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时空尺度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2018-12-19洪星
摘 要: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史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路径之一。将史事放入更长的历史时段中加以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学立意;在尽量宽的空间视角下考察相关联的历史史实并阐明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容易认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增进对历史的理解;在“叙述个别史事”的微观时空尺度下放大历史的局部细节,有助于体现历史的丰富生动,使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时空观念;新中国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作者简介:洪星,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教师。(江苏 苏州 215400)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0-0075-02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离开了时间和空间就谈不上历史的存在,更不会有准确的历史理解,把历史事件放入特定时空框架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路径之一。能够对历史史实“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是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要求之一,然而现实教学实践中很容易把“特定”的时空框架局限于“固定”的时空架构,忽视了历史时空的多重尺度。把历史事件置于恰当的时空尺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认知和感悟。
一、宏观时空尺度下延伸历史坐标,提升教学立意
宏观时空尺度是指将历史事物放入一个相对长的历史时段、相对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分析。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只有运用相对于‘短时段的‘长时段的概念,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终结原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一节课的史事放在怎样的时空坐标去作分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节课立意的深度和高度。教科书的编写因为体系、篇幅的限制,某一课的史事往往局限在相对固定、局限的时空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要突破教科书所设定的某一课的时空界限,在更宽广的时空坐标中分析史事,提升教学立意。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讲述了1949年到1955年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取得的一系列外交成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内容要求是:理解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仅在“1949年到1955年新中国”这样的时空界定中,显然是无法充分理解新中国初期外交“开创性、奠基性意义”的。笔者尝试把新中国外交的诸多史事放入更宽广的时空坐标中去分析,如将本课的时间坐标向前延伸至近代,在“近代百年耻辱”前提下去看“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更显开创性意义;将本课的时间坐标向后延伸至70年代,新中国与亚非各国建立友好关系联系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更体现万隆会议具有一定的奠基性意义。本课的难点之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则要将其放入整个现代世界历史的时空坐标中去分析,其意义不仅在于超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界限促使当时中国外交走向成熟,更在于它具有普世价值而成为当今国际上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甚至还可以将其放入整个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去思考,其意义更在于为解决人类数千年难题——“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中国方案,即新兴独立崛起中的大国,如何解决与现存大国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国际上协调自己与他国的关系,如何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承担维护世界稳定与发展的国际责任。总之,在更宽广的时空坐标下去思考新中国外交的诸多史事,能帮助提升本节课的教学立意和思维格局。
二、中观时空尺度下勾连历史事件,增进历史理解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中观时空就是历史事物发生的这个“特定的”“具体的”时间、空间框架。历史本身纷繁交错,各个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个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教材的编写往往突出历史主线条的重大事件,每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不一定能面面俱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时空的宽度,在尽量宽的视角下展现更多的、相关联的历史史实并阐明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认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增进对历史的理解。
“一边倒”政策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而教材主要简单概述了该政策的含义和意义,对其出台的原因语焉不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这样处理:①展示史料:“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以此引发学生疑问:建国初为什么采取“一边倒”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②投影《二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图》,引导学生概括二战后初期世界形势最大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斗争。再次设疑:“一边倒”政策仅仅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差异吗?③继续利用《二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图》,讲述我国当时所面临的周边环境:我国东部的朝鲜半岛分裂对峙暗潮涌动,北部是苏联支持的社会主义朝鮮,南部是美国扶持的资本主义韩国;东南部,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叫嚣着反攻大陆;南部的越南正处于和美国支持下的法国的战争之中;在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周边局势下,新中国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巩固新生政权,唯一能给中国强有力支持的只有苏联,所以“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当时我国为维护国家利益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显而易见,笔者将新中国“一边倒”政策置于当时两大阵营对立斗争、周边局势等相关具体历史事实之中去分析,从中国到周边邻国再到整个国际形势,在空间尺度拓展中横向勾连相关史事,进行历史解释。这样的处理让学生了解当时“一边倒”政策出台的复杂原因,纠正“社会制度决定论”的片面观点,从而理解外交政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进一步认识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三、微观时空尺度下放大历史细节,助推情感升华
“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是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要求之一,这里“叙述个别史事”的时空就是微观时空。历史本身丰富多彩,有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情节跌宕的事件和千姿百态的场景。历史教材的编写往往宏大叙事、简约表达,将人物和事件平面化、符号化,学生很难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感人,更无法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在微观尺度下放大历史的细节,可以还原历史事件的细微场景,可以展现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生动和丰满,由此产生的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才能因水到渠成而更真实真切。
教材对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表述极其概括,几乎没有任何场景描绘和具体活动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补充了一些材料:①展示了“一类特别的请柬”。中国代表团召开记者招待会,周恩来让工作人员把请柬印成两种,一种是指名邀请,另一种不写姓名,放在“记者之家”,让南越、南朝鲜及不便邀请的美国记者自取,现场用英语作简单说明;②介绍了“一部优美的歌剧电影”。中国代表团向各国记者播放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周恩来将16页字的说明书改成一句话的简介“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③出示了“一份紧凑的活动时间表”。介绍周恩来从1954年6月15日到7月12日每天的主要活动安排。通过展示以上3个细微场景和周恩来的具体活动,将微观时空尺度下的一些细节放大呈现给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中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外交努力,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外交智慧,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关注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的情怀与担当。
历史教学的焦点,不在于历史史实的记忆,而在于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远眺山、近观树、细看花,不同距离呈现不一样的景物,产生不一样的观感和体验。宏观、中观、微观,不同的时空尺度下呈现不同的历史画面,在历史时空的自由穿梭中,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史事和认识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
责任编辑 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