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特殊家庭学生心理援助

2018-12-19张雅楠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7期
关键词:特殊家庭高校辅导员

张雅楠

摘 要:家庭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特殊家庭子女却由于缺乏正常的爱和完整的家庭环境,性格和情绪会更易扭曲和压抑,遇到突发事件,会严重影响学生本人的学习和校园的稳定。本文结合工作中的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特殊家庭;心理援助

我于2016年入职开始担任辅导员,班级人数为71人,其中有90%都来自于农村,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学生中有为数不多的来自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这些学生较早失去了家庭的完整和父母的呵护,过早的经历了一些挫折及悲欢离合,他们在情感、性格和社会性方面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一直是我工作关注的重点。本学期有我所带的班级有两名学生家庭突发变故,导致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个人的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现对我经历的家庭突发变故学生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

一、案例事件与背景

学生韩xx,女,汉族,该生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初因病请假,病好以后回学校上课,之后又以回家复查和家里有事请假两次,同寝室的同学反映她本学期到校后情绪低落,很少与人交流,上课过程中也一直处于神游状态,有的时候会偷偷落泪。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找她进行谈话,侧面了解她的病情,并询问了她的学习情况,她说病已经没有大碍,落下的课程她也会自学补上,感觉是很正常的。10月份有一个周日,该生给我短信说事情没有办完不能及时返校,原来她周末又回家了,我问她具体事情,她含糊其辞,说回到学校当面跟我说,我要求与家长通话,她把电话给了她姨,家长也证实了确实有事。返校后她来找我,将自己压在心底的情况说了出来,她家在农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她和母亲一起生活,之后没有见过亲生父亲,六年前,母亲改嫁,她有了继父,一家三口生活也算如意,但是今年8月份,妈妈突然去世了,原来妈妈比较好强,身体有些不舒服也一直自己在忍,导致了后来的突然离世。这突然的变故,她经受不住,大病一场。病好以后生活还得继续,妈妈留下了车子和房子,继父提出要进行分割,要车子和两万块钱,然后断绝关系。她不太了解相关的法律,亲人只有上了年纪的外公外婆和一个小姨,也帮不到她,所以她向我求助,我就她所描述的情形咨询了律师朋友,并给出了适当的建议。截止目前,其继父只把车开走,还没有办理过户手续。

二、案例分析

(一)家庭背景分析。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氛围、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家庭因素导致的。这个案例中,韩同学就是因为从小父母离异生病,父爱缺失,使其没有安全感,不容易相信别人,好强的母亲是自己的学习榜样,母亲离世后,继父断绝关系的要求使得她再一次经历亲人的背叛,打击太大,找不到生活的希望,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信心。

(二)学生心理分析。由于受到家庭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韩同学产生了自卑、自愧、焦虑等多种心理问题。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韩同学在其母亲离世后一直在悔恨,认为是自己对母亲关心不够,没有及时发现母亲的病痛,也恨自己一直享受这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宠爱,却没有想着替母亲分担一些生活的重担。这种自卑和自愧导致其沉默寡言甚至有自暴自弃的想法,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和活动范围。焦虑是一种心理表现情绪,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韩同学受到接连的打击,面对复杂的人情关系,自己的学业、未来的发展又很模糊,找不到寄托和方向,使得她倍感迷茫和恐惧、彻夜难眠。

三、在了解和分析基础上,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关注,让其倾诉,缓解心理压力。了解了实际情况后,我与其进行过多次谈话,考虑到她的内心感受,大多数谈话都是单独进行。面对只有两个人的场景,我以一个老师和大姐姐的身份和语气试着打开她的心扉,终于,在引导下,她如释重负地诉说了自己的整个成长经历,最痛的是自己最爱的妈妈离开自己,她是那么悲伤,眼泪止不住的留下来,我轻轻的拥着她,让她痛快的宣泄着情绪。

(二)运用“共情”,帮其重拾自信。我不止一次的肯定她面对她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我进行求助的合理性,针对她的情况,我找了一些我所了解的类似的事例跟她进行分享、交流,和其同寝室同学进行沟通,降低她的孤独感,同时,改变其不合理的情绪认知,我的身份也是母亲,天下的母亲心都是一样的,妈妈的去世不是她造成的,她的一些悲观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她现在颓废的样子是妈妈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她需要做出改变的,不断的进行情绪的疏导,帮助她走出自卑和自愧。

(三)指导其准确定位人生,制定适合自身境况的人生规划。针对其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我指导她主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职业规划。她的迷茫,一方面是感到从小缺乏各种综合素质培育的自己缺乏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却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不能像其她同学那样轻松的生活,倍感命运的不公。针对此思想症结,一方面鼓励她就人生而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让负担阻碍了对人生梦想的追求,那样不仅无济于事,更可能会荒废大学的美好时光,让人生留下遗憾。同时,就现实而言,引导她理性、成熟地看待问题,明确主客观因素,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重视现实,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最优法则实现最佳效果。具体到她个人,鼓励她积极备考会计初级职称,希望她会顺利成功地度过她以后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人生。

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家里的事情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是韩同学明白了自己不是孤独的,也能更加理智的面对自我,有效的控制负面情绪,在积极的复习准备期末考试,同时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考证计划,可以说是敢于面对现实,在心灵的成长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王李艳.高职院校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7(06).

[2] 林建国.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特殊家庭高校辅导员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