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巴氏杆菌病的不同类型及诊治

2018-12-17郗红艳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流行诊断防治

郗红艳

摘 要:临床生产中通常将牛巴氏杆菌病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病原主要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也有引起牛患病的可能,牛出败在临床中属于急性的传染性疾病。实际生产中通常呈现出散发的流行状态,致病菌可以在病牛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广泛的存在,传播途径主要就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如果实际的饲养过程中的环境处于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的状态,或者是牛群经历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的饲养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牛出败的发生。所以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手段,减少饲养者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牛出败的发病与诊治进行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症状;诊断;防治

一、流行情况

牛巴氏杆菌主要的侵害对象就是野生反刍动物,除此之外就是牛感染的情况最多,临床中主要可见各种年龄的牛都可以发生,其中以水牛的易感性相对的更高些;牛出败的传染源主要就是病畜和带菌动物,其中以带菌动物的传染性最强,包括健康带菌和病愈后带菌两种情况。实际生产中牛巴氏杆菌病会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传播,分别是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生产中大多是在春、秋的放牧时间段发生该病的情况比较多,而且大多是呈现出散发的状态,有时也见有地方性流行的情况出现,相比较而言热带发病的情况比温带地区要多很多,如果遇到天气变化、牛群受凉,或者是将牛群进行赶运、运输之后比较容易出现较多的散发病例,同样会造成比较大范围的流行情况;临床生产中可见的病毒和霉形体造成的原发感染,都会造成牛只继发感染巴氏杆菌病。

二、患病表现

患病牛可见其眼结膜呈现充血、出血的病理状态,病牛表现呼吸困难并且心跳加快的反应,而且明显运动失调;病死牛的肛门和鼻口均可见少量的出血。病牛如果病程持续的时间稍长,通常就会在数小时至2d内发生死亡,患牛高热,反刍停止,流涎,流泪,并且可见黏液性鼻液流出,咳嗽,呼吸困难,卧地不起,最后死亡。通常牛巴氏杆菌病在临床中会有1~7d的潜伏期,大多持续在2~5d,感染发生的早期,病牛的体温会高达40~42℃,并且表现出离群垂头站立或卧地不起的情况,被毛粗乱,鼻镜干燥,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根据患牛的实际临床症状表现,通常将牛出败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类型,即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具体分析如下。其中败血型患牛通常会表现体温升高至41~42℃,明显可见其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心跳加快,通常在临床生产中还没查清发病原因并且给予相应的治疗就已经发生死亡。肺炎型患牛的临床表现主要就是体温升高,出现胸膜肺炎的症状,明显可见病牛呼吸困难,并且伴随着咳嗽,并且表现非常痛苦,还可见在患牛的鼻孔处流出呈现黏液脓性的鼻液,患病比较严重的病牛表现明显的呼吸障碍,呈现出头颈前伸且张口呼吸的状态,肺炎型患牛的发病病程比较长,通常会拖至超过1个星期。水肿型患牛同样会表现出体温升高、不吃食、不反刍等症状,但是实际临床中最明显的患病表现是头颈、咽喉等部位出现比较明显的炎性水肿,而且通常水肿会蔓延至前胸、舌及周围组织,直接导致患牛长时间的卧地不起,并且出现呼吸系统障碍,最终会因为出现窒息而导致患牛死亡。

三、外观检查与剖检

专业技术人员对患牛进行外观检查后可以发现,病牛发生死亡之后瘤胃会立刻呈现出膨胀的状态,有的患牛口鼻会有大量液体流出,而且液体呈现污浊样,还可见患牛肛门的直肠呈现外翻并且有淤血的情况,而且如果患病牛是母牛,其外阴部、乳头会呈现出黑红色。对病死牛进行剖检可以见胸腹腔内空肠黏膜的出血情况非常严重,并且里面黑绿色的水粥样内容物存在。肠系膜淋巴结通常呈现肿胀的状态,切面可见外翻表现并且有出血,呈现灰黑色,而且切面处可见大量的液体。肝脏边缘出现斑点,呈现雪花样,切面同样呈现外翻状態。真胃黏膜表现出血,肾脏充血并且淤血状。脾脏通常呈现肿大样,边缘可见颗粒状的出血点。肺脏出血且边缘也可见出血点,同时表现气肿。

四、诊断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病情况通常非常急并且很快会导致患牛死亡,而且在感染的前期不可见明显的临床表现,所以给临床生产中作为正确快速的诊断造成困难。死亡的患牛体温并不高,但是表现心律加快并且死亡急速,所以在临床生产中容易与前胃迟缓或者是瘤胃酸中毒造成混淆的诊断。但是根据病牛表现的肌肉震颤、眼睑抽搐、往后使劲、倒地抽搐、四肢呈游泳状、口嚼白沫、一抓一动即死等患病特点,就可以初步确诊为巴氏杆菌病。

五、防治措施

在临床生产中如果确诊患牛感染巴氏杆菌病,就可以通过采取青霉素和链霉素及其他药物进行对症的治疗,并且可以收到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生产中通常可以给患牛灌服EM原露液20 mL,1次/d,另外可要配合饮用口服补液盐以及奶粉。如果感染的患牛病程稍长并且病情严重,临床中可以采用0.9%生理盐水500 mL、青霉素160万单位10~15支、地塞米松20 mg;25%葡萄糖500 mL、维生素C 2 g、10%安钠咖2 g;5%碳酸氢钠500~1 000 mL;10%浓盐水300~500 mL,静脉注射,2次/d,治疗效果可观。如果患牛的症状比较轻微的情况可以用青霉素160万单位10~15支、链霉素100万单位10支、10%安钠咖2 g,肌肉注射2次/d,也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患牛如果表现心律过快,可以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4 mg,肌肉注射1次/d;咽喉出现水肿的患牛采用速尿注射液,按1 mg/kg的比例进行肌肉注射,1次/d。

六、结语

我国的冬季环境温度普遍偏低,如果牛场的保温比较差,通风换气处理的措施不到位,加之环境恶劣,就会造成病菌滋生的状况,以上这些就是引起牛群感染出血性败血症的重要因素。实际生产中对该病介入治疗之前,应该先给患牛进行药敏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好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样对于患牛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相应的节省治疗的费用。实际生产中应该加强牛场的饲养管理,将牛舍、饲养工具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落实彻底到位,同时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增强牛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疫病的预防有较好的效果。饲养中应该仔细观察牛群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出现异常表现要及时进行隔离、诊断、治疗措施,尽量将损失控制在最低的状态。

猜你喜欢

流行诊断防治
“流行”的历史衍变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