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2018-12-19孙路通宋田光

西部皮革 2018年22期
关键词:单位根协整差分

孙路通,宋田光

(1.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20;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1 引言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主要是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带来收益。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教育的投资也越多。“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劳动生产率会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教育的发展会提高劳动者的效率,高效的劳动生产率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增长。”

本文选取18年(2000-2017)的财政教育支出和GDP的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和VAR模型分析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以此研究如何通过财政教育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

2 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东林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北省统计年鉴,从2000年2017年,河北省的财政教育支出增长了16.68倍,地方生产总值增长了7.13倍。2010、2015和2016年河北省的财政教育支出分别占据总支出的18.24%、18.49%和18.76%,基本上保持财政教育支出占18%,可见河北省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很大和对教育的重视。

3 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分析

3.1 数据处理

选取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亿元)作为代表对教育的投入,选取河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作为代表经济发展水平。这2个指标的观测序列都具有指数增长趋势,因此对这些数据取对数,分别记为LEE和LGDP。

3.2 单位根检验

在利用协整分析研究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之前,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选取ADF检验法,ADF 检验考虑3种回归形式(1.1),(1.2)和(1.3),3中模型中的滞后项阶数根据AIC准则确定。

(1.1)

(1.2)

(1.3)

两项指标分别来进行验证,先选择模型(1.1),若模型(1.1)的t统计量能够拒绝原假设则为I(0),若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为零的原假设,则进入下一步选择模型(1.2)来验证;若模型(1.2)的t统计量能够拒绝原假设则为I(0),若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为零的原假设,则进入下一步选择模型(1.3);若模型(1.3)的t统计量能够拒绝原假设则为I(0),若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为零的原假设,则存在单位根。

如果上述检验不能拒绝原假设,就要对序列的一阶差分进行检验,重复上述过程,若能拒绝记为I(1),若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为零的假设。就要对序列的二阶差分进行检验,重复上述过程,若能拒绝原假设则记为I(2)。

以D(LEE,1)为一阶差分,D(LEE,2)为二阶差分,同理D(LGDP,1)为一阶差分,D(LGDP,2)为二阶差分。根据单位根检验在二阶差分时T统计量小于置信水平达到了平稳状态,财政教育支出和GDP分别在二阶差分后的t统计量均小于1%、5%和10%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说明这两项指标的二阶差分数据为平稳序列。

3.3 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分析。由上述可知,两项指标都为二阶单整,可探究他们之间的协整关系。为了寻找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从而分析能否能够建立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这里主要考察财政教育支出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利用OLS法估计并得到残差et,然后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及采用Engel-Granger两步法两变量做协整检验。构建模型如下,首先对LGDPt与LEEt进行简单线性回归。

LGDP=b1+b2LEE+et(2.1)

得到LGDPt=5.578496+0.690606LEEt+et(2.2)R2=0.990301

再次,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若残差et序列平稳,则说明两指标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对式(2.2)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协整回归残差的ADF检验得,在5%置信水平下(2.2)能说明GDP与财政支出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因此确定模型(2.2)作为河北省经济增长与财政教育支出的协整方程。

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能在协整分析反映具有长期均衡的基础上,同时反映出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以模型(2.2)进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为(3.1)

D(LGDPt)=0.068781+0.282564D(LEEt)-0.151945et-1

(3.1)

从协整检验可知,河北省的GDP与财政教育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模型(2.2)来看,河北省财政教育增加一个单位,GDP增长0.690606个单位;可以看出河北省的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力度是很大的。从误差修正模型(3.1)来看,误差系数为-0.151945,符合负反馈修正机制,说明短期偏离长期均衡会进行修正,以15.1945%的力度进行修正,修正力度能够明显反映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很大作用。同时对比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弹性,长期的弹性系数为0.690606相比短期的弹性系数0.282564,得出长期的弹性大于短期的弹性,说明河北省的财政教育支出在长期对经济增长具有比短期更显著的作用。

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从协整分析可知,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有着长期均衡关系,以下研究LGDP与LEE之间是否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进一步考察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由于LGDP和LEE为非平稳序列但经济增长与财政教育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直接建立VAR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得知,在滞后1阶上,1%的显著水平上经济增长是财政教育支出的原因,但财政教育支出不是经济增长原因,说明经济增长促进财政教育支出,财政教育支出没有带动经济的增长。在滞后2和3阶上,5%的显著水平上经济增长是财政教育支出的原因,说明经济增长促进财政教育支出,但财政教育支出没有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说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源自于经济的增长,但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的增长。

3.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利用脉冲效应函数分析经济增长的冲击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动态反应,还有财政教育支出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反应。如图1:

图1 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脉冲效应分析

由图1,Response of LGDP to LEE,表示河北省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响应,经济增长受到财政教育支出的冲击后在第2期才开始有反应,呈现缓慢上升,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冲击作用开始正向收敛趋势,说明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延迟效应,但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这也符合事实,财政教育的投入转化为经济的增长需要一个过程;Response of LEE to LGDP,表示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响应,财政教育支出受到经济增长的冲击后,从第1期开始到第4期一直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过程,在第4期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冲击效果达到顶峰,之后保持一个高效果缓慢正向收敛,说明经济增长的冲击对财政教育支出能够直接影响且影响力度大持续时间长。这也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相符合,河北省的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影响大于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 提高河北省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建议

从实证分析可得出,河北省经济发展与教育支出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对称关系,这说明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各方面干扰,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对财政教育支出来说,河北省有11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同时城市和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河北省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较好的地区,经济较好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也优于其他地区。在高等教育的投入上少,河北省是每年的高考大省,但在河北省知名大学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河北省应加大对高等教育和对经济状况差的地区的投入,才能使得财政教育支出发挥其更好的效果。

从财政教育支出的回报率来看,在协整分析中,财政教育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经济增长0.690606个单位,同时从2000年到2017年财政教育支出增长16倍多,能够看出河北省在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对教育的投入还不能短时间内转化为经济增长,一方面对人才的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培养,另一方面说明河北省没有给高水平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导致高水平人才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或者高水平人才流失到其他省域。在此,河北省应该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水平人才看到回省发展的前景,同时还要给高水平人才提供能够发挥其才华的岗位。

猜你喜欢

单位根协整差分
RLW-KdV方程的紧致有限差分格式
符合差分隐私的流数据统计直方图发布
数列与差分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创新中国背景下专利资助政策与专利申请数的实证研究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