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018-12-19周成平
周成平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在社会公众面前似乎只是一种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形象,先学后教,甚至现學现卖,长此以往,代代相传,如此而已。直到英国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发表自己的创见才改写了这种误解。
斯滕豪斯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如果教学要得到更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斯滕豪斯提出了“解放教师”的思想,而通向解放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教育家杜威、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等都有类似经典的理论阐述。根据笔者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感知与认识,我们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今天的教师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否则,他最多只是一名传统的教书匠,而与新世纪、新时代的新型教师无缘。
其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在国外基础教育界就已成为一种潮流,它极大地丰富并提升了中小学教师角色形象的内涵,进一步改变了社会公众对教师的看法,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声望与享誉度。在我国,自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第8次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以来,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师成为研究者”之说心有灵犀,颇得会心,身体力行,成效卓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那么,“教师成为研究者”究竟应该研究什么呢?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要研究的东西很多很多,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条件下,应充分关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规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活动与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一名教师要想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该研究其特点,掌握其规律,做一个教育教学的明白人。究竟什么是教育,教学又该怎样进行,古代与今天、过去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过去常常把教育教学看成是搬运、传递与灌输,今天我们则更强调教育是引导与影响,是陪伴与等待,也是唤醒与发现。二是要研究接受教育的对象即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关系。过去受“教师中心论”和“知识本位论”的影响,我们比较看重教师的作用与功能,追求对知识的掌握,很在意分数的高低,而对学生则有所忽略与待慢,对学生的研究是很不够的。教育教学要因材施教,在大力倡导“适合的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认真研究受教育者即学生的特点,充分认识并把握每一个“世界”的个性与内涵。只有这样,“适合的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落地。三是要研究学习的特点。学习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它呈现出哪些特点?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的教与学该怎样来认识与把握?这些都是今天的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这样的话语引起了我国无数中小学教师的关注与共鸣,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对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的认知与揭示。四是要对任教学科及学科教育进行追踪。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广义的说法就是教育专业,或教师专业,今天通称教师教育专业。而按照我国的惯例,每一位教师几乎都从属于某一个学科。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对自己的任教学科及学科教育的最新状况、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等始终保持跟进的状态,追踪学科及学科教育的发展,做到胸中有数,拥有必要的话语权。
再者,“教师成为研究者”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我们以为,第一要有问题意识。这可说是作为“研究者”的首要条件,有了问题意识才有可能去发现问题、捕捉问题、梳理问题,进而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要有研究能力。这是“研究者”的必要条件,得以开展研究活动的基础。例如,怎样申报课题,课题立项后如何开展研究,课题的开题、研究过程到结题是怎样的一个流程等等,这些都需要研究者以良好的能力来支撑和驾驭。第三要有理论素养。这决定了“研究者”的研究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水准与高度,在此要向经典学习,向名家取经,夯实理论基础。第四要有科学精神。研究活动是一种科学的行为与过程,它必然要求“研究者”具有科学的态度与精神,从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探寻规律,追求真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乃时代发展之大势,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我们衷心地期待今天的教师能勇于拓展自我,充实现代教师角色的内涵,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时代教育教学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