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在幼儿园中开展游戏活动
2018-12-19沈蓓蓓
沈蓓蓓
【摘要】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的工作,是儿童的生命。有效的游戏活动能够活跃氛围,帮助幼儿身心发展,保障幼儿在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具有活力。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应该注重挖掘材料,创设游戏教育环境,遵循游戏活动原则,鼓励幼儿自主游戏,提升游戏有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关键词】游戏活动;自主游戏;活动原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效的游戏活动能够显著活跃氛围,帮助幼儿身心发展,保障幼儿在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具有活力,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幼儿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应该注重挖掘材料,创设游戏教育环境,遵循游戏活动原则,鼓励幼儿自主游戏,提升游戏有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一、注重挖掘材料,创设游戏教育环境
幼儿教师应注重挖掘游戏材料,创设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环境。游戏活动有时需要幼儿园或家庭的配合,能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满足游戏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游戏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比如在常见的“老鹰抓小鸡”游戏中,为了使游戏活动更加形象化和趣味化,让幼儿更直观地参与进来,可以给“小鸡”“母鸡”和“老鹰”带上相应的头饰或穿上服饰。在现有游戏材料基础上,幼儿教师应能开发游戏材料的额外功能,通过不一样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得到身体的锻炼、智力的开发、情商的提高。比如在玩呼啦圈时,一般来讲,呼啦圈是套在腰间转动的,当幼儿完成不了转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发新的游戏方式让呼啦圈有多种玩法:把呼啦圈竖起来,摆成造型,玩小火车钻山洞游戏;把呼啦圈平摆在地上,玩跳格子游戏。教师只有为幼儿准备了多种游戏方式,才能吸引幼儿更积极、更有兴趣地进行游戏。
在游戏活动时,教师应计划好适宜的时间,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幼儿的疲惫,失去游戏的乐趣;时间过短,又无法满足幼儿参与游戏的需求。
二、注重提倡自主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自主游戏能帮助幼儿提高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幼儿之间主动交流合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当为幼儿营造宽松适宜的游戏活动氛围,幼儿可以自主游戏,尽情玩耍,教师作为游戏伙伴参加游戏,并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鼓励。
例如游戏时,红红选择了跳皮筋,游戏最少需要三个伙伴一起进行,红红只想和蓓蓓玩游戏,就将皮筋挂在两个椅子中间,刚好阻挡了另一组玩沙包游戏的场地,而蓓蓓与颖颖是好朋友,希望和颖颖一起游戏。跳皮筋与玩沙包两个游戏活动小组的争执以红红主动摘下皮筋而告终,蓓蓓要求让颖颖加入一起跳皮筋,红红虽然不高兴,但不得不答应,人员问题解决后,三个人重新找到跳皮筋的场地,在游戏过程中逐渐磨合,渐渐地,红红发现颖颖也是很好的小伙伴,慢慢接受了新朋友。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自主处理游戏活动中产生的矛盾,提高了互相交流、处理问题的能力,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当然,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并不是对其放任自流,而是同幼儿保持“安全距离”,使幼儿不至于因教师离得过近而缩手缩脚,也不至于因教师离得过远,在突发状况发生时,无法得到教师的救护。
三、遵循游戏活动原则, 提升游戏活动有效性
1.将科学知识、社会、语言融入游戏
无论何种形式的游戏活动都应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应将科学知识、社会、语言融入游戏。幼儿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即许多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社会活动、语言学习兴趣不高,或者不够专注。教师可以通过将这些内容整合融入游戏活动的方式,幼儿通过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实现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的社交礼仪和语言表达技巧。例如语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可以整合成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让幼儿模仿小蝌蚪的形象与说话语气,依據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结合游戏活动进行表演,让幼儿了解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学习简单的交流礼仪和语言表达能力。
2.积极性、发展性原则
游戏活动的出发点在于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愿望,提高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强调幼儿教师科学选择游戏活动的素材,注意难易度,有利于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