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源与自信:2017年庄子与《庄子》研究综述
2018-12-18张天浩
张天浩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一、《庄子》文本的阐释与解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浚源。《庄子》文本作为庄子思想展开的方式,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中华精神文化,其文本的阐释与解读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随着《庄子》文本研究的不断丰富,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方法与角度的引入与借鉴,2017年《庄子》文本的阐释与解读研究更为细致与新颖。
(一)《庄子》文本的整体性阐释与解读
通过对《庄子》文本中具体字词的阐释与解读,探究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在2017年的庄子文本研究中主要有以下方面。
对于《庄子》内七篇中的“德”即为“性”一说,王玉彬认为,在诸子竞相言“性”的思想氛围中,庄子未言“性”更应该被解读为学理上的自觉选择,而非将《庄子》内七篇中的“德”阐释为“性”[2]。对于《庄子》中的“丑”,周杰从哲学的、伦理学的层面对《庄子》中众多的丑意象进行研究指出,庄子及其门徒认为美丑皆是自然的、本真的流露,是统一于道化之下的不同形式,并非有真正的美丑之别[3]。对于《庄子》是否存在佛教因子,李其霞指出,《庄子》文本中《至乐》《逍遥游》等篇多次涉及到的部分特有词汇、具象与习俗,如“髑髅”“死灰”“攘臂”等都与佛教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以此认为《庄子》中观念、隐喻以及出现的藐姑射神人之事等都有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4]。在《庄子》的思维特色方面,孙雪霞用古汉语的“辟”对《庄子》的思维特色进行概括,认为《庄子》思想的力量主要是从于喁相随、始源浑沌、六合祥和这三个重要层面进行展示[5]。
通过对《庄子》文本的整体性研究,解读其中蕴含的思想与哲理。张朋认为,就《庄子》本身而言,“藉外论之”的寓言是借用他者之言申明己意,其中并没有必然作伪的含义,而且寓言与引述“耆艾”之言的重言往往重合在一起,具有求真、示真的指向。所以《庄子》一书除了属于“卮言”的虚构人物和悬拟故事之外,还记载了先秦时期很多真实人物的可靠言论,对于庄子生平和思想研究,对于老子思想溯源以及孔子思想复杂性研究,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献价值,并非部分学者所理解的《庄子》中的寓言系凭空捏造,全然无足信据[6]。对于“生死”这个终极性哲学问题,魏孟飞以《庄子》文本为中心,对庄子的时间观和生死观做了着重分析,指出“《庄子》所展现的‘时’的观念,可以将人们重新带回本真的生活境遇中;《庄子》中齐同生死、安时处顺、与时俱化的生命智慧,对于超越死亡、重新确立人生意义,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7]束定芳通过对《百喻经》和《庄子》中典型语篇隐喻的分析发现:语篇隐喻往往多个源域对应一个目标域,形成多元映射;语篇隐喻往往采用明确的信号,表明语篇表达的意图或所要说明的问题;语篇隐喻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有平行、交叉和总括式等形式,但以总括式为多[8]。
(二)《庄子》具体篇目的阐释与解读
《齐物论》的阐释与解读。胡芮认为,《齐物论》以“吾丧我”为背景,从语言形式与意涵、个别与整体的伦理关系两个方面对“吾-我”关系进行了集中考察,指出吾我之辨是通过对小我的破除回归“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其道德哲学意涵是在扬弃个体性“我”的前提下,追求精神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崇高[9]。李炳海对《齐物论》中“大块噫气,其名为风”的命题进行了阐释与解读,认为其中的“大块”就是指大地,而风则是物我相通,生命一体,凸显的是它的流动性与强劲有力,认为《齐物论》中空间背景为大海和高山的选择也是庄子风生于地的理念表达[10]。
《秋水》的阐释与解读。马大康谈到,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对于水中鱼不同的看法,实则是人类原本就有的迥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他认为这两种行为 (语言) 共同构建了人与世界纷繁错杂的关系。同时,这两种方式也是“行为语言”与“言语行为”这两个不同符号活动的体现[11]。
《养生主》的阐释与解读。王锺陵对前人关于《养生主》的末句诠释进行梳理之后,指出历代对于此句的诠释主要是围绕“为薪”“火传”与“指”进行,且迄今未有正确的解释。他认为“指”代“物”也。《庄子》书中的“物”往往代指人和物两者,指人也时常用“物”。因而,末句中“指”字即代指个体生命。火喻生命,“指穷于为薪”者,是说个体的生命之火像薪一样是有尽的,“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则是说生命之火的流转是无尽的[12]。
《逍遥游》的阐释与解读。陈赟指出《逍遥游》作为内篇之冠,是庄子处理自由问题的“大文本”[13]。他认为《逍遥游》开篇鲲鹏寓言的重言除了是对人自由的隐喻,还有为自由本质讨论提供前提的结构性功能,而《逍遥游》无名、无功、无己分论的最终落实、开启又是《逍遥游》内在逻辑论述的呈现[14]。王攸欣以不同文化中之体道体验为根据,对《逍遥游》篇所述的“至人无己”境界进行了重新思考,指出体道体验是精神境界高超的个体共同具有的巅峰体验,既是中国文化中体道体验的杰出表达,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之一[15]。贾学鸿认为《尚书·尧典》和《逍遥游》两个不同的文本都是对于炎帝部落文化所作的叙述,其内容互为投影,并互相转换[16]。
《天下》的阐释与解读。高华平从反映理想人格类型的角度对《天下》进行了分析考察,认为其虽为中国学术批评史上的开山之作,但并非庄子本人所作。他指出《庄子》中的批评只涉及名家和名辩作风,并非是对先秦诸子及其人物的评论和评价,所以,《天下》是庄子的弟子或后学的作品[17]。张荣明通过对《天下》所载辩者命题的分类与分析,指出辩者命题的根本宗旨是揭示墨家逻辑缺陷,确立名家逻辑[18]。
《庖丁解牛》的阐释与解读。李乃龙指出《庖丁解牛》具有形象美、情感美、结构美,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养生理念,还身兼文学和哲学双重价值[19]。
二、庄子及其思想对生活的启示
庄子虽生活在战国时期,但其思想却未随着时代的更替而消逝,而且在新时代的今天还发挥着强大的生命力,启发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对生态保护的启示。傅秋涛指出,庄子提出的“不益生”的经济发展目标、“技进乎道”的技术应用原则、以“游”为职业的态度等,不仅对古代中国的山水旅游、园林建筑、工艺美术设计等直接经济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当代经济转型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20]。
对生存智慧的启示。陆建华从《庄子》中自然物对待作为其生存环境、生存资源的他物的角度对生存智慧进行了思考,提出他物都是完美的,是不需要也不可以改变的。对于他物,自然万物都应去认识、感恩、善待和俭省,懂得知足[21]。周红路认为,回到对哲学之根的找寻上,发现哲学其实就是最本真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它是现象学还原后的“纯粹”、德里达解构后重新建构的“原初”。他指出,在游戏中,人自由地认识世界和自己那种状态就是最原初的大哲学,这也和庄子思想中实现精神生活的逍遥游有着相通之处[22]。张景认为,庄子“无用之用”的命题有两层内容:低层次的“无用”,即为愚昧无知的“无用”;高层次的“无用”则是否定之否定过程之后的“无用”,只有达到了高层次的“无用”境界,才能够做到“一龙一蛇,与时俱化”,才能够在人世间左右逢源,进退自如[23]。
对当代具体问题的关照。以《人间世》一文为基,对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做出了探讨。罗锋等认为,《人间世》一文所讨论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处世理念在现实当中找到了坚实的支点[24]。蒋宁平等认为,《人间世》一文讨论了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而同名医疗题材纪录片用纪实的手法关注现实中的时与命,直面现实的残酷,正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内涵[25]。
对教育的启示。《天运》云:“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黄俊杰结合自身在台湾大学的教学经历,指出必须将通识教育的变革放在大学理念的变迁脉络、语境与时代背景来思考[26]。许鹤龄通过对比东西方教育的特质与擅长,提出东西教育在时代的更迭中应该做出调整改变及互相援引,在人文疗愈与翻转教育和LBT本土化哲学谘商的建构方面,可以将科恩提出LBT(Logic-Based Therapy)逻辑基础疗法与庄子内七篇思想中寓言式故事相整合,以期推动对全人的发展[27]。
对体育养生的启示。薛庆云等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先秦道家生命观所蕴含的体育养生思想进行探源,认为现代社会体育养生应重视生命存在价值、顺应人体生理规律、注重人的自然本性等[28]。
对于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启示。郭大兴结合秦汉之后中国古代书画美学的重要审美思想,指出庄子的美学思想是对万物形体及内在精神、品德的系统审美阐述,包含了庄子普遍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内在品德和精神是形体审美的灵魂旨趣。只有对形体的精神和品德加以审美化认识,形体才能至道至理,更加完美[29]。高译指出,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法则在具体的表现中受到道家学术流派的影响更大,其中代表性的就是庄子的哲学理念,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表现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思想[30]。
三、庄子学说与诸子的思想互动
庄子与孟子的思想互动。曹晓虎指出,孟子和庄子都把道德之发生归之于自然和人性,承认道德的自然属性。但是在人性之自然属性上,孟子和庄子却有着不同的判断,造成了儒、道两家道德发生学的根本分歧。孟子认为社会性的善是内在于自然的,可以从本性中求得;庄子认为人之道德行为是自然而然的,推崇的是纯任自然的道德发生机制,因此不承认人在道德属性上具有优越性[31]。王传林通过对比孟子与庄子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指出相对于孟子将“人”的存在及其价值安放在现实社会与伦常关系中,庄子却选择了将“人”从现实社会与人伦关系中抽离出来,同时追寻个人纯粹的自由[32]。
庄子与孔子的思想互动。王玉彬对庄子笔下的孔子进行了研究,指出庄子既不“诋孔”,亦不“尊孔”,是通过“释孔”的方式回应着孔子生命与思想中存在的难题[33]。陈赟指出,在诸子百家皆回应、消化孔子整理绍述“六经”的过程中,庄子一方面通过将孔子与经学关联起来、确立经-史-子知识谱系的方式,使得孔子其人其学尊于诸子、有别于百家学;同时又确立了孔子作为后帝王时代圣者的位格[34]。
老子与庄子的思想互动。卢冰从老子与庄子关于生命观的论述出发,指出虽然老、庄都把生命的哲思延伸至广阔的宇宙自然之中,但老子所阐述的生命对象为社会人群,而庄子却指向的是个体生命[35]。
庄子与惠施的思想互动。黄克剑以“言”“物”“道”为措思纽结,对惠施之“琦辞”“历物”“合同异”与庄子之“卮言”“齐物”“因自然”进行了系统考察,对庄子与惠施的学术旨归作了不失深度的抉示[36]。李刚通过分析庄子与惠子围绕物我关系问题展开的精彩讨论,对庄、惠的“鱼乐之辩”进行了思考,指出相对于惠子,庄子是站在主客统一、天人合一的立场上,从原初的共在道域性思维出发,以“道观鱼”来认识“鱼之乐”,这是对惠子主客二分认知模式的超越[37]。
赵法生分析了《性自命出》关于“心”的思想,认为其为心术论而非心性论,他指出庄子关于“心”的思想既代表了前心性论时期儒家对心的看法,同时又为后世的心性论奠定了基础[38]。赵建章等以魏晋南北朝美学“形”“神”范畴的语法分析为研究视角,指出庄子和慧远等人对“形”“神”概念的使用是不适当的,并说明了人们对“形”“神”意义及二者关系的错误理解,提出刘勰和钟嵘所说的“形似”同时就是对象的“神似”,而“风骨”“风力”则是主体的思想情感形态[39]。祝宇红以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为基,对以王应遴杂剧《逍遥游》为代表的“庄子叹骷髅”叙事进行了追溯,指出《起死》所呈现出的理性主义的“化俗”式启蒙的局限性[40]。
庄子与国外学者的思想互动。王明睿从《公孙龙子》中的文论出发,结合对帕斯卡·基尼亚尔的文本分析,阐发了名、道思想对帕斯卡·基尼亚尔的影响,并剖析了老庄在认知的层次上与这位西方作家的跨时空交流[41]。姜丹丹分析了法国当代哲学家德勒兹的哲学著作,对德勒兹的生成思想与《庄子》的跨文化对话进行了探讨[42]。任昕通过将庄子和海德格尔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二者诗学中都对“人”给予了特殊关注和认识,因此构成了彼此内在的呼应,具备了穿越时空和文化差异进行对话的可能[43]。黄璐通过对比庄子和尼采的艺术观、语言观、世界观,阐释了两者的审美精神,对个体在审美精神中追问生命的可行路径这一哲人的使命进行了探讨[44]。姜丹丹总结了米歇尔·亨利的思想,从跨文化对话的角度对《庄子》与亨利的“生命现象学”进行了生命哲学的对话与反思[45]。赵雅娟等认为庄子和本雅明的寓言理论是从古典与现代性的不同视野对中西方悲剧现实的历史进行的反思和理论升华,两者思想都对东西方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46]。
四、庄子及其学说的解读与阐释
对于庄子及其学说的解读与阐释历来都是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
“逍遥”的解读与阐释。劳悦强提出,对于“逍遥”一词真义与《庄子》解读的关键在于对书中“游”的了解[47]。董平认为,“逍遥”是“视域转移”所实现的生命境界的转换,是基于现象生命的超越,也是个体生命向道的无限性境界的转进[48]。刘畅对《庄子》的“卮言”进行了辨析,指出“卮言”作为一种整体的言说形式与思维方式,有着“前后不一、矛盾悖论”“当道不让、涉道必辩”等六个方面的意涵和特征[49]。孙雪霞认为人文自然这个集合名词是庄子对自然主义和人文精神所进行的融合[50]。对于壶子寓言的内涵,王锺陵阐释其是《德充符》“与物为春”和“接而生时于心者也”的人格化体现[51]。在自由问题上,陈赟指出庄子哲学的基本背景是对于孔子仁道的反思,而其出发点与目的地就是自由问题[52]。孙晓春认为庄子所言的自由就是以“无待”为条件的免于约束的绝对自由[53]。
“齐物”作为庄子研究的核心思想,依然是解读的热点。李凯指出憨山德清认为庄子的“齐物”即只要持佛家的天乘止观,对所执著的“形骸”进行破除,从而达到初禅天天人的境界。憨山之所以扬佛抑庄,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当时过度推崇《庄子》的时代风气的抵制[54]。他还通过分析《骈拇》《秋水》以及《知北游》中关于“齐物”的论说,指出各篇中之“齐物”,各有所重,理据不同,不可混淆[55]。刘书刚指出,战国“小大之辩”这一命题对于庄子、惠施等思想家阐发其齐物之论、泛爱之理有着重要的作用[56]。
黄梓根指出,庄子的真知就是道,其内容是庄子自己所认识的那部分道,其获取的方法则是“心斋”,并呈现着从“主张无用”到“有用与无用之间”,再到“一龙一蛇,与时俱化”的鲜明层次[57]。何光辉通过对老庄道家政治伦理成因的考察,认为其体现了道家哲人对于人道尊严的执着守护,反映了哲学思想与时代变革的深层关系[58]。叶树勋认为造成现有的关于“自然”观念阐释偏差的关键就是未厘清“自然”的不同成因,只有厘清了“自然”的不同形态,才能对它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更清楚的把握[59]。陈平等从政治和战争的角度出发,认为庄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生存[60]。“坐忘”一词虽然只在《大宗师》中出现过,但却成为后世修行论的重要观念。吴根友等认为“坐忘”是庄子用来描述人在“忘”的精神现象上所达至的一种状态,意为“无故而忘”“不待而忘”,亦即“自然而然的忘”,描绘的是一种与道相通、自由自在的心灵境界,而非“端坐而忘”[61]。曹峰指出,《庄子》对于贤能救世的观点有相当的警惕,甚至加以嘲讽[62]。
对于“心斋”的阐释与解读,史建成指出其是庄子达到“听之以气”的逻辑前提,是庄子的修持功夫,是对“游乎天地之一气”而提出的主观否定[63]。陈守湖认为,“心斋”是庄子生命美学的核心范畴,是其生命美学本体,亦是其生命美学实践和生命美学境界[64]。对于“三言”,刘书刚认为其表明了庄子对于语言、表达的自觉,通过对“卮言”的分析,指出“卮言”以“无己”为前提,是庄子探索的一种超越是非的言说方式,也与其因任随顺、与物婉转的生存态度有关,具有不持一守故、随情境变易而不断生成等特征[65]。陈道义等指出“同异”意为世间万物都有共同性,也都有差异性,此即是大同[66]。
王焱指出庄子书中的“美”主要包括感官意义上的漂亮、世俗道德意义上的“善”与以“真”为指向的“至美”,是对“向善而在”与“向美而在”的和谐统一[67]。付粉鸽基于对《庄子》“病”的考察,指出诸“病”皆由心生,故要祛病须以超越之人文情怀回归生命本真,炼养清虚淡静、平和随顺之心态[68]。秦平通过对老子“恍惚”的分析,指出其与庄子的“吾丧我”“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在一定意义上可揭示出道家形神修养工夫的某些特质[69]。胡立新对庄子的虚静认知观进行了梳理,指出虚静认知方法的提出是基于体道修道者充分认识道家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论,并践行道性人生的根本目的[70]。詹康分别从生、得、时、和悦等四义的次序对庄子“德”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论述[71]。
五、庄子学说的继承、发展与庄学史研究
对于庄子学说的吸收、继承与发展研究,2017年学术界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朱熹、王安石、黄庭坚、宗白华以及日本的惟肖得岩等。
王攸欣指出贾谊虽将庄子视为儒家的对立者进行批评,但却在《鵩鸟赋》中征用、化用庄子要义、典故甚多。同时提出,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很可能是《庄子》文献的整理者,为《庄子》内篇定题,且对《庄子》要义作出了相当深刻而影响后世的诠释[72]。高深等认为嵇康与嵇喜都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但两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庄子思想的遵从上[73]。刘国民分析了郭象对《庄子》中孔子形象的再塑造,指出其寄言与出意之间的“间距”虽然有利于解释者发挥主观思想,但却造成了《庄子》中孔子形象理解和解释的障碍[74]。余开亮对郭象《庄子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考察,指出郭象哲学与魏晋美学思潮之间有着莫大的理论关联,实有必要重估郭象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75]。尹临洪指出,《逍遥游》中建构的自由精神不仅影响了王羲之的仕途进取,而且也影响了他晚年的游历生涯,更为重要的是对他的书法艺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76]。
暴庆刚通过对王安石的庄子学研究,指出王安石是通过“求庄子之意”的解读方法,对庄子思想中的“道德性命”之理进行了阐发,而这一经典诠释方法不仅在庄子学上有着高度的自觉,还开创了宋代庄子学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77]。王树海等发现黄庭坚诗歌创作所依循的文化资源除了儒与释,还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庄子“朝彻”“坐忘”等影响[78]。任竞泽通过研究朱熹文体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及影响,指出其“变而不失其正”的破体变体观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79]。杨祖汉通过分析程明道与程伊川两人的思想,指出二程思想代表的是中国哲学的两种形态,不仅符合康德定义的哲学,也符合郭象注庄子所用的“寄言出意”[80]。“五山文学”是日本庄学造诣尤为突出的中世禅林文学,惟肖得岩是其中期的代表作家,吴春燕研究认为,惟肖得岩不仅是促成日本老庄研究发生变革的关键人物,其汉诗文的创作还受到庄子认识论、处世观、言意观及本体“道”论的影响[81]。
周黄琴等分析了王夫之所撰《庄子通》与《庄子解》,指出王夫之是在时代观念、自身生命体悟与儒学、实学等众多因素的共同催化下,对《庄子》各篇的真伪进行了判定[82]。邓联合通过分析王船山对《庄子》内篇和杂篇文本的辨伪,指出王船山认为内七篇意皆连属、别为一宗,是庄子思想的系统表达,《寓言》《天下》二篇则为其书之“序例”;除此九篇,其余皆为他人作品[83]。此外,通过对《庄子通》和《庄子解》话语形态及思想旨趣的考察,他认为这两部著作的话语特点是情理两端,思想旨趣是对庄子进行儒家化的重铸,“引以通君子之道”[84]。
周黄琴考察了晚明学人对《庄子》篇章真伪的辨析,指出基于这些学人不同的观念体系、意图与思考方式,在面对相同篇章时,他们才会有不同的结论[85]。邓联合对明清之际遗民知识分子对庄子思想的不同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定位说皆是明遗民知识分子特殊心态的表现形式,其中蕴涵着虚无遁世、个性解放或隐身守道等复杂的思想特质和精神取向[86]。罗检秋认为郭嵩焘的处世哲学和社会主张汲取了庄子的智慧,其庄子学也带有鲜明的现实关怀,而《庄子集释》一书则是其对庄子本体论和儒学内圣功夫、儒道互补思想的体现,在近代学术思想史上应有一席之地[87]。冯坤通过对翁同龢批校《南华经解》的考察,认为《南华经解》所过录明闵齐伋刊本孙鑛《庄子》批注,为理解孙鑛《庄子》批的流布和接受填补了中间环节。通过与其他版本对校,指出处在“文艺化”与“经典化”两种时代风尚之间的孙鑛《庄子》批,是时代思潮的典型缩影[88]。张蔚虹通过对郭庆藩与《庄子集释》的考察指出,郭庆藩在整理、注释《庄子》文献方面别具一格,此书代表了他诠释《庄子》的最高学术成就,考证精审,释义翔实,是庄子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可以为后人研治《庄子》提供参考[89]。
魏义霞通过分析康有为对《列子》的解读,指出康有为虽然没有断言《逍遥游》中“御风而行”的就是列子或列御寇,但仍坚信列子确有其人,更加肯定了列子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90]。魏义霞指出谭嗣同的哲学思想不仅来源驳杂、内容宏丰,而且富于变化、充满张力,其哲学研究中还有包括庄子研究在内的12个空间亟待拓展[91]。杨海文指出,章太炎至少有五种文献涉及“庄子即儒家”的议题,而“庄生传颜氏之儒”是其画龙点睛之笔[92]。叶蓓卿认为黄元炳所著《庄子新疏》是对《庄子》“易教之别传”的独特阐释,也是庄学史上易学化倾向最为显著的一部著作[93]。周鹏通过对钟泰庄子学思想的考察,指出钟泰从早期的以《大宗师》为宗旨到后期的以《养生主》为主意的儒学化转向,目的在于重建一套儒道共通的心性学话语体系,从而实现今日中国思想界的内在超越[94]。柴文华等考察指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既在《天下》中寻找到了研究先秦哲学的“支点”,同时又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了“道术”与“方术”之辩[95]。汪涤指出,宗白华的美学思考是将艺术繁荣与庄子哲学中的虚静思想相结合而进行的[96]。
郭勇健指出徐复观是从心学的角度来解读庄子,而其“以儒解庄”的新儒家解读立场对于庄子存在着误读[97]。邓国坤等通过考察曹础基《庄子浅注》,指出曹础基庄学研究的两大鲜明特色就是客观性与平实性[98]。杨艳秋在对中国美学的研究中指出,在当代诗人中海子受到庄子的影响最深[99]。许美平从庄学家们对《逍遥游》中鲲鹏寓言定位的争议出发,分析了种种分歧背后的根源,指出理解《庄子》要特别注意保持各个不同语义层次文献的相对独立性[100]。郎宁认为,《庄子》注者们虽然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或儒学或佛学或道教化痕迹,偏离《庄子》本身之思想所涵,但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也同样有利于思想的融汇与再发展[101]。
六、庄子及其思想的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庄学界对庄子及其思想传播的研究。
赵彦春等关注《庄子》英译中专有名词的处理及译学,指出音译的方法虽然给源语言的语音转写带来了便利和“保真”,但也引发了符形、符指、符释之间的关系割断,文化信息丧失,译文悖谬等问题[102]。姜莉通过与《庄子》英译者任博克教授的访谈,对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译者的前理解对译本重构的影响、副文本的作用以及中国学传统对思想典籍翻译及学术思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继而对译者如何在已有的译本基础上,开辟庄子哲学英译与诠释的新路径进行了发掘[103]。尹连根分析了邵培仁、姚锦云等学者从传播学视角对庄子的解读,认为目前学者所指出的交流困境在“成心”、交流实现在“心斋”与“坐忘”、交流的理想在“真宰”等解读其实有误读庄子、硬贴标签之嫌[104]。
林志鹏通过辨析《老子》传世本与简帛古本,发现《老子》《庄子》《荀子》与楚简本《周易》等流传于战国楚地的文献皆出现了对“揣而锐之”的异文,认为原因主要在于“揣抁”为楚方言,后世之注解者未留意于此,往往直接改读为雅言,以致其义湮没[105]。马启俊以《庄子》众多的时间语为参照,对王海棻先生《记时词典》和《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在增补词条、改正释义、增加或提前书证等方面作相关补正工作[106]。
大学教育也是研究庄子及其思想传播的重要环节。刘莉指出对于《庄子》等经典文本的教育进路应是问迹寻道,从经典文本这一“迹”入手,在认识“迹”的过程中寻找“所以迹”,在文本与自身生命相结合的践行中体会出“道”的深意,从而激发个体对于美善的欲求,引领个体成人,成为更好的人[107]。
2017年4月21日至5月7日,南京图书馆成功举办了以《庄子》为主题的第八届南图阅读节,所开展的主题论坛、《庄子》版本展、插图展、读者知识竞赛,陶风图书奖评选等,都对庄子及其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七、多重视域下的庄子及其思想研究
巩晓悦通过分析莫言、陈忠实、阿来小说关于梦的叙述,指出作为一种文学传统,梦的叙述自《诗经》《左传》《列子》《庄子》到《牡丹亭》《红楼梦》一直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并且延续至今[108]。刘光顺指出,庄子的天钧观世是一种用道通来揭示事物万殊背后统一的生活原则,其与两行所呈现的是一体两面的关系[109]。李春光分析庄子哲学从宇宙神话层、社会人伦层和个体心理层等三个层面对《红楼梦》叙事格局的启示[110]。支运波指出,在庄子人生“无竞”美学向诗学范畴意蕴的转化过程中,魏晋玄学的言意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一转化过程既是对先秦言意关系与魏晋以后诗学意境说内在关系的沟通,也是对何为意境说萌芽疑问的解答[111]。陶德·威廉·弗利等指出,刘剑梅《庄子与中国现代文学》不仅为理解众多杰出文学家及知识分子与庄子思想的精神渊源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也为进一步理解庄子思想在现代世界的精神意义给予了极大地帮助[112]。张绍时指出,中国古代意象所具有的直观性、形上性、结构性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它们根植于意象的哲学源头《周易》《老子》《庄子》中的象论[113]。蔡志栋以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为考察对象,指出其中所解读的庄子、名家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则的贡献存在着缺陷与不足[114]。
熊明在对中国古代小说追求文体平等地位的努力与路径的探讨中提出,中国古代“小说”一词自初次出现在《庄子》中就已被注定了其边缘的处境,而其文体地位的获得则是在晚清社会大变局时代中才实现的[115]。秦晓慧指出,道教的经典《太平经》是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政治哲学与庄子“物顺自然”的政治哲学为理论渊源,以“自然”为核心价值的一种自然政治哲学[116]。田欣欣指出,寓言的概念虽出自《庄子》,但是在晚清之前,寓言只是一种“藉外论之”的说理方式,并非文体专名,而其转型却是在域外寓言传入的推动下才完成的[117]。王果等指出,庄子“由技入道”的哲学理念至今都是美术学习的智慧[118]。柯小刚指出,在现代性吊诡与当代中国的跨文化古典复兴中,《易经》和《庄子》的气化思想将在当代生活中发挥先锋作用[119]。顾祖钊分析了陈炎所编《美学》,指出老子的阐释模式、庄子的美感双向生成论、生命之爱与美感的发生等,都是世界一流的理论形态,对西方的美学有着纠正作用[120]。
包兆会从语图符号学角度对庄子语言所具有的图像性缘由进行了考察,指出庄子对于象的使用是与道的境域生成有关,而作为象的一种,言绘则是比较接近于模拟身体性实践活动,特获庄子青睐,因此,其常被庄子用来展现以技进道的场景。通过对论语图符号学视野中庄子的象的研究,他还认为从语图符号学角度来揭示庄子形象型语言,将成为研究庄子象说特点及形成的另一途径[121]。
八、自觉与自信:浚源庄子及其思想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通过对2017年庄子与《庄子》研究的相关论文检索,可以看到2017年学界对庄子与《庄子》进行了更加系统化、自由化和精细化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还有继续拓展和深入的空间。
其一,走出学科边界,拓展研究广度。当前,对于庄子与《庄子》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美学、文学等学科,领域较为集合、单一。虽然也有学者利用了大数据、借鉴了传播学对庄子及其思想价值进行研究,但深度及焦点都较为单薄,研究维度还有待拓展,如对庄子与《庄子》所蕴含的价值及当代启示发掘还是较为不足。其实,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均来源于其所生活的现实社会,并为其所生活的时代服务。新时代,庄子及其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浚”源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二,对《庄子》文本的研究及具体篇目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庄子》文本的宏观研究及具体篇目,诸如《逍遥游》《齐物论》的研究历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与焦点。但当前学界对于国外学者视域下《庄子》文本的研究仍有待加强。此外,目前学界对于《庄子》文本具体篇目之间关系的研究需继续探索,诸如《逍遥游》《齐物论》与《庖丁解牛》等具体篇目之间有何联系,而同时期的百家诸子与后世庄学研究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比较与阐释等,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庄子与《庄子》及其思想价值的进一步认识,而且还有助于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其三,创新庄子与《庄子》及其思想价值的传播维度。2017年以庄子与《庄子》及其丰富思想价值为传播内容的研究较少。在以互联网为依托,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大众化传播应该是当前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借鉴新媒体、“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界研究的大量成果,开拓、创新庄子与《庄子》及其思想价值的传播途径,在学术期刊、电视传媒等传统途径之外,拓宽传播维度,自觉、自信地将这一文明成果的价值发挥出来,为进步中的人类社会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 王玉彬.“德”“性”之辨——《庄子》内篇不言“性”释义[J].哲学研究,2017(12):65-73,124.
[3] 周杰.《庄子》人性之丑发微[J].理论月刊,2017(10):37-43.
[4] 李其霞.再论《庄子》中的佛教文化因子[J].学术交流,2017(1):154-158.
[5] 孙雪霞.《庄子》辟思刍议[J].现代哲学,2017(4):127-132.
[6] 张朋.《庄子》寓言正义[J].社会科学,2017(9):137-145.
[7] 魏孟飞.生死与时间:以《庄子》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哲学史,2017(3):62-68.
[8] 束定芳.语篇隐喻的结构特点与认知功能——以《百喻经》和《庄子》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3):335-344,47.
[9] 胡芮.从“吾-我”关系看《齐物论》的伦理境界[J].江苏社会科学,2017(6):17-23.
[10] 李炳海.《庄子》的风源理念及其风意象的调遣[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5):176-180.
[11] 马大康.理论转向:从“活动”到“行为”[J].文艺争鸣,2017(9):80-85.
[12] 王锺陵.《庄子·养生主》篇末句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3):39-44.
[13] 陈赟.自由之思与庄子哲学的出发点[J].齐鲁学刊,2017(5):5-14.
[14] 陈赟.《庄子·逍遥游》的文本逻辑与思想结构[J].人文杂志,2017(8):1-9.
[15] 王攸欣.庄子“至人无己”境界及体道体验之共通特征[J].求索,2017(1):86-99.
[16] 贾学鸿.《尧典》与《逍遥游》对炎帝部落文化的关联性叙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1):1-8.
[17] 高华平.试析《庄子》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J].哲学研究,2017(7):71-81.
[18] 张荣明.《天下篇》辩者命题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70-79.
[19] 李乃龙.《庖丁解牛》的双维解读与《庄子》的比较教学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7(2):65-68.
[20] 傅秋涛.论庄子生态经济哲学思想[J].求索,2017(8):85-91.
[21] 陆建华.自然万物的生存智慧——从《庄子》中自然物对待作为其生存环境、生存资源的他物的角度看[J].河南社会科学,2017,25(7):118-124.
[22] 周红路.哲学游戏:最本真的生活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7(12):54-58.
[23] 张景.世人无用与神人无用——论庄子“无用”的两个层次[J].中国哲学史,2017(1):18-22,46.
[24] 罗锋,邬乔.题材突破与叙事超越——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方法论与审美观分析[J].中国电视,2017(5):24-28.
[25] 蒋宁平,岳乐.从《人间世》看医疗题材纪录片的现实关怀与纪实表达[J].当代电视,2017(4):46-47.
[26] 黄俊杰.以优质通识教育重振大学之理念——以台湾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33(5):73-81.
[27] 许鹤龄.哲学谘商的人文翻转教育——以LBT及庄子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1):24-31.
[28] 薛庆云,杨少雄,谢群喜.先秦道家生命观所蕴含的体育养生思想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12):160-163,16.
[29] 郭大兴.庄子形、神、德的审美意识对中国书画美学的影响[J].艺术百家,2017,33(4):146-149.
[30] 高译.浅析庄子美学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关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34-38.
[31] 曹晓虎.自然与人性:孟子和庄子道德发生学之异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7-22.
[32] 王传林.孟子与庄子理想社会构想比较论[J].孔子研究,2017(2):68-75.
[33] 王玉彬.从“方内”到“方外”——庄子之孔子形象建构的内在理路[J].中国哲学史,2017(3):54-61.
[34] 陈赟.庄子对孔子的消化:以中国思想的轴心奠基为视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6):93-106.
[35] 卢冰.论老、庄生命观的异同[J].湖北社会科学,2017(1):103-109.
[36] 黄克剑.庄惠之辨[J].哲学研究,2017(8):29-38,128.
[37] 李刚.论庄惠“鱼乐之辩”中物我关系思想[J].学术交流,2017(7):56-63.
[38] 赵法生.心术还是心性——《性自命出》心术观辩证[J].哲学研究,2017(11):33-43,128.
[39] 赵建章,赵迎芳.魏晋南北朝美学“形”“神”范畴的语法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7(7):82-89.
[40] 祝宇红.“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12):111-128.
[41] 王明睿.浅析名、道思想对帕斯卡·基尼亚尔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4):133-137.
[42] 姜丹丹.生成、强度与贯通性的沟通:德勒兹与道家思想的跨文化对话[J].文艺理论研究,2017,37(3):187-198.
[43] 任昕.有限的生存与超越的人——人在庄子与海德格尔诗学中的位置[J].文艺争鸣,2017(9):98-105.
[44] 黄璐.“游”与“醉”——庄子与尼采审美精神之互释[J].理论月刊,2017(7):50-55.
[45] 姜丹丹.力量、主体性与生命——以米歇尔·亨利的生命哲学对话《庄子》[J].现代哲学,2017(2):53-61.
[46] 赵雅娟,吴亚南.“观象”与“表征”:庄子与本雅明的寓言理论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2017(2):129-142.
[47] 劳悦强.游于常与变之间——庄子逍遥义解[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8,53.
[48] 董平.齐物与逍遥[J].新世纪图书馆,2017(8):5-8.
[49] 刘畅.《庄子》“卮言”辨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0-99.
[50] 孙雪霞.人文自然的逍遥游[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78-181,19.
[51] 王锺陵.《庄子·应帝王》“壶子四示神巫季咸”释[J].上海文化,2017(10):85-101,127.
[52] 陈赟.自由之思与庄子哲学的出发点[J].齐鲁学刊,2017(5):5-14.
[53] 孙晓春,施正忠.近代中国自由观建构的传统话语背景——政治哲学视阈下的庄子自由观及其影响[J].探索与争鸣,2017(6):111-117.
[54] 李凯.憨山德清的“齐物”思想略述[J].五台山研究,2017(3):19-24.
[55] 李凯.略述《庄子》“齐物”的四种思路[J].哲学研究,2017(8):39-45.
[56] 刘书刚.战国“小大之辩”的思想内涵与赋体意义[J].文学遗产,2017(6):58-65.
[57] 黄梓根.庄子的真知[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137-140.
[58] 何光辉.时代的困惑与哲学的关怀——基于老庄道家政治伦理成因的考察[J].现代哲学,2017(4):121-126.
[59] 叶树勋.早期道家“自然”观念的两种形态[J].哲学研究,2017(8):18-28,128.
[60] 陈平,黄志浩.庄子生存论与其文学之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17(1):31-35.
[61] 吴根友,黄燕强.《庄子》“坐忘”非“端坐而忘”[J].哲学研究,2017(6):38-45.
[62] 曹峰.先秦道家关于“贤能”的思考[J].人文杂志,2017(10):13-21.
[63] 史建成.“天籁”与“逍遥”——庄子“听之以气”之审美关照探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1):6-11.
[64] 陈守湖.庄子“心斋”与生命美学[J].宁夏社会科学,2017(1):24-29.
[65] 刘书刚.庄子“卮言”与其“言”之观念论析[J].文艺理论研究,2017(1):89-95,104.
[66] 陈道义,陈哲.“毕同毕异”——《世界印章七千年》研读札记[J].人文杂志,2017(11):107-113.
[67] 王焱.美善的和谐与庄子的生存实践想象[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1):18-23.
[68] 付粉鸽.基于人文关怀的《庄子》“病”观念之形而上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1):32-38.
[69] 秦平.析论老子的“恍惚”之道[J].周易研究,2017(1):82-88.
[70] 胡立新.庄子虚静认知观释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3-51.
[71] 詹康.庄子的德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33.
[72] 王攸欣.汉初文献对于《庄子》要义之征引、诠释要论[J].湖湘论坛,2017,30(4):165-170.
[73] 高深,王德龙.外儒内道,儒道兼修——嵇康比较下的嵇喜研究[J].齐鲁学刊,2017(4):10-15.
[74] 刘国民.郭象对《庄子》中孔子形象的再塑造——兼论“寄言”与“出意”的间距性[J].中国哲学史,2017(4):35-40.
[75] 余开亮.郭象哲学与魏晋美学思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0(6):14-17,155.
[76] 尹临洪.老庄自由精神对王羲之的影响[J].中国书法,2017(8):179-182.
[77] 暴庆刚.王安石的庄子学略论[J].兰州学刊,2017(11):107-116.
[78] 王树海,朱丽华.黄庭坚诗歌的文化资本辨白[J].东岳论丛,2017,38(8):135-142.
[79] 任竞泽.朱熹文体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及影响[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75-81.
[80] 杨祖汉.从二程思想的不同看中国哲学的两种理论形态[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27-35,71.
[81] 吴春燕.惟肖得岩的《庄子》接受[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7(5):105-111.
[82] 周黄琴,刘习根.论王夫之对《庄子》篇章真伪性的判定[J].广西社会科学,2017(2):68-72.
[83] 邓联合.以《内篇》参观之——王船山对庄子与其后学的分疏[J].中国哲学史,2017(2):19-24,31.
[84] 邓联合.王船山庄学话语的两种形态及其思想旨趣[J].人文杂志,2017(3):9-15.
[85] 周黄琴.论晚明学人视域下的《庄子》篇章之真伪[J].北京社会科学,2017(2):120-128.
[86] 邓联合.遗民心态与明清之际的庄子定位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3):23-29.
[87] 罗检秋.郭嵩焘的庄子学阐微[J].人文杂志,2017(10):84-92.
[88] 冯坤.翁同龢批校《南华经解》与《庄子》孙鑛批注探研[J].文献,2017(4):105-114.
[89] 张蔚虹.清人郭庆藩与《庄子集释》略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6):1-3.
[90] 魏义霞.康有为对《列子》的解读[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5):1-6.
[91] 魏义霞.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J].社会科学辑刊,2017(1):114-119.
[92] 杨海文.“庄生传颜氏之儒”:章太炎与“庄子即儒家”议题[J].文史哲,2017(2):123-133,167.
[93] 叶蓓卿.“易教之别传”——黄元炳阐释《庄子》的独特指向[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5):7-11.
[94] 周鹏.略论钟泰庄子学思想的儒学化转向[J].孔子研究,2017(3):126-133.
[95] 柴文华,刘桃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与《庄子·天下篇》[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3):13-18.
[96] 汪涤.宗白华美学与中西造型艺术[J].中国图书评论,2017(12):18-24.
[97] 郭勇健.心学还是身学——论徐复观对庄子的误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9-118.
[98] 邓国坤,赵小华.庄学研究的客观性与平实性--曹础基先生之贡献发微[J].学术研究,2017(3):37-42.
[99] 杨艳秋.千年后的嗣响——海子对庄子美学的接受与实践[J].当代作家评论,2017(4):104-110.
[100] 许美平.鲲鹏寓言的定位——兼谈一条读《庄》义法[J].中国哲学史,2017(1):12-17.
[101] 郎宁.解庄问题及其学术意义与影响[J].学术交流,2017(7):49-55.
[102] 赵彦春,吴浩浩.音译的尴尬——《庄子》英译中专有名词的处理及译学思考[J].外语学刊,2017(6):100-106.
[103] 姜莉.译介的文化选择与思想典籍的世界价值——《庄子》英译者任博克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7(5):62-66.
[104] 尹连根.审慎对《庄子》进行传播学层面的“本土化”——与邵培仁、姚锦云两位老师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7(5):155-173.
[105] 林志鹏.《老子》“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补证[J].人文杂志,2017(6):9-11.
[106] 马启俊.王海棻先生的两部记时词典述论——以《庄子》记时词语为参照[J].出版发行研究,2017(3):99-101.
[107] 刘莉.问迹寻道:经典文本的进路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59-62.
[108] 巩晓悦.论莫言、陈忠实、阿来小说中梦的叙述[J].小说评论,2017(5):103-108.
[109] 刘光顺.庄子之天钧观世与两行处世[J].理论月刊,2017(8):41-47,74.
[110] 李春光.庄子哲学启发《红楼梦》的三个层面和三种模式[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5(3):79-86.
[111] 支运波.意境范畴的庄子“无竟”之源[J].宁夏社会科学,2017(3):230-235.
[112] 陶德·威廉·弗利,徐冰.庄子与中国现代文学[J].南方文坛,2017(3):42-43.
[113] 张绍时.中国古代意象特征体系建构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38(3):145-153.
[114] 蔡志栋.先秦诸子与唯物辩证法:中国现代自由的一个面相——以任继愈所编著中国哲学史著作为中心[J].哲学分析,2017,8(2):64-74,196-197.
[115] 熊明.中国古代小说追求文体平等地位的努力与路径[J].求索,2017(3):147-155.
[116] 秦晓慧.《太平经》自然政治哲学发微[J].现代哲学,2017(2):128-134.
[117] 田欣欣.近代寓言观的形成与晚清寓言的发展及嬗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2):148-156.
[118] 王果,谢芳.由技入道:美术学习的智慧[J].艺术百家,2017,33(2):206-208.
[119] 柯小刚.现代性吊诡与当代中国的跨文化古典复兴[J].江海学刊,2017(2):5-12.
[120] 顾祖钊.顶峰与断崖:当前中国美学研究的成就与局限——从陈炎版《美学》教材说起[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2):83-92.
[121] 包兆会.论语图符号学视野中庄子的象[J].文艺理论研究,2017,37(6):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