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PKP术后残留痛临床观察*
2018-12-18李中锋彭冉东杨镇源张彦军李军杰
李中锋,彭冉东,邓 强,杨镇源,张彦军,李军杰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种微创技术,因其能快速缓解疼痛、部分恢复病椎高度、维持椎体强度及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广受患者及脊柱外科医师的青睐[1-3]。相关文献报道[4-6]部分患者椎体强化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留痛,本研究观察中药热敷治疗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PKP术后残余腰背痛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VAS评分/分 ODI指数/% 病程/d 骨密度T值男/例 女/例治疗组 45 18 27 63.13±6.10 5.33±0.45 22.64±1.22 25.27±4.16 -2.51±0.26对照组 45 21 24 62.87±6.16 5.44±0.46 22.60±1.54 25.14±4.28 -2.49±0.27 t或 χ2 t=0.206 χ2=0.407 t=-1.21 t=0.151 t=0.267 t=-0.531 P 0.837 0.523 0.229 0.880 0.681 0.655
1.2 纳入标准 纳入: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已行PKP术,术后无骨水泥渗漏引起的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者;2)术后1月内随访过程中出现间断性或持续性背部疼痛影响生活质量者;3)术后影像学检查无再发椎体压缩骨折者;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1)胸腰椎病理性骨折者;2)患有其他原因引起胸腰背部疼痛的疾病(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者;3)背部有皮肤破损或患有严重皮肤病者;4)患有严重肝、肾、肺、心及造血系统疾病者;5)术前CT提示椎体骨折合并横突、棘突、椎弓根骨折者;6)治疗依从性差或患有精神疾病等疗效无法判定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长期服用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50029)每次0.6 g,1 次 /d,定期检测血钙、尿钙;肌注依降钙素(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38,批号:1308047)每次10 IU,每周2次,连续注射3个月。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热敷(通火敷合剂[7]: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药物组成:乳香、没药、川牛膝、当归、赤芍等。将通火敷合剂药袋浸泡放入砂锅或瓷盆中加水煎煮30分钟后加入黄酒100 mL,食醋250 mL,然后文火煎煮5分钟。煎好后将药袋取出,挤干残留药汁,均匀裹棉质毛巾10~12层贴于皮肤,以温热舒适为度,药袋下垫塑料袋防止药汁流出,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一次热敷20~30分钟,2次/d,每袋药物可使用3天,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PKP术后所有患者均行健康教育:1)均衡膳食营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补充适量蛋白质,加强钙营养、科学补钙,每日保持充足光照;2)适度适量功能锻炼(如八段锦、五点式);3)术后佩戴腰围1~2月,预防跌倒。
1.5 观察指标 1)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末次随访VAS数值;2)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末次随访腰背部功能活动进行评估,ODI指数与VAS同步测定。3)安全性观察及处理:(1)电话随访询问患者中药热敷过程中有无皮肤烫伤、药物过敏等情况,并记录处理方法及结果;(2)治疗前后监测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一般生命体征。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 2组治疗2周、4周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疼痛缓解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 末次随访3月治疗组 45 4.33±0.45 2.99±0.26* 2.74±0.11* 2.45±0.84*对照组 45 4.44±0.46 3.72±0.41* 2.97±0.15* 2.58±0.17*t-1.21 8.15 3.51 2.60 P 0.229 0.000 0.036 0.019
2.2 ODI指数 2组治疗2周、4周后及末次随访ODI指数较治疗前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各时点ODI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功能障碍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比较(±s) %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比较(±s) %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 末次随访3月治疗组 45 22.64±1.22 19.62±0.32* 18.24±0.43* 17.53±0.50*对照组 45 22.60±1.54 20.52±0.31* 18.41±0.12* 17.82±0.38*t 0.151 -13.22 2.60 -3.04 P 0.880 0.000 0.011 0.003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于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部分学者认为[8]骨质疏松逐渐加重是引起术后再疼痛的主要原因,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能明显缓解症状。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ODI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表明在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疗效更加突出。究其原因在于骨质疏松椎体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当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必然导致周围筋膜、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组织充血、水肿,释放炎症物质,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此外组织损伤后机体进行自我修复、调节代偿,这种过程造成软组织起止点的粘连、挛缩、瘢痕,过度修复代偿形成病理产物,使局部组织内张力增高,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早期疼痛容易被骨折所致疼痛掩盖,PKP术后软组织疼痛慢慢凸显。相关研究[9-11]认为PKP术仅解决椎体骨折导致的疼痛,不能解决病椎周围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腰背痛。徐人杰等[4]研究表明椎体成形术后残余腰背痛与腰背肌筋膜损伤具有相关性。影像学显示[12]病椎相应区域筋膜损伤在MRI上表现为T1W1低信号,T2W2高信号,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根据临床表现,PKP术后残余腰背痛可归属中医“腰痛病”“筋伤”等范畴。跌倒是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中说:“跌扑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椎体骨折及手术创伤致气血瘀滞,痹阻筋脉而致疼痛。关于“筋伤”《诸病源候论》指出跌扑闪挫皆可伤筋,而筋骨损伤累及经络,血溢脉外,气机阻滞,瘀结不通为肿为痛,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筋脉痹阻。
针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理特点制定活血化瘀,舒经通络治则,本研究通火敷合剂方中当归补血活血通络,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共为君药;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羌活、花椒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均为臣药;川牛膝、五味子补肝肾,强筋骨,收敛固涩,散中有收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3]:当归与赤芍中的活性成分阿魏酸与没食子酸具有抗血小板集聚、调节免疫活性、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蒋海峰等[14]研究发现乳香、没药挥发油及水提液均具有抑制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作用,并能延长凝血时间。通过热敷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在热力作用下渗透到筋膜、肌肉等组织,扩张周围毛细血管,增加细胞通透性,加快组织新陈代谢,促进水肿和炎性产物的吸收,并能使粘连或挛缩的组织松解,机化的血肿消散,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目的。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产生的疼痛不仅与椎体骨折有关,还与腰背筋膜损伤有关。PKP仅能解决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不能缓解腰背肌肉、筋膜损伤的疼痛。本研究基于“筋骨并重”理论,运用中药热敷治疗PKP术后残留痛疗效确切,能较快减轻患者疼痛,早期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