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变成了塞外江南
2018-12-19韩雪如
韩雪如
初夏的土默川平原,葱绿满目,生机盎然。
随着芒种时节的到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管理委员会树尔营村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波光粼粼的稻田里,插秧机隆隆作响,一株株翠绿鲜嫩的秧苗被整整齐齐地插进水田。
时光闪回到1979年春天。这里在自治区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为全国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后来被称为塞外“小岗”。
当年的托克托县中滩公社,后来成为中滩乡,之后又划入双河镇,如今则划归河口管理委员会管辖。抚今追昔,今年79岁的张根新感慨万千:“实行包产到户的第一年,我们就获得大丰收,填饱了肚皮。如今,我们这里变成了塞外江南,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真像做梦一样。”
当年率先分田到户,如今树尔营村又率先把全村的土地集中流转到托克托县美源农牧渔业专业合作社。像张根新这样的村民,每年除了稳定获得4000元土地流转费外,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过去种玉米、小麦、杂粮的沿黄盐碱地,被改造成一平如镜的稻田,还养上了螃蟹和鱼。以前沿黄小水泊只是用来灌溉,如今合作社也将其全部流转过来,打造成了鱼禽水上水下立体化养殖区。
张根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合作社打工,一天的工资是120元,零零碎碎的打工时间算下来,一年能挣近1.5万元。再加上家里4口人的土地流转费1.6万元,一家人一年就有3万多元的收入。
如果说农村改革是改革开放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页,那么,托克托县中滩公社就是其中力透纸背的一笔。
寒来暑往40载。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向历史的起点,去追寻改革的初心。
托克托县位于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大黑河、宝贝河等支流在这里汇入黄河,中滩公社正好位于黄河和大黑河的冲积扇内,天赐灌溉之便,坐拥舟楫之利。然而,生活在这样适宜耕种的地区,群众却一度填不饱肚子。
1976年到1978年3年间,中滩公社的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00至600万斤之间,亩产粮食不到110斤,不仅连续3年没有上缴国家粮食,反而年年吃返销粮。当时,农民一年劳作下来,人均年收入只有30元。其中,河上营大队的几个生产队,不仅分不到钱,还出现了倒挂现象:谁挣的工分多,谁就欠的钱多。中滩公社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社”,有些生产队多年来一直地缺种子、人缺口粮、牲畜缺饲料,因此又被称为“三缺社”。
“大集体时社员‘自留地里打冲锋,集体田里养精神’,导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社员出工不出力,土地没有人养护,种地更是敷衍了事,粮食产量上不去,只有变个调调才能有出路。”时任中滩公社革委会副主任赵光辉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中滩公社中酝酿。
1979年3月,中滩公社给每位农民分了二亩半“口粮田”,在全区范围内率先试行“口粮田+商品粮田”的“两田”分离责任制。改革当年,中滩公社的粮食生产就打了一个大大的翻身仗,不仅结束了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摘掉了全县倒数第一的帽子,还上交了16万斤公粮。
1980年,在总结“两田”分离经验的基础上,中滩公社又大胆提出了“包产到户”的设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年,中滩公社在大旱之下仍大获丰收,除留足社员口粮和集体储备外,还向国家交了73万斤公粮。
如今,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原中滩公社所辖的生产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河口管理委员会郝家窑村,33户农民开起农家乐,全村120名村民参与进来,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65万元。树尔营村的托克托县美源农牧渔业专业合作社已形成集稻田养蟹、养鱼为一体的种养区,撂荒多年的盐碱地实现了年产有机稻米60万斤、年产无公害蟹6万斤、亩创产值5000元的能力。
合作社的多样化生产经营培育起了多个经济增长点,保证了当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说起今后的发展,托克托县河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珍强信心满满:“河口管委会将立足辖区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开发升级步伐,丰富旅游服务业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切实推动强村富村、强农富农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