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2018-12-17董昳超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金融脱媒金融创新商业银行

董昳超

摘 要:在我國金融市场高速发展、金融创新不断加快的情势下,我国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即货币资金绕过金融中介,直接和需求方联系到一起。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脱媒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其次从表内和表外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而后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面对金融脱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金融脱媒;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1 金融脱媒概述

金融脱媒,其源头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Q条例的执行限制了定期存款利率上限,所以一旦市场上的利率高于存款机构支付存款利率,人们就会选择将资金从存款机构中取出,转而投向具有更高收益的证券资产。所谓的“金融脱媒”,就是指金融中介不再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时所必须需要的部门,资金直接从供给方流向需求方。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商业银行其金融中介的作用被逐渐削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成长,中国也渐渐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特别是投资渠道多元化以后,大众在选择金融产品时有了更多方向,同时投资理念也更加先进,于是那些具有更高收益率的基金、保险变得越发受青睐。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的也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遇到巨大挑战。

在金融非中介化日益加快的时代,我国的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应当努力加快变革创新,结合中国国情现状改良经营管理体系,这是我国金融市场上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2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近年来,金融业务的发展呈现出了显著的金融脱媒趋势,这种趋势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表内业务的影响,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即存贷业务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直接表现在银行利息方面,进而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表外业务的影响,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表外业务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1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内业务的影响

在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中,其盈利主要是通过存贷业务实现的,其中,存款业务提供了资金,贷款业务则为银行创造了经济效益。在前文中,我们分析了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存贷业务受金融脱媒的影响,其增长速度有了很大的减缓,市场中的贷款需求增长速度十分迅猛,但是其存款量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甚至一度停滞,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就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2.1.1 存款业务

首先,在金融业务与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民众投资渠道的选择愈发多样化,当民众将其积累的财富用于投资理财时,就很少有资金会存储在银行中。在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资金来源结构中,居民的存款是最主要和最稳定的,然而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在总体存款中的占比就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存款的减少,意味着商业银行用于开展贷款业务的资金也在减少,最终导致其盈利出现下降。其次,在我国金融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居民不论是投资渠道还是投资方式,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居民为了提高其资金的收益,会选择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到银行储蓄,亦或是选择投资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这种情况下,银行存款就因为居民资金的分流而逐渐减少,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呈现出了显著的短期化特征。而在长期投资方面,居民更倾向于投资那些长期收益较高的金融产品,比如基金或股票,即居民的理财投资呈现出显著的长期化特征。此消彼长,商业银行存款在期限方面就变得十分不协调,最终导致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2.1.2 贷款业务

除了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有影响之外,金融脱媒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结构,这主要指:首先,居民资金用来理财,使得社会中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进而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融资的选择性更多样化,就不再一味依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有所缩短,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降低利率来促成业务,最终影响到了其利息收入水平。其次,近年来金融市场中的短期融资券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短期融资券抢走了很多原本在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客户,但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并未因此减少;而作为企业来讲,其更倾向于中长期贷款业务资金。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结构中,短期贷款的占比逐渐减少,中长期贷款的占比逐渐提高,大量资金被中长期贷款所占据,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导致商业银行因此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2.2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影响

通过发展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可实现盈利的增长。事实上,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是非常重视表外业务的,表外业务创造的收入甚至达到了银行收入总量中的50%以上。然而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表外业务发展状况来看,表外业务创造的收入在总体收入中的占比是非常小的,在金融脱媒现象出现之后,商业银行受金融市场的变化影响,也开始积极的发展表外业务。为了更加显著的提高其表外业务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增强其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以此来应对其存贷款业务盈利空间逐渐缩小的压力。从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得知,到2017年为止,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创造了大约为100万亿元的收入,这相对于2016年来说实现了25.12%的增长。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为其创造了大量的佣金与手续费收入。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在2006年时中国工商银行通过中间收入获得的收入为163.44亿元,到了2017年这一数值已增长为1463.22亿元,也就是说在这十年之中,中国工商银行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几乎是上涨了9倍。而招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更加惊人,在2006年时仅有25.14亿元,到了2016年时这一数值已实现了大约18倍的增长,达到了446.96亿元。

3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对策建议

3.1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

相较于从前,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是无比开放的,这种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若依旧沿用传统的经营模式,就承受更多金融脱媒所产生的压力,在重压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迎合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尽快开展综合化经营模式。

开展综合化经营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金融脱媒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提高银行发展能力与盈利能力的一个必然选择。在金融脱媒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的业务,比如投资咨询业务以及证券保险业务等,若依旧坚持原有的存贷业务,最终将会被市场所淘汰。混业经营模式的广泛应用,打乱了原本金融行业各子行业独立运行的格局,各子行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和交叉,出现了更多组合形式的金融业务与产品。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的拓展混业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金融产品与业务的创新研发,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3.2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金融脱媒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成长,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还是非常低的,而且这种发展水平是不能完全消除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增长,商业银行需求通过创新研发推出更多的中间业务,豐富其金融产品结构。尽管说金融脱媒促使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结构更加的丰富,但是这种丰富只是相对于一家商业银行来讲,在金融市场中有许多同质化的金融产品。这种同质化会导致市场竞争朝着更低层次的“价格战”发展,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来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

3.3 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众所周知,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客户存款一直都占据着主心骨的作用。由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金融产品的丰富多彩,商业银行较低的存款利率不再符合大众的需求,于是导致了这样一种后果,银行存款大量地流向资本市场。为了应对商业银行存款不断流失的情况,金融创新势在必行,创造更多更高收益的金融理财产品,满足各式客户的需要,吸收客户的资金,应对金融脱媒产生的影响。各家银行应该抓住市场空缺,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百花齐放”,同时也才会真正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

3.4 完善政策法规,合理防范风险

任何行业的发展,一定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银行业更是如此。行为符合政策法规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努力提高技术、积极防范减少金融风险,提高各项业务水平,成为更为契合国际金融大环境的需要。要想达到无论是从市场准入还是市场退出都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管理,银监会须要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各项监督和管理手段,从多种方向对金融机构实行监管。与此同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让公众随时可以看见必要的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化,不仅接受银行客户的监督,更加面向社会公众公开透明,相信这样会使得商业银行的行为更好地符合监管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脱媒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其次从表内和表外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而后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面对金融脱媒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二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三是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四是完善政策法规、合理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胡君谊.金融脱媒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4.

[2]明洪盛.“金融脱媒”对金融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06(4):75-76.

[3]李澜冬妮,郑安安.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8):155-156.

猜你喜欢

金融脱媒金融创新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