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2018-12-17王凤蓉许霞王福凤
王凤蓉 许霞 王福凤
摘 要:本文综述了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对策;贵州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广泛分布于很多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种植面积达2000万hm2。我国目前种植面积为470万hm2 左右,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3.5%;总产量约为7500万t,占世界的19%和亚洲的70%。就种植面积而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的第一大国。常年种植面积在5O万hm2以上的省区有贵州、内蒙,40~50万hm2的省份有甘肃、黑龙江,30~40万hm2的有云南、四川和重庆,20~30万hm2的有山西、陕西、湖北。全国平均单产约为1100kg/667m ,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与先进水平的荷兰(2870kg/667m)、德国(2670kg/662m)、美国(2600kg/662m)、澳大利亚(2130kg/662m )差距则更大。
一、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1.马铃薯生产现状
贵州是我国马铃薯生产大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常年种植面积在800万亩以上,2009年种植面积达952.4万亩,在海拔300~2400m均有较大面积种植,而且分布广,全国领先,成为水稻、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省内各地由于海拔高度和生态条件的差异较大,导致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具体生态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不同品种类型的特性,各地耕作栽培制度等的不同,大体上可将全省马铃薯的种植划分为春薯一熟区、春一秋薯两熟区和低海拔地区冬作区。
2.马铃薯加工业现状
国内对马铃薯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将其看作是一种价值低廉的粮食、饲料和鲜食蔬菜。这种认识观念上的不足和消费行为的偏颇,严重地限制了中国马铃薯的发展。据有关資料显示,我国人年均马铃薯年消费量仅为18kg,其中9O%以上是作为鲜食,有限的加工转化以粉丝、粉皮等为主,深加工技术落后,与马铃薯相关的产业不足200种。据资料报道,马铃薯加工产品高达2000余种,可称之为“加工之最”。目前国外马铃薯加工是两大方向,马铃薯食品和淀粉及淀粉制品。马铃薯作为食品加工,有着很大的升值空间。加工成休闲食品如炸片、炸条酥,平均可增值3O倍以上,马铃薯加工成粗淀粉(粉丝)增值6O%,精淀粉增值140%,变性淀粉增值165%。我国马铃薯加工率不到5%。有关薯类专家测算,我国薯类加工升值可达1500亿元人民币 马铃薯加工业还给化工、机械造纸、医药等几十个传统领域提供发展机会和就业岗位。
3.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及种薯生产
贵州是西南产区中面积最大的省,适合的早中熟品种十分缺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目前有7O%以上的马铃薯生产仍保留原始的留种方式,种薯退化特别严重,带病毒种薯在生产上长期使用,导致单产难以提高。虽然在我国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但尚未在贵州省有效地应用,试管苗研究在我省起步较晚,微型薯生产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病虫害检测手段十分落后,无完善的种薯生产和良种繁育体系,无法满足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马铃薯产业发展问题与不足
10多年的时间,贵州马铃薯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在贵州也凸现出一些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贵州马铃薯生产和研究与国内先进省区相比,马铃薯基地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马铃薯产业的加快发展。贵州属山区,耕地分散,坡耕地多,中低产田土地比重大,土壤肥力低,而马铃薯多种植在瘦薄的旱地中,其生产条件很差,耕地地力弱,提高单产的难度大。同时,绝大部分马铃薯基地分布在高山、半高山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抗灾能力弱,不利于鲜薯运输、销售,限制了马铃薯生产规模的扩大。西北部马铃薯主产区,因交通条件不便,影响马铃薯运输,成为建立马铃薯加工厂的瓶颈,许多投资商因此望而却步。马铃薯生产基地的这种现状,严重制约马铃薯产业的加快发展。
贵州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供应体系不健全也是制约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虽然贵州现已建有多家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并建有扩繁基地,但从总体上讲,规模依然较小,各级种薯之间没有有机衔接,各级种薯生产规模不协调、不匹配,没有形成有效的扩繁供应体系。同时,高海拔地区的商品薯在低海拔地区用作种薯,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且价格便宜。因此,经销商把商品薯当作脱毒种薯卖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户更愿意购买这种价格便宜的“脱毒种薯”,即使没有这种“脱毒种薯”,就用自留种,真正的脱毒种薯就表现出明显的市场需求不足。而脱毒种薯扩繁层级多、周期长,生产经营者的风险加大,就不愿意生产,导致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供应体系难以形成和维系。在种薯质量管理上,由于脱毒种薯的扩繁层级多、周期长,难以跟踪溯源,部分种薯生产单位质量意识淡薄,在基地选择、隔离条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田间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了种薯的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而种薯质量监督检测的时间长、成本高,贵州省种薯质检机构少、技术力量不足,造成种薯质量管理难度大、困难多,监管不到位,加之贵州有很大一部分生产用脱毒种薯是从省外调入,生产和经营未纳入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管范围。同时,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管理粗放等原因也阻碍了贵州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种植生产优势。
贵州地处低纬度的高海拔山区,具有适于马铃薯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耕地中旱地占68%,具有发展马铃薯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的商品薯品质好,种薯质量高。尤其黔西北乌蒙山区的威宁、水城、纳雍等县,温凉的气候与其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非常相似,再加上良好的植被和优越的生态环境,特别适宜马铃薯生产。且贵州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孕育了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具备周年生产优势,是珠三角地区马铃薯的重要供应基地。从贵州全省的整体条件看,其最大的特点是一年四季均可自然种植马铃薯,实现鲜薯周年上市,降低贮藏和运输成本,极有利于马铃薯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2.食品安全优势。
贵州境内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受污染较轻,环境状况也明显优于发达省区甚至周边省区,是我国最适合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地区之一。
3.区位优势。
贵州省发展马铃薯地理区位优势很明显,相较于西北、东北马铃薯主产区,贵州省与珠三角、港澳台和东南亚地缘较近,马铃薯运输成本较低,竞争优势明显。正在实施的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的建设及沿重大交通干线形成的经济带是贵州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最好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