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2018-12-17赵鹏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风险投资创业板

赵鹏

摘 要:一直以来风险投资就被认为和企业创新密切相关,并且国内外学者对两者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风险投资产业的现状以及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现状,探究了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根据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自主创新;创业板

1 引言

从二十世纪末美国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大批高新技术公司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相较于传统产业,信息时代诞生壮大的公司普遍具有产品迭代速度快,在背后支撑起这种产业更新迭代速度的根本原因是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发掘技术优势,发掘市场盲区,并且通过信息时代良好完善的传导机制迅速的将创新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完成良性循环。

良好的传导机制是创新转化为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一环,单纯的创新或者“专利”对于市场的意义并不大,只有将创新成果投入市场,创新这一“石油”才能成为驱动经济快速前进的燃料。而在将创新成果向商品转化的过程中,很多公司往往面临着许多相同的难题:公司处于初创期,通常会因为高风险而被银行拒绝,公司缺乏专业人才,无法开拓市场,或者没有专业的管理人才而导致公司管理混乱,降低了公司效益等。

作为投资主体,相对于传统银行机构,风险投资的风险偏好相对较大,而除了在解决创业企业融资问题上成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方式之外,目前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对于創新企业还有其他重要意义,例如风险投资往往能够为创业企业提供专业的管理人才,提供更加专业的管理服务,在产品投放时往往也能提供更加广阔的人脉支持和渠道帮助,加速投放转化效率。此外,风险投资机构中通常还有众多行业研究专家,能够提供专业意见作为创新参考。可以说,风险投资是创新转化的催化剂,没有风险投资的介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不会这么快到来。

我国的风险投资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的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标志着风险投资在我国正式出现,同年我国政府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引导风险投资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具体国情,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相关制度建设处于不完善状态,因此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速度也相当缓慢。这种状态直到九十年代后政府主导的相关风险投资开始快速发展,我国风头行业才开始进入到快车道。

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的地区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地区,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风险投资机构占了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绝大多数,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发展有关,东部地区发展时间较早,有充足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同时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环境也可以为风险投资提供众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中国的风险投资也呈现明显的行业集中的特点,2017年全年互联网产业,IT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总投资数占2017年全年投资事件数的39%,接近40%。

中国国内对于风险投资影响的研究相对于欧美国家较少,主要由于风险投资在中国起步较晚,对风险投资各方面进行研究的历史较短。结合中国国情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更加清楚的理解背后的理论含义,还能够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细致具体的建议,对于寻求风险投资的企业来说也能够更加清楚得了解本身是否适合风险投资。

2 中国风险投资及企业创新现状

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历史较短,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开始出现外资风险投资基金,例如IDG资本,九十年代国内也出现了数起风险投资案例,例如搜狐接受英特尔及道琼斯注资210万美元,金山公司接受联想集团900万人民币资金注入等。同时从九十年代起,国家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引导风险投资发展,尤其是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已经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7年,风险投资的项目数和金额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除了相关政策法规趋于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之外,供给侧改革以及中国工业2025的提出,更进一步推动了风险投资的

发展。

中国一直重视对于企业创新的引导,从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到一系列的税收减免政策等,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产业升级计划的推出,更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企业的创新能力往往是通过企业对创新研究投入保证,没有对研究的投入就不能保证企业的创新

能力。

相对于主板市场,创业板对于企业上市的要求较低,因此创业板成为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寻求上市的途径。而这类企业往往对于自身创新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所处行业也有更新迭代较快的特征。从历年研发强度数据可以看出,创业板企业研发强度就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研发强度,近九年的平均研发强度即研发支出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为5.12%,比全国平均的1.99%高出一倍多。创业板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创新的重要代表

3 中国风险投资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风险投资处于快速发展期,相关产业正在快速成熟,有关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

3.1 退出机制不完善

风险投资没有长期持有公司股权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实现资本的增值,因此良好的退出机制至关重要。目前而言,我国风险投资主要的退出渠道有IPO,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而在这些退出渠道中,IPO相对而言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退出渠道,不光可以给风险投资提供良好的退出回报,而且对公司也有利。但是中国股票市场上市仍然采取的是核准制,并且门槛较高,很多公司难以达到其严苛的财务要求,虽然新三板与创业板上市门槛相对主板市场降低,相当于降低了退出门槛,但是相对于西方注册制而言,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阻碍。

3.2 没有充足的相关人才的储备以及培养机制

风险投资机构可以解决传统投资机构可能遇到的信息不对成问题,就是因为成熟的风险投资机构拥有大批跨行业复合型人才,他们可以通过事前尽职调查与事后的持续督导解决这一难题。但是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不成熟使得这类人才处于紧缺状态,同时很多公司也缺乏适当的培养机制。

3.3 未能为所投资公司提供充足的附加服务

在成熟的风险投资行业中,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并不仅仅只是提供资金,他们还会向所投资公司提供更加专业的运营意见,相关管理人才,相关行业专家意见以及商品销售渠道或者相关人脉等。但是正如前一点所说,中国风险投资相关人才不足,因此很多附加服务都无法提供。

我国风险投资大多尚处在发展阶段,缺乏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行业的不成熟,导致很多风险投资机构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他们持股周期通常较短,同时持股比例也较少,这也就使得风险机构要么因为持股比例过少而对企业丧失影响力,要么因为过于追求眼前短期利益,所以对公司短期内的运营数据反而更加看重,从而使企业减少了长期上的研发支出,进而使得企业创新能力下降。

4 相关政策建议

4.1 深入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建设,推动注册制早日落地

造成目前风险投资与企业发展的联系没有理论想想中的那么紧密的重要原因便是目前风险投资偏好短期获利,因此倒逼企业减少或者转移工作重心。这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便是风险投资的推出途径的问题,相比于美国等拥有成熟资本市场的国家来说,我国资本市场应该说还是存在着诸多短板与不足。例如我国证券市场挂牌上市至今仍然实行的是核准制,而这个过程则是大大增加上市的不确定性,对于追求收益的风险投资而言,如果在IPO阶段等待时间过长,其机会成本就会日益增加,这显然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即使目前开通了相对于主板市场门槛较低的创业板市场,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风险投资退出的难度,但是横亘在风险投资畅通退出渠道的门槛依然存在。建议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就是增加风险投资简单易行方便的退出渠道,带变形的就是加快注册制的落地速度。

4.2 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无法像成熟市场那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了所处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带来的限制外,人才储备的不足,相关复合型人才的缺失也是造成很多风投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精准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它是风险投资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一环。通过专業人才的事前尽职调查与事后的持续督导,能够将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可能解决。

4.3 鼓励风险投资长期投资

风险投资的短期收益倾向是造成目前风险投资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的原因之一,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或者行政补贴等方式鼓励风险投资更深层次地参与到投资中去。

5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在国外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中,风险投资往往可以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他们往往通过为企业提供专业管理意见,为初创企业提供人脉资源等方式解决发展期企业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得企业能够专注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更多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内部发展力量。目前影响我国企业创新更显著的因素为企业内生因素,除了创新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企业自身谋求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活动外,更重要的还是风险投资等产业不成熟造成的缺位。

参考文献

[1]王玉荣,李军.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的经验数据[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苟燕楠,董静.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

[3]龙静,黄勋敬,余志杨.政府支持行为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服务性中介机构的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2(5).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风险投资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一类分数阶房地产风险投资系统的混沌同步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