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中国汽车留下多少悬念

2018-12-19牛大为

中国汽车市场 2018年3期
关键词:车市新能源汽车

牛大为

每年年底展望下一年车市似乎已经成为惯例,2017年也不例外。放眼2018年,购置税优惠政策等释放完毕,新能源与互联网+概念的大举入侵,再加上全国各城市的交通、环保压力陡增,汽车产业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变革时期。

对中国汽车来说,这一年,汽车产业及市场只会越来越难,伴随着困难同时到来的将是更多的机遇,而考验的将是车企的实力与智慧。

2018年自主品牌能否更上一层楼?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一个“廉价”的形象,这几年自主品牌虽然发展不错,但依然是靠打越级价格战来与合资品牌竞争,尤其在轿车领域,在一些合资低端车的挤压下,自主轿车的空间已经被挤压得越来越小。有人断言:一旦合资品牌在自身细分布局完成,它们会毫不犹豫地推出相应下压的产品。到那时,自主“神车”的日子可能就不那么好过了。

自主车企们可能早就预料到了这点,于是乎从2014年开始,自主品牌新一轮的高端化之路就已经开始。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向高端乘用车市场进军,如哈弗H9、广汽传祺GA6,以及吉利博瑞。而2017年新推出的WE丫和LYNK品牌把高端化推向了一个高潮。

2018年,自主品牌高端化仍将是自主品牌发展的方向,在高端化的过程当中会遇到瓶颈和挫折,但是自主品牌不应该放弃。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稳步的发展,自主品牌的创新和制造能力都有了大幅提高,此时自主进行品牌升级,将更有把握。

造车新势力能否将梦想照进现实?

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突飞猛进,巨大的增长空间也让资本市场看到了希望并不断涌入汽车行业,短短一年时间,不算上传统车企,也有超过10家不同的“车企”如雨后舂笋般地冒了出来。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和科技巨头都以不同方式参与了整车制造,他们都想要在造车上有所建树,无意间形成了一股汽车制造的浪潮,这股浪潮被外界称为“汽车新势力”。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股“新势力”究竟有几家能笑到最后,也成了汽车圈最乐于谈论的话题。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六十多年的发展进程,类似的“盛况”在二十年前曾出现过,同样是在短时间内涌现了一大批的汽车制造企业,诸如云雀、华普等。其中不少品牌早已湮灭在了岁月长河里。而今,一大波造车企业乘着互联网的大浪袭来,谁又会成为传统汽车行业里的“诺基亚”?2018年或许将有答案。

新能源资质审批还能不能继续?

自2017年6月发改委批复江淮大众合资新能源项目后,审批通道便暂时关闭。

迄今为止,已经有15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但是除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进入了工信部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業及产品公告》,包括河南速达、江苏敏安、重庆金康、浙江合众、广东陆地方舟在内的多家企业,并未进行产品、工厂供应链、融资等核心信息的持续发布。

然而,虽然新造车企业们还没有拿到资质,但大家却不甘寂寞。仅仅在2017年的最后两个月里,就有一批新造车企业有新动作:拜腾位于硅谷的北美总部正式启动:威马首款量产车型EX5正式亮相;从乐视出走的张海亮加盟电咖并携新团队亮相浙江;蔚来ES8的上市赢得众多瞩目。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要继续,还有很多脚踏实地的企业渴望得到资质、走进市场。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呢?

智能网联下一个风口?

自中国定下从传统汽车大国向新能源

汽车强国转变的战略决策以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就成为了整个造车产业绕不开的行业符号。作为当下汽车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智能互联在过去的一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这两年除了上汽与阿里巴巴联姻外,广汽与腾讯、江淮与百度等传统汽车大佬也纷纷与BAT牵手,加上众多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与传统汽车厂商的携手,在未来汽车圈的版图上,互联、智能、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相互交融、各自组合,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情怀与传奇。

作为处在这个时期的汽车人,有幸站在这巨变的时代并相依而行。大家相信不断落地的变化会打破枷锁、重构生态,创造全新的汽车形态。2018年,注定是中国智能互联汽车迈向实质化的一年。

鏖战2018豪华车谁主沉浮?

在过去的一年,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再次生变。奔驰和宝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失速的奥迪也开启了回暖之路。在一线豪华品牌陷入胶着状态的同时,二线豪华品牌集体发力,截至目前,已经4家二线豪华品牌今年的销量突破了10万辆。

豪华车品牌的销售目标也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但是这个行业从来都是没有半点松懈的。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根本容不下半点喘息的机会。即便是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仍有宝马6系GT、捷豹XEL、讴歌XTL等大量的新车上市,可以看到的是,大家都在为了年关和明年的厮杀做准备。

可以看到的是,一线豪华品牌将持续胶着状态,二线豪华品牌正在全力崛起。未来,豪华车市场或将迎来一轮变革。谁能更憧用户的需求,将品牌号召力与客户情感需求结合起来,谁或许可以在未来的豪华车市场中占据先机。

中汽协、国家信息中心、J.D.Power、乘联会四大机构把脉2018中国车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2018年车市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2017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全年车市增速大约在3.7%,明年整体车市增速约在3%,低速缓平增长将成常态,因此品质发展才能在中国市场寻找到方向。近年来,自主品牌分两极化,有些自主品牌经历发展痛苦后取得了发展,还有一些不断增长,还有一些是仍处于上一代产品阶段的。有成绩也有距离,与老牌车企相比自主品牌还要努力在细节上加强发展;跨国企业开始在中国市场形成技术差距,总之创新成为划分中国汽车产品的核心,一碗白开水的产品思路在中国打不开思路。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2018年车市关键词“平淡”

“平淡”将是2018年车市的关键词,这意味着明年的车市将是小年。未来我国汽车市场总规模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长50%。而能否达到这样的规模将会受到三方面因素所制约,第一是经济增长,第二是限购政策,第三就是石油供给。

此外,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整车厂零部件企业以及关联行业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了。此外,年轻化是未来的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一代消费者的特点就是对互联网、智能化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与依赖。这也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涨幅略高于今年2018年预计将出现4%的增长

2017年的乘用车增速偏低受诸多因素影响。购置税在2016年末退坡叠加2017年舂节较早所造成的购车季提前,被认为是首要因素;而楼市火爆令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汽车消费受阻于购房热潮。此外,韩系汽车品牌销量受阻所产生的销量损失并未完全被其他车系替代。

面对2017年乘用车增长缓慢,特别是轿车负增长的情况,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预计将出现4%的增长,涨幅略高于今年。

J.D.P0WER副总裁、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梅松林:2018年车市增长率低于2017年

中国车市的增长率取决于三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厂家态度。任何行业都处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几年来处于微增长,汽车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其次,政府目前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二手汽车,而随着燃油车购置税优惠2018年的退出,对车市影响也很大。再次,在厂家态度方面,很多车企2018年的销量目标都与2017年相近甚至更低。结合以上三点,我认为,2018年车市增长率会比2017年还要低,在0%到3.6%之间。

猜你喜欢

车市新能源汽车
汽车的“出卖”
2016车市销量一览表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图解车市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明年若现政策“真空”,车市或将负增长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