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骆驼项村帮扶纪实

2018-12-19张星皓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1期
关键词:灶房柴房丽丽

文 / 张星皓

2016年1月8日,网上一则寻人启事《勉县花季少女失踪二十天至今未归,家人救助寻找》着实让我揪心,因为这位失踪少女所在的村子正是我即将要去驻村帮扶的贫困村——骆驼项村。

当单位领导征询我个人意见时,我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当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工作安排。那么,“骆驼项村”在哪里,又是怎样的情况?我上网一搜,没搜到关于“骆驼项村”的词条解释,却搜出了这则令人吃惊不小的“寻人启事”。这姑娘去了哪里?还能找到不?瞬时,我的心一下子与这个远方陌生的村子紧紧连在一起了!

“骆驼”号称“沙漠之舟”,这个村子地处陕南,应该气候适宜、雨水丰沛,缘何称作骆驼项村?当地群众究竟贫困到怎样的程度?

据当地村支书的介绍,骆驼项村占地面积很大,从村头到村尾跨度约10公里,全村345户1052人,其中有488名青壮劳力在外务工,务工地主要在江浙一带。全村低收入人口100户226人,属于省级贫困村,留守在家的多是老弱病残,近几年很多家庭都是夫妻俩在同一个城市打工,为了孩子上学,也都把孩子带出去在当地念书,所以,村里的学龄儿童寥寥无几……

而到了这里后,对于“寻人启事”的背后,我才得以了解。

被寻人丽丽的家是一排四间破旧土坯房,屋后是山,南侧靠近山坡处是一间柴房,屋顶已凹陷,柴房后面的一扇土墙已完全倒塌;柴房隔壁是一大间灶房,灶房的墙体开裂严重,四面透风,靠近灶房门口地上、桌凳上杂乱地摆放着锅碗瓢盆和接顶棚漏雨水的大塑料桶,灶房最里面是一张挂着旧蚊帐的木床,丽丽就和她奶奶住在这间灶房里。

丽丽年方15岁,她的弟弟13岁,念小学三年级。关于她出走,背后还是有故事的。

入户走访八十五岁困难老党员蒋满中

查勘危房和漏雨情况,帮助山体滑坡点的群众安全撤离

入户走访核查统计村民种养殖业收入情况

原来,丽丽念完初中就抱着将来就业有出路的目的,去汉中国际中学铁路乘服专业寄宿上学了。2015年12月的一个晚上,家里几经转述接到学校通知,说丽丽好几天没有到学校上课了!在这前后20来天时间里,学校老师和家人们四处寻找,始终没有关于丽丽的任何消息。报纸上寻人启事的消息发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1月8日,有位叫晏辉的勉县爱心人士看到报道就再次转发,当天中午,晏辉及丽丽的姑姑分别接到网友打来电话,说在一家网吧多次见到个10多岁的女孩很像丽丽。在公安民警的帮助下,果然在吧台前找到了丽丽。一些公益志愿者协会又开车将丽丽和她的家人平安送到阜川镇。

我最关心的是丽丽为什么不在学校好好上学,又为何要出走?

丽丽吞吞吐吐地向我吐露了实情:学校每学年学费3080元,每个月生活费330元,在外务工的父亲已经三年多没回过家了,也不给家里寄钱,家境一天不如一天,丽丽因此陷入到烦劳和忧虑中。想到自己上完学出来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反而还要给家里增添负担,何况还有个正在上学也需要用钱的弟弟……越想越看不到希望,心头就燃起了打工挣钱养活自己的强烈想法,于是她就到了南郑,因为自己和家里都没有电话,长时间无法和家里人联系,才引发了“寻人启事”事件,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

寻访丽丽之后,我对贫穷的认识更直观、更具体了:它不只限于引发同情和悲悯,也可能诱发无知和罪恶,它还可能激发希望和力量!

春节临近,我把丽丽家及在村里贫困情况向单位领导做了汇报后,单位立即在机关干部中发起为骆驼项村贫困群众捐助衣物送温暖活动,干部们积极踊跃,很快就捐助出被褥、羽绒服、棉衣、大衣等300余件,此外,车站领导还采纳了我们的建议,为村委会捐赠了计算机、打印机和打印纸,这些捐赠物品很快被送到了村里。

在分发捐助衣物过程中,我和村支书、村主任商量,特意从中挑了几件适合老人、儿童和女孩子穿的冬装送到了丽丽家。

关于住房问题,镇政府参照“避灾”“危改”措施,由村委会负责实施,当年就拆除了丽丽家的土坯房,帮他们在原址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砖瓦房。丽丽本人也被安置了公益性岗位,当上了村委会信息员,由驻村工作队员张文达负责教她计算机操作,使这位最初连鼠标双击都不会的小姑娘掌握了文字录入和简单制表操作技能。

今年冬天过去了,明年怎么办,今后怎么办,像丽丽家这种情况在骆驼项村肯定不止一户……首次为村民实实在在地做了一次好事后的我,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满足和喜悦,脑海中反而涌起了更多的忧虑……

猜你喜欢

灶房柴房丽丽
小偷
画一画
母亲的柴禾
小庙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姥爷家的灶房
I love my family
丽丽的周末
奇怪的哭声
奇怪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