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初探

2018-12-19潘磊

教育界·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建议高职院校

潘磊

【摘要】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我国具有较长发展历程,近年来,国家对继续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也制定了有关政策鼓励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虽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行各业的通力配合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问题;建议

2015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广泛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对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产业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正式提出高职院校是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开展继续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政府的正确引导、社会的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的不断努力下,高职院校面向行业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开展继续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高职院校应承担的责任、行业企业职工的内在需求。

(一)开展继续教育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这个时代鲜明的旗帜。提高职工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高职院校必须参与其中。从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11年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14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都在强调继续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开展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从20世纪末起,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而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它们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开展继续教育,尤其是开展技能型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之一,培训对象不仅限于在校高职生,而且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人次绝对数达全日制在校生数的1.2倍以上,承担职工继续教育总规模不低于1.5亿人次……在全国建成1000个职工继续教育品牌职业院校,为加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三)开展继续教育是行业企业职工的现实需求

保罗·朗格朗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站在终生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应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行业企业职工也不例外。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但调查研究表明,我们不仅缺少“高精尖”科研类人才,而且“熟专稳”的技能型人才也存在很大缺口。企业需求和个人能力日渐不匹配,使得很多职工主动或被动地寻求提升,继续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提升渠道。

二、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开展情况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高职院校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招纳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学生培养、管理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院校完全忽视了继续教育。高职院校普遍缺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敢、不肯涉足非学历教育领域,没有把其培育成学校重要的对外业务以及学校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二)业务能力不够强

教师是继续教育培训中的核心,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天数普遍偏少,技能提升较为困难,很难驾驭学校与企业的“两个讲台”。由于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的培训投入资金不足,有能力的教师往往会考虑另谋出路,导致无法造就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三)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随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被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取得了长足进步,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各种先进的多媒体、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也得以应用。但在高职继续教育中,这些教学改革的成果运用得不多,上课大多还是讲授为主,课程评价还是以试卷为主。

(四)体系化建设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缺乏系统性,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没有很清晰的划分。这就导致了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没有特色,忽视个体需求,也缺少对现实行业发展的观察以及对知识技术的更新,整体来讲没有形成非学历教育的体系。

三、国外继续教育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从世界范围内看,继续教育(CEE)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随着终身学习教育理念被广泛接纳,继续教育新技术革命获得了深入发展,大多数欧美国家都认识到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美国、德国、日本這些发达国家在继续教育研究与发展上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顶尖水平,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和启示。

在发展定位上,继续教育需要学校具有宽松自主的发展环境和准确的发展定位;需要联合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项目研发创新机制;需要以学习者为基准,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政府行为的指导作用和加强社会各方面合作等。

在管理模式上,发展继续教育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作为保障;要有科学的、被大众认可的终身教育理念作引导;要有充足的经费投入、多元化的办学实体作为基础;需要市场化的教育运作服务等。

四、对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建议

高职院校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继续教育是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因此,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意义重大。

(一)增强工作主动性

高职院校应主动与企业对接,加强双方联系,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与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尝试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共建企业大学、培训中心等,共建兼具生产和教学功能的实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

(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应高度重视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团队的培养与建设。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参加企业培训和技术研发等。应建立奖励机制,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表现良好的教师,对其在工作量考核、职务(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多组织培训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水平。

(三)增加相关经费支持

一方面,高职院校自身要增加继续教育工作的支出,保障工作的运行;另一方面,要高职院校还要有市场意识,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争取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或者通过智力资源与资本互换的形式,灵活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向政府呼吁,获取政府的经费资助。应努力建立起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三方联合的经费支持体系,保障继续教育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着力实现“合纵连横”

高职院校之间应加强联系合作,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不断推进继续教育合作项目,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战略性合作。努力与国际教育组织建立关系,实现与国际教育组织进行继续教育项目的合作,安排教育学员进行国外培训考察,开阔行业人才的国际化眼界,丰富继续教育国际联合办学的经验。

(五)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在政府层面,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周、科技活动周等,面向企业开展相关活动,加大对继续教育有关政策、项目的宣传力度。在企业层面,应积极推动企业职工全员参与、终身学习,鼓励员工参与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政府、企业、高职院校都应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继续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规划把“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继續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必将有所作为,各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在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协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杜以德,何爱霞.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何桥,马启鹏,吕文娟.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白炳贵.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

[4]朱银友.特色化: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5-8.

[5]胡春明.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转型研究[D].秦皇岛:河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建议高职院校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