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中国海军为何被关注?
2018-12-19宋晓军
宋晓军
11月的最后一周里,尽管俄、乌在亚速海的摩擦占据了国内媒体的不少篇幅,但是并没有看到美海军军舰出现在亚速海周边为乌克兰“站台”。相反,在11月26日和11月28日,有几艘美海军军舰却出现在了中国西沙群岛的领海和台湾海峡海域。联系到美参院军事委员会当地时间11月27日召开的两次听证会的相关内容,以及我在2011年第15期《三联生活周刊》上撰写的题为《中国海军为何被关注?》的专栏文章,我就确定了这篇专栏的标题——再说中国海军为何被关注?
先说美国当地时间11月27日在参院军事委员会的两场听证会。一场是上午9点30分就11月14日美“国防战略委员会”发布的题为《提供共同防御——评估和建议》的报告的听证会。另一场是下午2点30分军事委员会“海上力量小组”就海军造舰计划的听证会。两场听证会上分别有两位美海军高官发言。上午发言的是美海军作战部前部长拉夫黑德(Gary Roughead),下午发言的是美海军现任作战部副部长梅茨(William R.Merz)。简单说,在美海军舰艇进入中国西沙领海和台湾海峡之际,他们两位在听证会上都提到了所谓中国海军发展的“挑战”。前者以此为据要求国会必须给足国防预算,而后者则要求国会满足海军到2030年建造355艘舰艇的最低要求。
4月18日,海军新型驱逐舰编队航行在南中国海
再说我上文提到的那篇专栏文章。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我引用了《华盛顿邮报》以撰写国内政治、经济评论而著称的专栏作家乔治·威尔(George F.Will)两篇文章里的观点(分别为2011年3月16日和18日发表的《美国海军和崛起的中国海军》《在“蓝色国土”上的中国海军》),即中国不可能永远依赖美国海军提供海洋通道的保护。在此后不久,奥巴马政府就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其中除了把海军60%的舰艇部署到亚太地区外,还有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多边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随后就出现了“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一系列与中国周边安全相关的事件。特朗普担任总统后,除了用“印-太战略”取代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并用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取代了TPP外,其海军舰艇进入南海和穿越台湾海峡的次数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说到这儿,还有一个背景值得关注,即在美海军舰艇年内再次进入西沙中国领海海域和第三次穿越台湾海峡同一周的周末,中、美首脑在阿根廷的G20峰会后就双方的贸易摩擦问题举行了会谈。在双方会谈结果并未徹底消除贸易战隐患的情况下,美海军还会以高频率出现在中国周边海域以示对中国海军的关注吗?如果从拉夫黑德和梅茨27日在参院听证会上发言的内容上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当然,还可以从乔治·威尔在特朗普政府决定对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后的一篇评论中得到证实。
今年8月10日乔治·威尔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一篇题为《如果想要和平就为战争做好准备》的评论。在评论中,他先用了很大篇幅赞扬了里根政府海军部长雷曼(John Lehman)大力推行“600艘舰艇计划”与苏联展开博弈的决策,并说此举是美国赢得冷战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评论的最后,他话锋一转强调了如今中国的崛起与中国海军在南海对美海军构成的“挑战”,与当年苏联经济“入不敷出”的处境不同,如今美海军面临的问题是,虽然舰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但了解前海军部长雷曼当年作为的人在考虑今天海军能做什么时,就会感到如今美海军舰艇的数量太少了,不足以让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