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原始儒家成德依据及道德行为形成模式
2018-12-17张玉琼
张玉琼
摘 要:先秦儒家作为实践哲学的典型代表,其思想具有极强的政治道德性,外在实践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的起点始于修身之中,最终目标为内圣外王。因此,对于不同的层次,道德可分为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根据不同的修养手段可分成两种不同的方向: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着力培养个体的内在德性,强调“德”的内在根源,以养成内在的道德意愿,进而呈现出外在的道德行为。由外而內的思路,主张以外在的规矩约束个体的行为,通过道德行为的日常训练,进而形成一种风俗和习惯,潜移默化地培养内在的道德意愿。
关键词:儒家;成德依据;道德行为
中国哲学重视德性,德性这个观念首先出现,首出庶物。以康德的哲学话语来阐述,就是实践理性有优先性,有优越性,这种实践理性优先于感性直觉。先秦儒家作为实践哲学的典型代表,其思想具有极强的政治道德性,外在实践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的起点始于修身之中,最终目标为内圣外王。因此,对于不同的层次,道德可分为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根据不同的修养手段可分成两种不同的方向: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着力培养个体的内在德性,强调“德”的内在根源,以养成内在的道德意愿,进而呈现出外在的道德行为。由外而内的思路,主张以外在的规矩约束个体的行为,通过道德行为的日常训练,进而形成一种风俗和习惯,潜移默化地培养内在的道德意愿,日用而不知。
1 孔子:内外并重的情感内源性道德发展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观之其两大思想体系------仁学思想及礼学思想。成德路径在方法上表现为内外并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根源性来自于内源性的宗法血亲。
在社会群体人伦日用之道中,孔子认为仁即“忠恕”,朱子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天之生人,都有自身的历史责任,能安于其位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即可称之为忠;以己之心度人,不对他人过多苛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为恕;从人之情感需求去实行道德行为,在这里里体现出儒家所承认的普世价值,自己所厌恶的不强求他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更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只是我厌恶的不强求他人去做,且我喜爱的也不强求他人喜欢,“立人,达人”均是站在对象的情感需求之上的表达,使道德行为更为完满。
但是这种个人的道德修养行为又怎样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自然是通过个体道德行为体现的,但是情感性的道德意识是否一定能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且依靠每个个体的道德意识去提升道德行为无疑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孔子在说明人通过情感自发性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外,也强调通过外在手段的约束使之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克己复礼仁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请问其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不只提出了在情感表达过和不及状态之下懂得对于欲望的节制,更是提出了实践的方式和手段,在个人修养中提出了通过以“礼”为标准时时刻刻衡量自己的行为。
对于“礼”的敬意则在我们的人伦日用之中养成。劳思光先生对于“礼”进行区分,礼有广狭二义,狭义之礼,即指仪文;广义之礼指节度秩序;前者亦指世俗所知之礼,后者为理论意义之礼。综上所述之“礼”即为广义之礼,对于这种礼观念的形成即通过教化手段,“狭义之礼”与乐。
礼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节制人的不良欲望,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道德行为的矫正,使人不断积累成习惯,最后达到质上的改变,形成道德意识。礼术的规定也是更易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乐则表现一种柔性策略,着重培养的是人的道德意识,采取的是道德感化的手段。通过中正之音使人们产生同种情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进而形成相近的价值观,最后,表现为道德行为。
孔子即是通过礼乐教化使人们产生公义心,形成社会整体的道德观念,让个人的欲望服从社会整体利益,摄礼归仁,摄礼归义。孔子的思想在个人道德行为以血缘为纽带的真实情感为依据,在社会群体角度主张仁礼内外并重的方式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
2 孟子:由内而外的本心内源性发展
孟子主要继承礼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人的内在自觉性,并为之寻求依据,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对告子的“生之谓性”的批评中提出的,他把告子的生之谓性理解为人的实然之性,强调“人之所异于禽兽者”的应然之性,人之性善。但孟子所说并非人的本性就是善的,而是人都有善端,即是为善的趋向。
孟子从见孺子落井而产生的“不忍人之心”入手进行论证,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并将此四心总结为四端,认为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孟子强调人有进行道德行为的趋向,顺从本心即可转化为道德行为。对于恶行的出现,孟子主张是由于不能存养本心,四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显,转化为外在的四德。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外在因素使人的欲望不能得到合理的满足。所以,孟子提出存心养性的个人修养方法。存心养性的个人修养分层次递进,第一层是“尽心”,第二层是“知性知天”。要求人们在人伦日用中克制自己的欲望,将自己内心的善端贯彻到极处,自然能够体会到天授予人的仁义礼智四种德性,从而天人一贯。
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上,孟子要求“上行下效”,为人君为人臣即要做出表率,使仁义之道,自然使人民顺服。虽然孟子言之“涂之人可以为禹”,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他思想中对于这种德性形成是分等级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依靠个人的成德,而个人也只有依靠内心的自觉反省这一条单项道路,使之对劳力者采取了一种道德上的否定态度。
孟子要求,仁君应该行仁政。一方面,通过井田制为民置产,使人民有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使能者在职,贤者在位,为人民设立成德的目标,精神方向。其目的就是为人民树立良性坐标,使人民基本的欲望得到满足,从而节制社会不良风气,保存人之善端,不做犯上作乱之事。
3 荀子:由外而内的道德外塑性发展
与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不同,荀子则主要继承礼学思想。与孟子理想人格的应然出发角度不同,荀子从人的实然层面出发,对人的本性进行解释。荀子吸收告子“生之谓性”的思想,从人的生理本性来进行解释,“目好色,耳好利,口好味,身体肤理好愉怡”,“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人人都有从自身出发的渴望被满足的欲望,这是人的生理本能。因此,某种程度上,荀子并非是说人性为恶,只是说人的生理本能。只有当人的欲望超出了人的基本需求时,这种生理本能才转化为恶。人性恶实际表现了人性中包含恶的种子,意念发动,极容易转化为恶。
荀子与孟子在人性论上实际有相似之处,即是重视对于人之意念发动时的把握。孟子要求涵养人之四端,将之看作性善的种子;荀子也表现出同样倾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需要对“伪”字进行古义与今义辨析,今义,多指虚伪,诈伪,促使人们理解成人本性为恶,人性为善则失其真。但这里我们有很大的考證空间,通行本老子中“绝伪弃虑,民复孝慈”,在郭店竹简中“伪”写做上为下心,庞朴先生认为,此字表现的是一种心态,为的心态或者心态的为,既不是行为而是心为。因此,“其善者伪也”之句,实际是提出了善的来源问题,善来源于心念发动。人的生理本能受欲望的驱使行动,但是在心上克服,使行为符合于礼。荀子在这里有一个飞跃,即是提出了人的理性情感。孔孟强调人情或由血缘或有善端可以直接发显为道德行为,但荀子则给人的理性提供了空间,克制自己情感上的恶端,发扬内心的善行。
人又是如何在心念发动之处使行为转而为善呢?李泽厚先生提出,“荀子认为这是由于人有心知,再积以学的缘故,是由于“心”知“礼义”,才能节制情欲。”荀子的道德行为修养方式在这里转化为由外而内,通过礼义教化将人的行为进行节制,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建构了一个圣王制法的过程,圣人能够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心意发动为善,制定礼义法则。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圣王制法,取消了之前儒家礼法纲常同为天道的神圣至上性;一方面,化性起伪的圣人,提供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可能性,指出一条更鲜明实际的成德道路,扩大了这种道德实践人群。
荀子主张人是群的动物,即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在社会生活中就要求人能名分使群。首先,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转需要进行分工;其次,人们懂得自己的职分,安于自己的职分,保证社会秩序。最后,用礼义里调节人们的欲望,消除社会祸患和争夺,“欲恶莫若同物,欲多则物寡,寡则必争矣……救患除祸,则莫若名分使群。”荀子通过设定礼义标准对人进行改造教化,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原始儒家在道德问题是均在寻求道德行为的内在依据,并要求这种个人的道德行为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孔孟荀虽然各有不同,但共同表现出对于思想意念的重视。而在道德行为的促进方法上分为则表现出内外并重,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几种倾向,这也是与其行为内在依据及思想主体紧密相连的。原始儒家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手段,在今天仍具有宝贵价值。
参考文献
[1]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庞朴.《古墓新知:漫读郭店竹简》[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