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市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研究

2018-12-17蒋鼎国王蓉蓉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淮安市休闲农业

蒋鼎国 王蓉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已逐渐成为工商业主投资的新领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课题组因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工作需求对淮安市休闲农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淮安市;休闲农业;农民增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已逐渐成为工商业主投资的新领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目前,淮安市围绕“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农耕文化”等主题对休闲农业进行差异化布局,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现代农业水平和效益。课题组受淮安市委农工部委托对淮安市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共收集休闲农业消费者调查问卷196份,经营者问卷37份,实地走访了17家休闲农庄,采访了旅行社、素质拓展公司、镇长、村干部等一些基层管理人员,在综合研究大量文件精神,分析淮安市创意休闲农业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截止2018年4月,淮安市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595个,年接待游客551万人次,从业人员1.56万人,休闲农业日益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

其中,江苏三农生态园、江苏惠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洪泽龙禹生态园等4家园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企业”;新滩村获全国休闲渔业“最美渔村”;淮安市现代渔业产业园、洪泽湖渔家风情园获“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和平镇等8个乡镇获批省级农业特色小镇;雨山村等5个乡村被评为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兰趣园等7个休闲农业点被评为省级主题创意农园。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3.18中国洪泽湖放鱼节获“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会展)”;首届兰花节日游客量过万人,白马湖村年吸引游客达60万人。

二、淮安市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淮安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产业融合的链条短,附加值偏低,利益联结松散,合作方式单一;土地、人才、资金等供给不足,在课题组调查的淮安农场主调查问卷中,83.33%的农场主指出急需解决资金的问题,有超过50%的农场主迫切需要解决土地问题和技术问题,如按国土资源部规定,以农业为依托的各类场所需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难以正常实施,农村金融产品极其有限,农用土地和各类设施都不能抵押,借贷融资困难导致规模难以扩大,且多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实地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一些休闲农业园区虽有产业发展,但规模都较小,总是徘徊在有产品,没销量的状态中。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休闲农业园区一般只有釆摘休闲娱乐活动,没有产品品牌,更没有产品链的延长,或是虽然有加工但只是作坊生产,也没有注册产品商标,高度分散,做出来的产品数量小,销售收入少,影响力不大。没有整合周边农民、农业、农村资源,只是园区自产自销,自娱自乐,休闲农业没有起引领、示范、带动效应,没有搭建平台,此外农产品面临“低值、易损、不好保鲜、难以包装”的困难,难以实现工业化包装,运输。因此,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品的同质性较强,没有通过品牌、宣传突出其差异化。产业融合主体带动能力较弱,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少,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经营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在推进区域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方面能力不足。

三、促进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1.统一认识,凝聚合力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应该切实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区域联合,要把休闲观光农业在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区分開来,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凝聚发展合力,形成品牌联合推广、产品互推、服务共享的良好发展环境;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扶持重点项目,同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开发,建立起“政府导向、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金融部门要优化信贷结构,把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纳入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贷款利率和时间上的优惠和便利。农业部门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采取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国土部门要鼓励开发废弃园地、林地、荒山等,盘活存量土地、对休闲观光农业管理配套设施用地实行用地倾斜,其他有关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职能,为休闲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结合淮安市实际,成立休闲观光农业协会,用行业规则加以规范,建立休闲农业相关的标准及体系。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休闲农业发展质量。

2.因地制宜,优化布局

淮安休闲农业在淮安市“一区两片四轴”的总体开发格局上,主要以白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天泉湖、金湖水上森林公园、东方园林金湖苗圃基地、盱眙丘陵山区、流均绿草荡等自然景观为依托,加快相关县区布局。同时力推优质稻米、规模养殖、特色水产等农产品,放大“淮安大米”品牌效应,推广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和银鱼、白马湖青虾等优质产品,加快各地区的休闲农业产业布局。休闲农业的规划重点要围绕有七个方面设计: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住什么,买什么,体验什么,传播什么(文化)。其规划不是建筑规划、园林规划,旅游景区规划,而是要以农业生产布局为主的休闲农业规划,规划重点是以设计赢利点为主要内容的商业经营模式规划设计。

3.以农为基,拓宽产业

休闲农业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实现农旅相结合。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只会做旅游,不会做农业。休闲农业园区不能当做旅游景区来干,必须要有主题定位,农业种养生产什么,就决定了你的旅游休闲做什么。休闲农业的景观设计不能象城市一样做园林景观,栽名贵花卉、常青树,主要是围绕农业生产进行布局与景观设计。休闲农业的“三生”结合要先生态、后生产、再生活,不能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休闲农业经营,不能只盯着园区的一亩三分地,要整合资源,当做平台来打造,让投资商、经营者、消费者、农民都能参与进来做长产业链,如,稻谷做品牌难度很大,可是,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米酒、甜酒、米粉、年糕等,做品牌就相对容易得多;新鲜的蔬菜、水果做品牌的难度很大,经过加工成蔬菜水果罐头、果蔬片等做品牌就相对容易一些。加工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增值化。所以做休闲农业一定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一产是基点,二产是重点,三产是亮点。

4.整体推介,强势宣传

在休闲农业的产品推介方面,应当注重联盟化运作,即确立政府、公司、农庄之间的联盟,可以充分利用淮安市“周恩来故里、西游记摇篮、大运河之都、淮扬菜之乡”的品牌优势,在淮安全域范围定期推出大型农事节庆活动,对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战略性旅游产品进行管理和促销,例如每年举办的淮扬美食节、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等一些区域影响力广、市场知名度高、开发基础好的节事活动进行重点推介。通过一些优质平台例如攜程、美团、驴妈妈等推动休闲农庄的营销宣传。在营销宣传手段方面要注重针对性,针对不同时节,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的营销方案。同时要注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站在消费者角度挖掘潜在营销机会,开发相应的产品及服务。

5.抓住要素、升级体验

休闲农业要注重“赏、采、尝、学、耕、戏、憩、养、淘、归”这10个要素,落实到产品设计和游客感知的各个维度,使休闲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丰富休闲农业产品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高品味、多层次、全方位的休闲体验。“赏”是通过视觉美景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采”是休闲农业的一大特色,同时采摘成本低、受益高,是休闲农业吸引游客和赢利的抓手,淮安农业采摘还可以深度挖掘、细分市场、丰富产品内容;“尝”为消费者带来味蕾绽放之旅,品尝特色乡村美食,是游客在乡村必不可少的体验,休闲农庄应该超越吃的基本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地产地销”的特色美食,从食材、调料、做法、容器、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打造不一样的“食”体验;“学”发挥农业的教育功能,缺少科普教育的休闲农业是残缺的、不完美的,农村和城市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基本条件,在休闲农业中“学”可以让消费者接触农业、了解农业,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耕”是休闲农业的灵魂,淮安休闲农业可以开发丰富的农耕劳动体验、亲种小菜园等丰富休闲农业的体验方式,是园区出彩致胜的关键;“戏”是快乐农业,通过轻松有趣的农业活动带给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吸引更多游客;“憩”是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在淮安市休闲农业消费者市场调查中,有超过90%以上的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园的目的是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因此淮安在休闲农庄的建设中更需要让消费者慢下来,住下来,在住宿环境中植入农村文化、自然元素,强调乡村特有的慢生活;“养”是发现农业的健康功能,农村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更可以将养生、养老产业与农业、农村相结合,打造养生好基地;“淘”在休闲农业中实现了农产品的直销,使乡村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销售环节,生产者的利润大幅度提高。而且,出游者大多都有购买体验的需求。因此,淮安市的休闲农园应该打造类型丰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商品,并让游客快乐的把商品带回家;“归”是休闲农业的高层次体验,都市生活的紧张繁杂,使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农村的情绪越来越高,淮安休闲农园可以拓宽经营方式、合作渠道,让城市人也可以通过各种合作方式真正的回归农村。

参考文献:

[1]郭德好,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90-191.

[2]黄爱央,温州市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杨旺生等,江苏休闲农业发展报告2014,科学出版社[M],2014.

[4]西安市休闲农业调查研究_李楠[D],西北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16.

项目来源:淮安市委农工部2018年项目“淮安市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研究”。课题组项目负责人蒋鼎国,课题成员王蓉蓉。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淮安市休闲农业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山中学活动掠影
江苏省淮安市:小雪节气杉林红
我的奶奶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