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模式与探讨

2018-12-17潘悦鹏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问题及措施医疗机构档案管理

摘 要: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医疗机构的管理及发展,故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医疗相关工作人员们的重视及关注尤其是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足以见得档案管理对医疗机构管理及发展的重要性。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医疗机构档案实际管理中依然还存在档案信息资源不足、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管理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必须不断完善和改进医疗计划管理模式。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医疗档案管理经验,详细分析了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模式。

关键词:医疗机构;档案管理;问题及措施

医疗机构档案简单的来说就是医疗机构用于医学科学发展的一系列资料,主要包括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资料、医疗技术信息等资料,直接关系到了医疗事业发展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使得加强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显得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政策的不断增加很多人民对健康的意识得到了提高,这意味着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随着增加,而医疗档案数量在该中形势影响下也会越来越大,这无疑是增加了医疗机构档案的管理难度,所以必须提高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及信息处理能力,以保证医疗机构档案得到高效管理,相应的信息资源也能够得到高效应用,从而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所以下文先从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软件应用系统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这此基础上分析了强化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1 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高

很多医疗机构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只注重本院的经济效益和业务的发展,忽略对档案资源的管理,没有把档案资源管理当成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致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1.2 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不完善

实际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中并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标准,导致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等出现毫无秩序、混乱不堪等不良现象,降低了整体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水平。另外,很多医疗机构人事管理系统、收费系统等并不完善且与实际不符,导致管理脱节[1]。

1.3 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相关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够

就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来说,不管是国家相关政府,还是医疗机构本身来说,投入其中的资金都是非常有限的,导致单独依靠当地财政预算是无法来购置先进设备进行全新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致使档案管理所需设备难以完善、设备逐渐老化等,影响了整体的档案管理。

1.4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且技能掌握不熟练;第二,部分管理者年龄大,无法接受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医疗机构档案;第三,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且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 强化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医疗机构领导及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

第一,医疗机构领导者及管理者要提高对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重视度,并将工作精力分一部分到档案管理上来,必要情况下要给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和构建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第二,要定期对各级医疗机构干部和职工进行档案管理意识及职业素养培养,以提高整体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第三,加强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医疗机构管理者、领导者及相关工作者意识到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意识[2]。

2.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标准

第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各级医药卫生部门档案管理实际,制定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情况可通过综合型档案室的建立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并配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从而保证档案室的档案得到合理化及科学性管理;第二,对于部分小型医疗机构来说,直接建立专门的档案室,然后对所有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管理程序为:档案分类(包括医疗材料文件、药材信息资料、患者病历等)→根据对应的标准处理和保存档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档案数据库,并设置检索网页,使档案使用者通过该页面检索就能够找到和应用相关档案→定期更新档案数据库,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

2.3 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加大资金投入

1)档案管理网络的建立:根据档案管理实际需要构建相应的管理项目及网络站点,例如构建文书档案管理、医疗档案管理和科技档案等。其中文书档案小组属于行政职能部门,主要工作内容不仅包括了党群工作和行政管理,还包括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预防保健管理、基本建设管理、设备仪器管理和会计管理等项目;医疗档案则是以临床科室为主开展医疗管理事项,主要管理范围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实际管理中要尽可能涵盖所有专业科室;科技档案管理则主要以科研教学为主,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档案工作负责人,还需要连接不同科室的管理工作,以形成医院档案工作网络,使得科技档案管理小组或部门能够收集到更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最后对档案进行整理、严格签字、登记、入库手续等操作,形成信息资源最为丰富且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库[4]。

2)加大资金的投入:即医疗结构要尽可能争取当地政府出门出台的辅助性资金,如医疗基金、政策辅助资金等,然后将这些资金分出20%投入到档案管理中,以保证档案管理软件系统的完善及统一,同时还建立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

2.4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第一,医疗机构要组建专门培训小组,小组中要配置相应的档案管理专家及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者,以实现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及系统化培训;第二,对于已经工作半年以上的档案管理者要定期性对他们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基础知识及职业素养培训,以巩固他们的档案信息管理知识技能,培训的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及技能、计算机基础技能等;第三,对于新来的档案管理人员则进行1个月的持续性、专业化和综合性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等,使他们成为综合能力很强的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人员,从而提高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5]。

3 结语

总而言之,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对医疗事业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其管理质量及效率提高不仅能夠促进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还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及医疗水平,从而促进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及进步,最终推动我国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上文分析了解到,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中不仅存在信息化建设意识不高和重视度不高的问题,还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不完善、软件系统不统一、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高等问题,所以需要通过强化医疗机构领导及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标准,并配齐管理人员;建立档案管理网络等渠道来强化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最终提高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侯瑞兰.信息化背景下医疗档案共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办公自动化,2018,23(12):56-58.

[2]权艳.基层医疗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7,8(09):166-167.

[3]王肖.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优势分析及其实现途径探索[J].才智,2017(13):242.

[4]袁梅.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与实现途径[J].办公室业务,2016(15):41.

[5]周娟.基层医疗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5(12):80-81.

作者简介

潘悦鹏(1982-),男,汉族,吉林集安,本科,馆员。

猜你喜欢

问题及措施医疗机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