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农业供给侧多主体参与的分工与合作机制探究
2018-12-18刘永伟
刘永伟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互联网+”环境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认识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大事。所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强供给侧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农业供给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这样就更有利于整合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价值,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形成一个高效、安全、环保、节约的农业供给体系,增加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筹码。在近几年的改革中,重点一直放在保护产能、降低成本、消化库存、补齐短板、修复生态等方面。虽然我国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资源分布不均衡,每个地区互联网信息化应用程度也存在着差别,但总体来讲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经过改革发现,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生态环境也得到了相应改善。而这几个改革中的重点工作看上去相对独立同时又有内涵联系,我们所做的正是需要在互联网环境下用信息化手段对其进行催化融合,打通其中的联系,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找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其他工作环节联系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整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各种资源,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形成用市场需求引导的生态农业产业链。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在现有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出现的问题上。
二、“互联网+”环境下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产品和农资流通体系梗阻
1.互联网的应用基数和深度较低
互联网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高效、快捷和方便,这个特点在城市和乡村的利用上存在明显差别。原因很简单,就是在互联网的利用上,无论是规模和深度上,乡村和城市都有较大差距。按农民家庭单位来算,计算机和宽带占有率都不足30%;从宽带的覆盖来看,没有通宽带的行政村在全国范围内还有5万多。如图1所示,单从中国网民的城乡结构上看,农村互联网的使用规模相对于城镇来讲,明显较低。
图1 中国网民城乡结构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7.0%,规模为2.09亿。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1.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5.4%。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我国农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而且呈下降趋势。综合这两种数据如图2所示,农村常住人口占比较低,并还在相继减少,农村网民占比也不足30%。通过研究这两个较低的基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较少的农村网民和较少的农村人口把较多农产品推广到广阔的市场上绝非易事。也就是说,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上来说,基数小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也制约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
图2 农村人口和网民数量占比对比
在农村互联网应用的深度上,也对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有深刻的影响。根据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进行“千村调查”后发布的《2017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报告》显示,开展网络销售的农户约为调查数的11.14%。农村电商的业务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失衡状态,农村地区网络购物规模远大于网络销售规模,电商“逆差”严重,农产品电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农户在网络销售中,农产品约占47.26%,非农产品约占51%;农户网络销售产品主要来源于本地,占83.76%;相关农产品和服务主要源于零散农户,约占40%,生产仍较为分散。农户利用互联网进行市场经营、获取市场信息的程度太低,使得电商优势的发挥大打折扣,影响了信息流在供应链上流动,使得供求信息不对称性加强,进一步影响了农产品和农资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
2.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大,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已初具成效,在很多的农村都布局了物流快递网点,方便农民收发快递包裹。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在基础设施、管理组织方面尤其是信息化方面,落后发达国家很多。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目前,在农村物流涉及到的业务基本是运输、配送和简单仓储。所以,在物流的基本职能完成上是以人工为主,尤其是自动化仓储系统和自动化包装设备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一些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还没有物流配送点,其运输方式还比较传统。
其次,农村物流的管理组织方式较粗放。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农村物流快递的需求总量大,但在农村往往是个人或家庭承包一个快递配送点来操作快递物流业务,网点较为分散。体现出管理组织粗放,没有相对应的体制来支持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难以实现物流集聚和规模效应。这样就导致农产品在从生产基地——批发商——零售商供应链条中流动时,因为管理粗放导致各环节协调性差,以至于大半资源形成内耗,成本无法降低。另外,有些特色农产品对物流冷链的要求较高,而农村物流以传统的形态为主,无法提供较高的服务,需要较高的经营理念与之相匹配。
最后,物流信息系统不健全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从现有物流运作状况来看,在基本网络布局农村之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在全国农村范围内提供在线平台的物流服务,但针对于农产品与农资信息化物流体系甚是缺乏,尤其是缺乏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高认可度的“农产品质量体系”,如“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让消费者能够在线看到自己购买的产品的源头和所经过的物流路径。所以有了物流信息化,就能够从源头进行保证和管理,进一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共享。足够的农村网民基数和对互联网的深入应用是农产品和农资顺畅流通进入市场的前提,而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是农产品和农资流通顺畅的一个基本保证。
(二)农产品优势品牌缺乏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但不少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拥有足够种类和数量的农产品,苦于销路是个大问题,能进入市场却卖不到好价钱更是个大问题。在大型超市里,我们发现农产品市场上有品牌的农产品总比没品牌的贵,有品牌美誉度的产品总是先于普通品牌先卖完。对于现在农村多数的农产品为什么没有品牌支撑其价值,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1.农民品牌意识薄弱
由于很多农业户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沉淀了一些经验,然后仅凭借自身经验指导生产,把原来的理念逐渐老化,固守认识,长此以往,经营范围会逐渐减少,和市场需求偏离越来越大。另外,农业户由于固守的理念缺乏战略长远眼光,对品牌及品牌价值缺乏全面的认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打造品牌,更不会主动去提高品牌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
2.农产品企业运作品牌水平有限
很多经营农产品的企业在运作品牌时,没有去请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运作,完全是靠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去做。由于这些农产品的加工或销售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品质管理和成本管理上,这样就不能全面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很难进行高水平的品牌管理和市场运作。
3.依靠信息化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大多只是经过简单的初加工,而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系列加工的不多,使得农产品的增值不够,附加值不高。另外,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包装技术落后、粗糙不美观,难以进入高端市场。但不同的国家、地区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加工到什么程度,包装到什么程度才会更适合消费者口味,需要仔细研究。所以,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去研究消费者。用消费者的需求去强化品牌,打造产品质量。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消费者需求的支撑,没有这个产品会大打折扣。
(三)农业融资困难
发展规模农业或设施农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种子、农药、化肥到农机、农具、库棚等,每一个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环节都要用到很多钱。加上土地流转费用、人工费用等,资金需求量大。各地金融机构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的信贷管理办法,部分经营主体融资依然困难。因此,资金短缺的问题确实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用互联网的思维破解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运用互联网整合以农产品为载体的农业供应链体系中的各种资源,让围绕农业供应链优化的各个主体积极参与到农业供给侧改革中来,如图3所示。
图3 农业供给侧多主体参与分工模式图
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的第一、二、三产业,农业三产业分别体现为农产品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活动和农业服务活动。三产业分别生产出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从上游往下游流动。为了让产品或服务更加高效、快捷、低成本地流到终端市场消费者,需要政府、物流服务商、电商服务商、银行、包装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最终消费者,发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最大价值。在多主体的分工与合作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互联网思维,服务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完善体制。
(一)用互联网重构商贸流通的新体系
农产品与农资商贸流通体系梗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痛点。由于农村经济自身的特点形成的围绕农产品流通的“小物流体系”无法和城市商贸流通体系做到无缝对接,导致环节冗余、成本过高的结局。另外,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种标准不统一也加剧了梗阻的出现。“互联网+商贸流通体系”能够有效分析并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利于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另外,通过互联网精准分析用户需求,可以建立整合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职能的配套服务,让各个流通环节有效连接,配合信息化物流追溯系统的完善,重构现代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
(二)用互联网建立农业品牌的新优势
农业品牌建设在农村经济工作中一直是弱项。在长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包括农户和农业企业在内的经营主体,不够重视甚至是缺乏品牌意识的,更不会花精力和资金去学习如何规划和建设优势品牌。“互联网+”打开了城市消费者直接获取农产品信息的窗口,建立起农民和城市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桥梁。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塑造优质农产品的品牌,迅速扩大口碑宣传。让一批原本深藏闺阁人未知的地方名特优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可以更加丰富农业品牌的内容,尤其是能够利用“大数据”这把利剑,劈开消费需求的谜团,让农产品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专业分化,建立不同层次的品牌。另外,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信用评价,不断重塑品牌形象,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社会信用体系,为整体农业品牌的发展建立更好的信用环境。
(三)“互联网+农村一、二、三产业”,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其物理分散性阻碍了深度融合的发展,如何让三个产业深度融合是农业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互联网应用到各农业经营主体中,能够有效地解决生产、组织、服务主体内在的联系,使其发挥整体的最大价值化。另外,灵活运用大数据能够帮助解决农业产业链资源的缺失和补给的问题。“互联网+”能够拓展传统农业产业集群的边界,帮助本地农业经营主体跨产业、跨地域直接对接、整合外部产业链资源,构建开放、动态、自组织的农业产业链生态体系。在互联网的融合下,结合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社会信用体系,各银行可以给农村发放贷款或提供资金支持。
(四)用云端装备现代农业基础
在互联融合农业设备使用的基础上,把基于互联网和智能化的设施和装备应用到生产经营与管理服务。第一,铺好农村互联网、物联网、服务网,增加互联网宽带的应用宽度和深度,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推广物联网应用,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全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第二,发展农业云数据服务,在各地现有农业生产经营数据中心建设基础上,整合构建农村大数据中心,鼓励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等建立区域性、行业性中小型数据中心。第三,推广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智能终端,加快智能终端与设备推广和应用。
四、总结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分融合互联网优点和相关功能,积极发挥多主体的作用,形成一套多主体参与的分工与合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健全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更丰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