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现状与分析

2018-12-17车兆奎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产品现状分析

车兆奎

摘 要:近年来,武平县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初显成效,有效地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乡镇监管能力较弱、执法队伍不健全,品牌建设较为困难,监督对象面广量大且成分复杂、检测机构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全面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现就以武平县为例,分析现行条件下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并提出优化改进工作建议。

关键词:武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一、武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1.突出组织领导,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契机,武平县及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也成立了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形成了“县乡一体,上下联动,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的组织体系。

2.强化宣传培训,提高生产者安全意识

(1)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印制宣传手册、3·15”宣传、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以及到农户、生产基地、农资经营店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广大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2017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0多份。

(2)举办农资经营、茶叶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培训班,发放农业标准化技术规范手册,引导科学规范使用农资,2017年共举办培训班7期次,培训人员400多人次。

(3)通过LED显示屏、电视等媒介及时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宣传,发布相关监测情况,让市民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营造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3.推广绿色技术,抓好产地环境监测

全县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行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等。2017年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9.2万亩,其中水稻42.9万亩,其他大田作物35.1万亩,果茶等经济作物11.2万亩;采集土样310个,分析化验1705项次;发放施肥建议7.1万份;推广施用配方肥23.2万亩;示范推广耕地施用有机肥面积1.2万亩,辐射推广2.1万亩;冬种紫云英示范推广2.5万亩;全县共确定了82个水稻、果茶等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点位,调查收集相关资料,通过产地环境监测,了解本县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做好源头管控,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加强标准推广和使用指导,大力宣传培训农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督促生产者严格落实间隔期休药期规定。加快推進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立生产记录台帐。果茶全县实施标准化生产企业9家带标生产2.7万亩;蔬菜实施标准化示范基地4家,示范基地面积1150亩,示范带动306户,带动面积2.05万亩。食用菌实施标准化示范企业带动采标生产326万袋。畜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养殖场60个,带动生猪出栏22万头、家禽出栏126万羽,目前畜禽标准化工作有序建设中。

5.强化证后监管,推进三品认证

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强化证后监督和标志使用管理。织开展了“三品一标”禽蛋企业、城区周边超市“三品一标”标志使用现场检查。未发现冒用、违规用标等行为,对生产档案记录不完善、不规范、制度未上墙等问题,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也对各企业进行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并要求获证单位认真落实“三品一标”农产品标志标识相关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相关生产技术标准,切实维护“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

6.抓好平台应用,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1)农资监管平台。全面启用农资监管平台,开展农药、兽药产品入市经销备案审核,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入市经销农药兽药产品进入平台统一登记。

(2)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要求,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试点工作。及时下拨了可追溯工作补助经费,并配备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7.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加强病死畜禽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政策措施,指导生产经营者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落实无害化处理责任。对规模化养殖场和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专项检查,今年共检查26次,出动执法人员78人次。

8.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加强病死畜禽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政策措施,指导生产经营者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落实无害化处理责任。对规模化养殖场和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专项检查,强化对全县各乡镇实行不定期的监督巡查监管机制,在巡查监管中发现有乱丢滥弃在公路沿线、河道旳病死猪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通报所在乡镇抓落实。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难度较大

农村农产品种植涉及千家万户,散户较多,规范抽样难,且县乡两级政府财政薄弱,资金不足,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2.监管力量较薄弱

虽然目前已建立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但是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监管力量薄弱,且乡镇监管工作人员流动大,大多身兼数职,经常更换检测人员,乡镇例行监测进度较为滞后,部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职人员未达到两人以上,日常监管难以到位。

3.执法队伍不健全

一是部分具体参与执法的人员未取得执法资格证;二是农业执法大队,只有3名事业参公编制,没有达到上级的5名编制要求。且现只有1人,其余都是从其他股站非参公人员中调剂使用。

4.品牌建设比较困难

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手续复杂,申报时间长、投入大,生产经营主体申报积极性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优质不能体现优价,续展“三品一标”也没有积极性。

5.可追溯信息平臺建设难度大

可追溯信息系统操作比较繁琐,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需花更多的时间录入管理,产品的收益也没有明显增加,企业积极性不高。可追溯条码较少应用于养殖业产品上。市场准入制没有施行,倒逼机制未形成。

三、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建议

1.强化突出组织领导建设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关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关系,依法监管和引导服务的关系,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健全、责任明确、运转高效、行动统一。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县乡两级农业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争取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调整现有农业资金使用结构,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的监督管理。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1)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粮油、蔬菜、茶叶、水果、畜禽等农业主导产业,对已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农业部门要指导各示范区按标生产;未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要分品种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规程,分类指导按标生产。同时指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生产记录,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积极探索农产品市场准入,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环节中质量信息的有效衔接。

(2)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大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发挥“三品一标”品牌优势、制度优势、体系优势特,别是在推动绿色生产、引领健康消费上能够有更大的作为,用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在政策扶持上,关键是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一方面着手推动品牌化制度的建立,力争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发挥市场杠杆作用,通过大力宣传,推动形成优质优价机制。

(3)加强执法监督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并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农产品质量监测与市场准入、信息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监管制度,落实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监管。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执法力量,完善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履行法律赋予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执法职权,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水平。

3.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1)加强乡镇检测体系建设。目前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现状不能适应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的要求。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强乡镇检测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与措施的落实。

(2)加强终端检测室建设通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单位协同推进,鼓励和支持大中型超市、食堂、学校、酒店、家庭农场等地和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构建“检测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3)设立村级快速检测室。乡村举办宴席在15桌以上的,其农产品必须到村级农产品快速检测室进行检测。同时将村监督员、组协管员考评结果与其工作报酬挂钩,促使基层监管人员主动履行自身监管职责,形成良好氛围,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监督,推进社会共治。

四、结语

近年来,武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监管难度较大、监管力量较薄弱、执法队伍不健全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当前可以通过强化突出组织领导建设、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措施来进一步的改善。未来武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会不断的完善;也能为人民带来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做足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1):3-7.

[2]赵美华,赵军良,巫东堂.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7):1197-1199.

[3]封春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2017(3):243-243.

猜你喜欢

农产品现状分析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农产品争奇斗艳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