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阳地区茶叶叶部病害病原种类及发病规律

2018-12-19胡敏骏朱顺根许杰王汉荣王连平方丽谢昀烨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叶部叶斑病富阳

胡敏骏,朱顺根,许杰,王汉荣,王连平,方丽,谢昀烨*

(1.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和林业局,浙江 杭州 311400; 2.淳安县农友茶果专业合作社,浙江 淳安 311701;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茶叶是浙江省最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名优茶已成为浙江茶叶产业经济的支撑,浙江的茶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富阳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区,据调查,富阳有超过4 000 hm2的茶园,主要品种为龙井43[2-3]。近年来,富阳茶叶面积的增加造成其叶部病害的大面积发生,给茶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通过调查杭州富阳区茶叶叶斑病的发病规律,为综合性绿色防控茶叶叶斑病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茶叶叶斑病的采集

2016—2017年3、5、7、9和11月分别对富阳地区的茶叶种植区进行茶叶叶斑病的采集,采集地点为春建乡、渔山乡、东洲街道、新登镇、场口镇和胥口镇,每个地点随机抽取3个点,每个点采摘20片具有典型叶斑病的茶叶叶片,共计720个茶叶叶斑病病样。将新鲜病样标本装入牛津纸袋中带回实验室,4 ℃下干燥保存。

1.2 茶叶叶斑病病害描述及病原显微镜观察

将采集的茶叶病样在实验室进行显微镜镜检[4]。首先将病斑形态相似的茶叶叶片进行分类,选取病害症状较明显且叶表面或背面具有小黑点(即子实体)的叶片用一次性刀片进行组织切片,后挑取切片置于载玻片上的无菌水滴中盖上盖玻片进行显微观察,描述其子实体及孢子形态,记录不同病原的发病叶片个数,并统计发病率。同时对不同病原类型的茶叶叶部病害进行病害症状描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叶叶部病害描述及显微镜观察

不同月份对富阳区6个地点的典型茶叶叶部病害进行病原菌显微镜镜检,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茶叶叶部病害类型主要有炭疽病、灰叶斑病和叶点霉叶斑病。

茶叶炭疽病[5-6](Gloeosporiumsp.&Colletotrichumsp.)为害成、老叶。感病初期在叶尖、叶缘产生黄褐色小斑,呈水渍状,扩展后病部变褐,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交界处呈黑褐色线纹。病斑表面平整,在解剖镜下可观察到病斑表面有明显突起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长椭圆形孢子,并在孢子两端可见明显油球及分生孢子盘,有时可看见棕色刚毛或无刚毛,主要是由刺盘孢属真菌或是盘长孢属真菌引起。

茶叶灰叶斑病[7-9](Pestalotiopsissp.)。该病害先从叶尖或叶缘产生黄绿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褐色,后期病斑中央变为灰白色,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会产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盘状,黑色,较明显,侵染初期埋生于茶叶表面,后突破表皮进行侵染。分生孢子5个细胞,呈纺锤形,直或稍弯曲,中间3个色胞同为褐色;顶胞和尾胞均无色,呈三角形,顶端附属丝3~5根,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部分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引起的茶叶灰叶斑病可在叶片上产生明显轮纹,有时不明显。

茶叶叶点霉叶斑病[10](Phyllostictasp.)。主要为害嫩叶,其引起的茶叶叶部病害为灰白色圆形病斑,中央凹陷,病斑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也会产生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近球形或卵圆形至椭圆,单胞,无色,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叶点霉属真菌。

2.2 茶叶叶部病害不同病原菌发病率调查

对2016—2017年期间采集的茶叶病样进行显微镜观察及调查发现,不同月份的不同类型茶叶叶部病害发病率有所不同。由表1可知,3—5月由叶点霉属真菌引起的茶叶叶斑病检测率最高,7—11月由刺盘孢属真菌或盘长孢属真菌引起的炭疽病检测率最高,而由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引起的茶叶灰叶斑全年都能检测到。据统计(表2),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检测率为33.5%,而炭疽菌属真菌检测率为44.1%,叶点霉的分离率为22.4%。

表1 茶叶叶斑病病原显微镜镜检结果 个

2.3 茶叶叶部病害不同病原菌发病规律调查

对富阳地区的茶叶叶部病害进行调查发现,富阳地区引起茶叶叶部病害的病原菌不是单一致病菌,优势病害类型主要有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引起的茶叶灰叶斑病、叶点霉属真菌引起的茶叶叶斑病和刺盘孢属或盘长孢属真菌引起的茶叶炭疽病。根据不同月份对茶叶叶部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总结其发生概率,采集于不同月份的茶叶叶部病害样品分离出的病原菌分离率存在差异,详细信息见表2。

表2 不同月份病原菌分离率 %

3 讨论

通过2016—2017年对富阳地区主要茶叶种植基地的茶叶叶部病害调查表明,茶叶灰叶斑病、茶叶叶点霉叶斑病和茶叶炭疽病为富阳地区茶叶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害类型,不同月份的茶叶叶部病害发病率有所不同,但两年间相同月份的同一种病害发病规律相似。在3月茶叶发芽初期病原菌分离率为叶斑病>炭疽病>灰叶斑病,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植株的生长,炭疽病菌的分离率降低,灰叶斑病和叶斑病的分离率有所提高,成为主要致病菌,病原菌分离趋势有微小变化,即叶斑病>灰叶斑病>炭疽病。而7—9月温度开始升高,梅雨天气的到来使田间的温湿度更适合病原菌的侵染,茶叶炭疽菌对茶叶新叶的侵染开始增加,使其成为田间的优势菌株,同时抑制了其他菌的生长,导致灰叶斑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降低。由于环境条件也易于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引起的灰叶斑病的发生,因此灰叶斑病的发病率也在稳定增加。到11月份气温下降,茶叶老叶较多,炭疽菌引起的叶斑病的数量增加,而叶点霉数量急剧下降。然而在不同季节的叶部病害调查结果中显示,虽然有不同的致病菌引起茶叶的叶部病害发病规律有所不同,但是整体分离率最高的为刺盘孢属和盘长孢属真菌引起的炭疽病[11]。

综上所述,浙江省富阳地区的茶叶叶部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灰叶斑病和叶点霉叶斑病。刺盘孢属和盘长孢属真菌引起的炭疽病全年都有发生,并且在富阳区茶叶种植基地占主导地位,主要发生在6—11月,为夏秋季茶叶叶部的主要病害;而叶点霉引起的茶叶叶斑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多发生在嫩叶上,随着天气变暖,温湿度增加,叶点霉引起的叶斑病概率有所下降[12];而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可侵染茶叶老叶和幼芽,全年均有发生[13]。茶叶叶部病害是影响茶叶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试验结果对不同种植时期不同病原菌引起的茶叶叶部病害的病原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时间和发病规律进行了总结,对浙江省富阳区茶叶叶部病害的综合性绿色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应注意对茶园内发病叶片的处理,及时清园有利于茶叶叶部病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叶部叶斑病富阳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面向移动端的苹果叶部病虫害轻量级识别模型
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中心小学 做“孝善”德育 办“温暖”学校
基于YOLOv3的多类烟草叶部病害检测研究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跟我说两句
基于颜色差异性的植物叶片病害图像分割方法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广西茶园叶部病害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