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另一种社会视觉的介入
2018-12-19俞可冯博一排名不分先后YuKeFengBoyiNoPreferenceRanking
俞可 冯博一(排名不分先后) Yu Ke Feng Boyi (No Preference Ranking)
1陈文骥对·2016 (七联画)
十面埋伏——另一种社会视觉的介入
2018年10月26日—11月26日
联合策展:俞可、冯博一
主办:四川美术学院
支持: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2尹秀珍seven装置综合材料2017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您如何解读这次展览的主题“十面埋伏”?
俞可(以下简称“俞”):展览的名字其实是冯博一定的。我理解,如果把这次参展的每个艺术家作为一个出发点,在艺术史的书写过程当中,我们每个艺术家又是以什么样的角度来介入到今天的当代艺术史写作里面的呢?在过去的艺术史中,他们早就已经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了,那么今天,或者说今天的现实,究竟和我们输出的创意,或所谓的观念、对艺术的理解、文化的认识,又是什么关系?“十面埋伏”更多地指的是这个角度。在中国艺术史的写作过程中,从统一的角度,用艺术家们的思想,或者说他们的创作,把关于历史、关于感知、关于人的不同见解,或者说个人的一种认识,呈现出来。
其实“十面埋伏”这个展览已经策划一两年了,最早是庞茂琨院长的一个提议——四川美院一直是一所开放、包容的艺术院校,也一直有着积极介入社会的优良传统。例如,过去的“伤痕美术”“乡土画派”等。那么,在艺术生态越发丰富多元的当下,四川美院如何进一步地与社会互动、与外力作用?通过一些好的展览和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和借鉴,反过来促进学院教育改革和青年艺术家孵化。
当:您连续在四川美院美术馆先后做了“相遇亚洲”和“十面埋伏”两个展览。这两个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在年龄上差异比较明显,“相遇亚洲”的参展艺术家们比较年轻,“十面埋伏”的艺术家们相对年长。您觉得这两个年龄层的艺术家,他们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3丁乙十示木板综合材料240cm×240cm2017
俞:这两个年龄层的艺术家他们本身就不一样。比如说陈建仁的作品肯定和张海超的不一样,他的认识角度确实和年轻人的创作切入点,或者说对思想的认识、对文化的理解,还是有差异的。这是肯定的,是不用质疑的。这不只是年龄问题,更多的是艺术家创作的方法论不同。比如“相遇亚洲”的参展艺术家张海超,说起他的方法论,常常是赛尔伯格、后人类这些。而陈建仁的作品呈现的是台湾的历史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今天的现实意义、人的本性的诉求,等等。“相遇亚洲”的作品常出现移植、假肢、组装、脱离自然的属性。这两个展览的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这两次比较相近的展览:“相遇亚洲”和“十面埋伏”,新媒体方面的作品都比较多,这是有意为之的吗?
为了检验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式 (6)的基础上引入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ln innit×ln aggit,以考察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俞:我觉得通常有一种误读,觉得媒介很重要,媒介代表新与旧,但我不这样看。我觉得媒介就是思想的桥梁,就是艺术家感知社会的一种方法。在“相遇亚洲”,我们可能有意识去强调所谓媒介的新意,或者说革命、极端。这种参照有时候是很奇怪的,打个比方,川美以架上绘画为主,那就能把川美定位为传统的范畴,认为它和今天的世界没什么关系吗?我觉得不应该这样。也许在一个展览中,有意识强调某种媒介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而我们受困的也是这点,在一个常态的艺术空间里面,如何能够建构起和观众的相遇、交流、讨论的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倒不是有意识地要以媒介来标新立异。就年轻人而言,他们通过新的媒介方式,更能衔接今天的观众。但是实际上到了“十面埋伏”的时候,我想强调媒介也强调不了了。比如说我们想用沉浸式的或者动态的作品,但这帮“老年人”都不去做这种作品,除了缪晓春、徐冰、陈建仁和其他几个人,总体来说他们的作品还是比较趋于我们对艺术认识的惯性。
当:您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起了“十面埋伏”这样感觉“危机四伏”的展览主题?
冯博一(以下简称“冯”):其实我最早的一个想法,就是选十位在某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艺术家,呈现一个多媒介的综合性的展览,包括绘画、影像等,根据这十位艺术家多媒介的创作方式,来呈现一种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我觉得这些艺术家,其实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创作之外,一直在坚守。目前来说,这些艺术家还是比较活跃的,而且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停滞,或者说拷贝以往的创作经验,还是在不断地试验和探索的过程中。十面埋伏,是一个中国的成语,这些艺术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潜隐在当代艺术生态,江湖险恶,艺术家被不断地淘汰。但是他们能够一直坚持创作,做得还比较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他们就是在“埋伏”。埋伏的目的就是反击,就是不断实验、不断推进的过程。
4张恩利松木盒子布面油画200cm×180cm2014
其实最开始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针对当下的十个社会问题来选择展览的作品。展览的副标题叫“另一种社会视觉的介入”,比如说张晓刚的作品,除了绘画视觉语言之外,还反映了当下的一种状态。包括宋冬、尹秀珍,还有陈文骥、张恩利和丁乙,他们的作品带有抽象性的艺术探索,但是有不同的面向。我觉得他们都做得很好。
5宋冬“十面埋伏——另一种社会视觉的介入”展览现场
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了,在一个国内的内部交流过程当中,能不能把这些做得成功的艺术家,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方式通过展览呈现出来,这个过程肯定能起到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作用。是不是能够给川美或者说重庆的观众就打开一个新的思路,或者说提供更多的信息——当然这个也是展览的目的之一。
当:这次的展览也有一个考量,就是把外部的优秀艺术力量引入进来,跟川美产生一些互动。您觉得像这次参展的艺术家,或者是川美艺术生态之外的比较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跟川美本身的学统或风格有什么差异?
冯:川美在整个全国范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西南地区。但是相对来说,我个人觉得川美的创作教学地域性比较强。
6张恩利“十面埋伏——另一种社会视觉的介入”展览现场
所以我跟俞可老师合作,希望能够把在国内的所谓功成名就的艺术家门,给学生提供一个参照样本。在举办展览的同时,把他们的创作的观念、方式、媒介引进来,比如说对川美,或者说对重庆的年轻艺术家和从业者提供一个比较带有综合性,又都是原作的展览。如可能大家都知道徐冰,但真正看过徐冰最新作品的,可能不见得有很多人。
当:您刚刚提到:“十面埋伏”的初衷就是选十位在某方面比较优秀的艺术家,呈现一个多媒介的综合性展览。既然是在某领域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那他们的创作和艺术经历肯定也相对比较成熟。您觉得这个年龄层的艺术群体,和年轻艺术家相比差异性在哪里?
冯:我觉得这次十个参展艺术家,他们从我实际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创作,更多的是利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和中国现实文化资源,同时也把个人的成长经验,包括个人的记忆结合到创作当中。这一点张晓刚的作品很明显,他画的是他个人的,甚至是他的家庭的记忆,但是其实也是集体的记忆,一代人的记忆。
这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们,相对现在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社会介入性更强。我觉得年轻人可能觉得这是一种负担,或者说传统的东西在他们身上不是特别明显。他们一下就进入到了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日常生活也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周折和困难,所以有更多的自主性。我觉得年轻人的创作更多的带有私人化,而恰恰缺失了针对社会问题,针对宏大叙事方面的内容。他们更多的表现,是一种“小我”,很个人化,但我觉得这是个问题。因为生活在环境当中,你不关注环境,环境会关注你。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给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一个参照。当然可能因为我是60年代的人,我还是有这样的情结,就是希望通过艺术改变社会,改变自我,我奉行这一点,这可能也是不同年代的人价值观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