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城市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
2018-12-19隋艳颖
隋艳颖
(广东省宏观经济信息分析中心,广东 广州 51003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城市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以一线城市为例
隋艳颖
(广东省宏观经济信息分析中心,广东 广州 510031)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下简称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为例,利用面板数据,建立多指标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四座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四座城市整体创新能力都处于高位,而且一直保持提升态势,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增速不同,出现分化,各有优势和不足,深圳总体优势明显。据此,进一步提出四座城市在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应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实现优势互补;采取多种举措确保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地位;提高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政企研界之间协同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
城市创新能力;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
一、问题提出和相关研究
国家创新能力是由国家组成单元——城市的创新能力综合体现,城市综合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就是城市创新能力。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建设成为创新城市成为众多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城市发展基础和经济实力上判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优势更明显,步伐更快。在政策引导和扶持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加大创新城市建设力度,力争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
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和评价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比较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分析其创新能力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提高大中型城市创新能力的建议意见,本文选择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和构建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四座城市创新能力实际情况,对其创新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判断影响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其结论将有助于中国大中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对提升中国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世界各国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理论界专家学者就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国际上,兰德里(Landry,2008)提出创新城市应该具备至少七个要素,包括组织文化、领导能力、创新型人才、多样性人才、城市发展空间、城市包容性和信息化还构建了城市创新活力指标评价体系,包括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竞争力和组织力等[1]。玛利安吉拉和佛罗里达(Mariangela & Florida,2004)构建了一个由人才、科技成果、财政投入及多样性等指标构成的创新能力指数,并利用该指标测算了美国81个城市的创新能力[2]。皮克和格瑞洛(Pinto & Guerreiro,2010)通过构建一个由技术、经济结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四个大类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评价体系,对欧洲175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3]。
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研究一般是在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2)建立了一个五维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利用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投入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衡量,这个指标体系为中国学者开展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奠定了指标研究基础,后期的城市创新能力研究也多有借鉴[4]。何天祥(2010)建立了一个由四个层次构成的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第一层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第二层由知识、技术、产业、管理、环境和网络六个指标构成;第三层是标准层,由二十二个指标构成;第四层由五个具体评价指标[5]。在利用指标体系具体应用上,孙钰等(2008)利用多项指标构建了一个衡量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对样本城市进行打分,计算出样本城市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及城市发展定位保持同向,并提出相应建议,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6]。魏贺和何颖(2015)利用了孙钰等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得分的研究结果,以北京和上海为例,比较了这两个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的创新能力各有优势,总体差异不大[7]。廖晓东(2015)对广东省创新发展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的结论,比较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的创新能力,对广东创新战略发展提出了改善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等相关建议[8]。
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强弱的主要方法,许多学者都致力于通过这个方法对中国城市的创新能力展开评价和研究,其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作出了理论铺垫,对中国开展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修改提高空间,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不少学者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城市的创新绩效,对城市创新过程中的内部机构以及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关注的比较少,而且在数据的使用上多是单个年份的截面数据,很难完整的刻画出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特征,存在比较信息失真的局限性。
衡量一个城市创新能力高低,既要综合考虑经济基础、创新环境、科技投入、人才培养等诸多要素,又要结合每个城市自身发展特点和发展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9]。因此,客观评价城市创新能力,科学合理地分析其创新优势和短板,需要关注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要有总体能力的评估,也需要有单项指标的比较,还需要把这些指标置于一定的时间跨度下来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一套结构化的指标体系来研究评价四座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低,既有总体能力的评估也有单项指标的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既可以发现四座城市各自的发展优势,总结创新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能找出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通过全方位、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来为中国其他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进而提高中国的总体创新能力。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
1.构建指标体系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孙钰等(2008)、魏贺和何颖(2015)研究中采用的指标体系为基础[6-7],并充分考虑到中国城市发展阶段、创新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知识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各城市资源禀赋差异的客观现实,重新构造一套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人均GDP、每万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数、每百户拥有计算机数、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每万人拥有图书馆藏书量、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货运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总值比重、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每万人科技人员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每万人授权专利量、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地区GDP的比重、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十八个指标[10]。
2.指标相关性检测
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研究对象,所需数据时间跨度为2006—2014年,收集了四市九年数据,数据分别来自2007—2015年《北京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深圳统计年鉴》《深圳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利用原始数据对初步构建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1。
表1 高度相关指标及相关系数
因此,需要将高度相关的相似指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每万人专利申请量从初始指标中删除。
3.确定指标体系
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城市创新能力分为五类指标,包括:创新基础、教育基础、经济投入、创新投入、创新绩效,每一类指标又包括若干具体指标,共15个(见表2)。
表2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4.指标体系的检验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检验所选指标是否适合主成分分析来确定所选指标是否可以当作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运用SPSS 21.0软件对表2中的15个指标值进行检验,结果KMO值在0.5~1.0之间,通过检验,因此可以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到被提取的五个特征值分别为3.95、2.90、1.79、1.56和1.43,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6.60%、18.02%、17.83%、14.59%和12.36%,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9.39%,表明五个主成分能解释15个指标的大部分变差,因此,将这15个指标作为衡量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成分。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便于进行主成分分析,本文将多指标的三维面板数据降为多指标的二维面板数据,这种“降维”的方法首先假设样本的每一个相同的指标在同一个时间范围内,其变化的方向必须是一致的,否则会出现错误,并且采用均值的方法将可能导致信息损失,为避免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观性给测度结果带来影响,引起非客观性和偏差性,本文采用熵值法进行衡量城市创新能力的各指标权重。熵值法根据指标对系统影响的相对程度对该指标进行一种客观的权重赋值,据此算出各个城市2006—2014年各年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设有m个衡量指标,n个年份,xij是第i个指标在第j年的指标值,步骤如下:
(1)构建m个衡量指标,n个年份的判断矩阵:X=(xij)m×n。
(2)对判断矩阵进行正向化处理:
(1)
(2)
通过变换yij∈[0,1]。
(3)利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比重法进行处理:
(3)
(4)计算第i个衡量指标的熵值为:
(4)
(5)计算第i项指标的效用值gi:
gi=1-ei
(5)
(6)确定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为:
(6)
根据式(4)—式(6)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见表3。
表3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表3(续)
三、实证分析
进一步利用上一部分计算出的评价指标权重值,通过式(7)计算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见表3。
(7)
表4 城市创新能力得分情况
表4(续)
根据实证结果,不难发现,北上广深在近十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自具有明显特点的发展趋势,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对于各个城市创新能力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
1.四大城市整体得分都处于高位,而且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如图1所示)。特别是2010年开始,北京、广州、深圳综合得分迈过10分门槛,四大城市得分均过10。这表明近十年来四大城市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在进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均重视城市创新能力的培养,时刻关注世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具有的科技和产业比较优势,进一步确定城市发展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发展那些有产业化能力和尖端优势的产业,使创新生态日臻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图1 四市创新综合能力比较
2.四大一线城市创新能力增速不尽相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6—2010年,上海在四个城市创新能力最强,独占鳌头。北京第二名,广州第三名,深圳第四名;进入 2010年,广州和深圳创新发展速度明显提高,深圳表现得更为抢眼,超越北上广,拔得头筹,北京和广州你追我赶,排名处于胶着状态,而上海发展速度偏缓则位居末位。
四大城市为什么会出现分化?这可以从构成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分项指标中看出端倪。
(1)从创新基础得分上看,上海、北京得分逐年下滑,广州多年来一直在低位徘徊,虽有提升但不明显,反倒是深圳的基础得分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特别2010年之后,突飞猛进跃居榜首(如图2所示)。分析原因,一是构成该指标的二级指标人均GDP在四大城市中变化较大,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减速换挡、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北京、上海尤其明显,而广东省较早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广州和深圳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经济动力不断转换,经济整体表现虽然速度略有下降但质量逐步提升,人均GDP继续领跑,高于北京和上海;二是经济进行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政府将加快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深圳更是多管齐下,大力促进城市创新,中小微企业受益良多,发展迅猛,其企业数量从62.8万户(2013年)跃增到112.8万户(2015年)。截至2015年底,深圳商事主体(企业及个体户)总数达214.1万户,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数量199.0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104.9户,分别为全国水平的3.5倍、6.6倍,是北京的2.3倍、2.0倍,是广州的2.0倍、2.4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图2 四市创新基础比较
(2)从教育基础上得分来看,深圳表现突出,自2010年,教育基础得分超过了上海,四个城市中占据了首位,并且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如图3所示)。上海自从进入下降通道后,与北京和广州的差距逐步缩小,优势已经不甚明显。四个城市中,北京和广州在教育基础得分上表现差强人意,表现与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科研环境相悖。众所周知,深圳是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国际化大都市,历史积累不足,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教育根基薄弱,尤其是高等教育基础薄弱。比如高等院校数据少,中低端人才较多,高端人才不足,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目前深圳现有高校中,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仅占52%,相对于深圳的创新发展要求,高层人才缺口较大[11]。但近年来,深圳把发展高等教育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努力补齐教育短板,加大教育财政投入,2015年,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资金66.22亿元,占教育财政性投入19.4%,比2010年增长了105%。高校科研经费不断提高,达到14.13亿元。此外,深圳高等教育坚持两手抓,规模和质量并重,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高校12所。所以,深圳在创新城市建设上,教育基础的不断夯实,评价得分的不断提升并后来居上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上海、北京、广州作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首都,并且是其所属区域(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教育发展的集聚地,教育资源丰厚,其他地区无法比拟,但在创新能力评价上教育基础得分为什么会停滞不前?本文认为,这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由于这三大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是中国的大都市,作为老牌大城市,在发展中,市场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政府干预较多,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沟通渠道不畅,科技转化率徘徊不前,提升缓慢,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创新能力优势。
图3 四市教育基础比较
(3)从经济投入得分上看,四大城市表现一致,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其中,仅深圳表现略有逊色,广州表现突出,上升势头迅猛,上海和北京也表现不俗(如图4所示)。从指标设计上看,本研究中的经济投入包含货运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三个二级指标,这三个指标实际上反映了传统的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毫无疑问,作为传统的大型城市,北上广产业发展起步早,门类齐全,一直以来,投资、消费、进出口这三驾马车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城市创新中,也会以此为基础开展。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新型大城市,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深圳经济转型,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比重逐渐提高,产业结构开始呈现“三、二、一”格局。深圳市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7 003.48亿元,占GDP比重达41.19%,远高于北上广。从分析来看,四个城市中,北上广偏重于依赖原有优势促进创新,而深圳更倚重创新来加快发展,这也更符合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
(4)从创新投入得分上来看,除个别年份外,上海、广州和深圳创新投入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但北京上升趋势较弱,处于末位(如图5所示)。这表明在四个城市中,创新投入对北京创新能力的提升力要低于上海、广州、深圳。从二级指标上看,主要是全社会研究试验发展经费和政府科研支出所发挥的作用不如其他三座城市显著。北京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第一,但其中企业占比不高,“十二五”时期,企业研发经费占比保持在35%~40%之间,低于高校科研院所的60%的占比。这说明在研发投入上,虽然北京和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但是上海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优势要优于北京。2015年,上海市企业的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为554.34亿元,占全部试验发展经费的75.8%。从研发活动的执行机构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其他机构分别占28.3%、9.3%、60.8%和1.6%。从研发经费来源看,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境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36.4%、57.8%、1.6%和4.2%。而深圳坚持 “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创新发展理念,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中小型科技企业云集,如华为、腾讯等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成为深圳创新发展的主力。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有超过80%的企业都是由中小微企业发展而来。深圳正在形成一个良性的创新循环模式,企业已经代替了科研院所高校,成为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主力和科技创新的源泉。
图5 四市创新投入比较
(5)从创新能力得分上来看,四大城市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其中北京表现突出,从时间节点上看,2009年以后,北京与其他三个城市拉开了距离,上升速度迅猛,表现出色(如图5所示)。广州和深圳紧随其后,上海表现平稳。北京创新能力得分优势明显,可以从各种衡量创新的关键性数据上得到验证。2015年,北京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万名研发人员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61.3件(增速27.2%)、3 452.6亿、100.6亿元(增速10.1%)。北京的创新绩效还表现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多年来,分布向北京以外地区诸如津冀、长江经济带输出技术合同111多亿元和884多亿元,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示范效应。此外,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北上广深四个城市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准确定位,夯实创新基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成绩。
图6 四市创新能力比较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以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为例,利用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结果分析了四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优劣,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现得到如下结论:
1.四大城市整体得分都处于高位,而且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2010年开始,北京、广州、深圳综合得分迈过10分门槛,四大城市得分均过10。
2.四大城市创新能力增速不尽相同,出现分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6—2010年,四大城市中,上海创新能力独占鳌头,北京位列第二,广州第三,深圳第四;自2010年,深圳后来居上,超过北上广跃居榜首,广州创新发展速度也不断提高,北京和广州你追我赶,排名处于胶着状态,而上海发展速度偏缓则位居末位。
3.四大城市创新能力在出现分化的同时,各有优势和不足,不过深圳总体优势明显。从构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大项来看,传统的北上广深城市排序已然发生变化。深圳在创新基础、教育基础、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上表现突出,从而总分排名第一;北京、广州在五大项中各有千秋,互有优劣,从而排名交替上升;上海在五大项中与其他三座城市相比,优势不够突出,没有十分出众的表现,所以排名靠后。
因此,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在未来创新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资源优势,重质重量,集中利用好人财物等科技创新资源,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换,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转换。具体而言:
1.北上广深在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一是四大城市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构建符合资源禀赋优势的创新型城市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完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文化。二是从创新型国家建设角度出发,北上广深因其重要的区位优势,其发展关系国家发展大局,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应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区域的创新级,辐射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其中,北京、上海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目标,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整合技术人才资源,改进技术与产业融合模式,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增强了对各自所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而广州、深圳应利用地缘优势,更应该优势互补、紧密抱团、共谋发展。建立创新生态圈,探索双方在创新方面的深度合作,来提升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2.应多措并举确保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主体地位。从对北上广深创新能力结构的分析来看,有些城市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企业并没有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12]。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聚集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这种人才集聚方式不能满足创新中企业应该成为创新主体的要求。这种人才分布结构不仅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创新成果停留在研究阶段,难以推向市场进行应用,阻碍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先进技术的扩散。鉴于此,政府应着眼于合理引导人才的流动方向制定鼓励政策,在配置创新资源、成果扩散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人才集聚企业,提升城市创新力。同时,政府集中财力,以加大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快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
3.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政企研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在分析发现多数城市并没有很好地将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能力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转化效率偏低,但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却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创新发展优势,比如创新成本低、高端人才集聚、创新扩散快等特点。因此,各城市要双管齐下,既要重视创新投入,又要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加强产学研协调创新,完善技术交易制度,以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四大城市在继续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和技术引进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间技术溢出的作用,建立区域间的“资源共享、资质互认、政策互惠”的创新协作联盟,提高创新效率。具体做法:一是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进一步打通产学研合作渠道,让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流通更为顺畅,合作更为紧密。二是完善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引导创新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或者与科研院所共建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平台建设。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针对目前中国对产权专利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其次提高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使用和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其产权自我保护和应对专利纠纷的能力。
[1]LANDRY C.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M].London:Comedia,2008.
[2]MARIANGELA L,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leisure,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J].Economia Della Cultura,2004:177-178.
[3]PINTO H,GUERREIRO J.Innovation regional planning and latent dimensions:the case of the Algarle region[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0,44(2):315-329.
[4]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3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12-16.
[5]何天祥.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12):31-33.
[6]孙钰,李泽涛,马瑞.我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8(4):68-85.
[7]魏贺,何颖.城市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工业技术创新,2015(4):459-470.
[8]廖晓东.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与机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5(11):7-11.
[9]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4-12.
[10]杜娟,霍佳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14(6):85-93.
[11]尤建新,卢超,郑海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7):82-92.
[12]佘时飞.知识外溢、创新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6):76-83.
ComparativeStudyonInnovation-DrivenDevelopmentStrategyofCityInnovationAbility—TakingFirstTierCitiesasExamples
SUI Yanying
(Macroeconomic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31,China)
This article takes Beijing,Shanghai,Guangzhou and Shenzhen four cities for example,using panel data to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c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to compare and evalua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four cit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cities have overall high innovation ability,and keep a ascending trend,but have obvious stage characteristics.The growth rate is different.Each city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but Shenzhen shows obvious advantages as a whole.On this basis,this paper further points out the four cities should develop differently,while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realiz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M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sure that the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of innovation.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should be quickened,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and government-industry-research cooperation of innov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city innovation ability;innovation-driven;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cooperation of innovation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8.01.008
F299.2
A
1008-2700(2018)01-0069-11
2017-01-05
隋艳颖(1982— ),女,广东省宏观经济信息分析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姜 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