映治疗费用偏高,药用费用高给医院药事管理带来巨大的难度,因此临床中需要制定出科学的药事管理制度,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在当前医院药事管理中,常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该方法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及技术应用临床治疗过程,且以药物流行病学为指导,以最大程度借助现有的医药卫生资源,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3]。药物经济学评价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最小成本分析法。指在治疗效果完全相同情况下,比较及选择最小药用成本的医疗干预方案。治疗效果相同的特征为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及药效持续时间完全一致。(2)成本效果分析法。该方法为药物经济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主要对比健康效果及成本差异,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的成本值进行标准。(3)成本效用分析法。这属于成本效果发展的重点,强调用药方案的选择上,考虑用药者自身意愿、爱好及生活质量等因素,选取出经济最合理的方案。(4)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比单个、多个药用方案间的成本,或者其它干预耗费成本,要求成本及效益应用货币表示。

医院药事管理中,在实际管理中当前更关注用药成本及支配药物评价方面,借助科学化药物经济学管理的优势,让医院可在当前的医疗背景下占据主体地位[4]。为此,需要医院的药事管理人员,要具备强烈的陈本调控意识,指导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具体药事管理过程中,需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且结合药物安全性、有效性,选择普遍对象及制定合理评价指标,以选择最优药物治疗疾病,将患者用药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的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将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到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药事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同时患者的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这一结果充分表明了药物经济学评价对药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应用药物经济学指导管理工作,可以显著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使得临床用药合理性显著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的成本及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促进我国新医改下医院内部药事管理的规范化及科学化。

猜你喜欢

药事经济学费用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经济学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