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想象力培养策略
2018-12-17荣学工
荣学工
不管是从在语文考试中分值所占比例来看,还是从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来看,拥有良好的作文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又是为将来作文打下扎实基础的。想象力在作文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作文能否与众不同,与作文的创新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将详细讲述培养小学语文作文想象力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观察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人们普遍認为,小孩子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一般都比成年人要强得多,这是因为他们拥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孩子而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他们喜欢不断地对外界和周围事物做出探索观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经过调查研究显示,在进行观察探索时,思维活动会非常积极,这也就意味着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虽然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观察欲望,却无法从所观察的东西里发现更深刻的涵义,反而会因为太枯燥而逐渐丧失对外界探索的兴趣,导致想象力也大大降低。
因此,在培养小学生作文想象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周围环境,并在学生观察时对他们进行指引和辅导,帮助他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理解背后的意义,让他们能在观察中不停地思考研究,从而锻炼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写描述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作文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公园,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什么是大自然,并且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的特点,通过公园里的植物想象大自然的过去和未来。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篇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的作文。
课外阅读提高学生想象力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想象力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虽然小学生本身就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眼中的世界都是生动有趣的,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知识储备、表达能力等原因,他们很难将自己所体会到的东西,经过总结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其次,大量的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积累作文素材,开阔思维视野,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许多单词,成语和优美的句子,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作文中去,可以让平淡无奇的作文变得生动优美。
最后,在进行书本文字的课外阅读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文字内容去想象动态画面,通过自己构思重现文章内容,在这个构建画面的过程中,会让学生的思维、意识、想象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因此,进行课外阅读锻炼,有助于将作文变得既生动优美,又充满想象力。
为学生创造作文情景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拥有足够的想象力,但是,写作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一篇完整、生动的作文,既需要有想象力,又需要一定的事实基础,这要求学生在运用夸张、虚拟的描写方法的同时融入事实,将想象作为写作手段,而将科学合理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作为文章基调。因此,在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写作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给学生营造一个符合科学常识的作文情景,再让学生根据情景进行思考建构,从而演绎出独特的作文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景中去,教师可以在营造作文情景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觉融入其中。例如,在进行关于未来的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科技电影或科学视频等,然后对学生提出“未来的你是什么样的”“未来的社会是怎样的”等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文章息息相关,从而发散思维,并根据情景内容进行想象,落笔成文。
“练习”提高作文想象力
在进行写作实践时,学生仅仅是拥有大量的素材积累和记忆优秀文章,是不足以作出生动形象的文章的,还需要通过不断练习,将素材和文笔化为己用,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此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锻炼时,不一定要布置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那样虽然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却太过于耗费时间了,教学效率不见得好。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给出几个关键词或者某个特定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小段文字,对词语或者情景进行初步概括描写。这样一来,既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能节约许多时间。另外,教师还能从实践写作中看出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在写作中存在的优缺点,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作文写作的教学中,想象力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能使文章变得生动、丰富。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不仅要加强关于写作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更要帮助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提高想象力。而在培养想象力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依靠理论知识和技巧学习,还要注重加入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锻炼总结,将教学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为以后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