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宋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探析

2018-12-17李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山水画意境

李阳

摘 要:在中国山水画中,除了以风景为主体元素外,画家还会在画中添加一些小的点景来丰富画面内容,展现主题,表达内心情感。点景人物虽小,但却是山水画中点景的要素之一,起到画龙点睛、渲染气氛的作用,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之笔。尤其是在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和“北风南下”的转变,点景人物愈来愈多地出现在山水画中,由于理学的兴起,画家所追求精神世界的表达已到达“天人合一”的意境。

关键词:两宋;山水画;点景人物;意境

一、两宋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发展

中国山水画常在自然静谧的画面上点缀一两个樵子渔夫、牧童野老、文人雅士或羽客高僧,这类人物被称为点景人物。点景人物虽然以小为妙,但却是山水作为独立学科而从人物画中解放出来的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人文内涵。《芥子园画谱》中:“山水中点景人物诸式,不可太工,亦不可太无势,全要于山水有顾盼。人似看山,山亦似俯视看人。琴须听月,月亦似静耳听琴。……于一笔两笔之间,删繁就简,而就至简,天趣宛然,实有数百笔所不能写出者,而此一两笔忽然而得,方为入微。”可见,点景人物所占面积甚小。当我们在欣赏一幅山水画时,大多人都被高大雄伟的山峰所震撼,或被烟雨朦胧、轻烟缭绕的美景所吸引,很少有人关注画中的点景人物,但这正是画家所要深化的主题,甚至是画家自己的写照,以此来抒发感情,烘托画面意境的。

两宋时期的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的一个高峰时期,其画中点景人物也在此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并达到了一定高度。纵观中国绘画史,宋代是一个特殊时期,“靖康之乱”使宋代发展成为两个时期,平和的北宋和偏安江南的南宋,不同地域的绘画形式的交流融合,使画家的心境、画风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画家们由对现实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关注转向了自我精神、内心世界的关注。而这一思想的形成也是受儒、道、释三教的影响,理学的形成,就是这三家思想的有机结合,画家开始注重情感的表达,导致了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精彩纷呈,人物形象更加多样化。王伯敏在《中国美术通史》中说:“宋代山水画进一步把人的生活感受与自然变化结合起来。”可以总结为,两宋时期,点景人物的形成、发展、演变都是与山水画发展紧密相连的。

二、两宋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类别及作用

从两宋这一特殊时期来分析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是因为它是整个山水画史中最为成熟的一部分,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高峰,其画中点景人物的形态也是最为丰富多样的,从形象上看,可分为渔父、骑驴者、文人隐士、市井农夫。

(一)渔父

渔夫是指在江河湖中以打渔为生的渔民,着短衣襟,单人或多人撒网捕鱼,以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中,是指具体的人。而渔父,着短衣襟佩蓑衣斗笠,单人垂钓,或着长衫垂钓,或抱桨乘舟,是画家塑造出来的概念的人,代表着隐逸精神的文化形象。如郭熙的《早春图》,大家所了解到的这幅图一般都是表现他提出的“三远”透视法,而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画中的人物,一个渔夫正摆渡着渔船撑杆靠岸,岸边停靠着一只木船,一个长者携着儿童和一个挑水的人,让我们看到了乡野生活的真实场景。郭熙师法自然,他认为只有“饱游饫看”,才能描绘出真实的山水,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而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却与他不同,这幅画是他被贬途中所作,溪塘渔民张网垂钓,巨石后面有一位策杖隐者携一琴童,正在欣赏着这美景。画中并非反应渔民艰苦生活,而是表现一位高人逸士对山林渔隐的向往,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而在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渔父显然已成为主角,也是整幅画的主题,画中渔父坐在船头,另一端被压得翘起,垂钓于水中,仅在船前后画几道波纹,其余皆是空白,有人认为,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唐代柳宗元《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画中所描绘的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夫形象正和诗中后两句所要表现的相吻合,给人以空旷落寞之感。图中所描绘的渔父,从外形上看,和前两幅作品大不相同,衣着整齐干净,发簪整齐盘在头上,斗笠放在船蓬顶,不是作为劳动者的渔夫形象,没有秀丽的山河,也没有劳作场景,而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可见,渔父作为点景人物的出现,不仅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表达内心情感,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山水画增添了意境。正如宗白华《美学散步》中提到:“中国山水画中,有时或寄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间,如树如水如石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二)骑驴者

骑驴者在两宋山水画中也是不断出现的。驴性情温顺,善于负重,在古代是主要交通工具,在民间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运载载人,拉磨,因此人对驴有很深的感情。驴外形小巧,轮廓圆缓与山水自然格调一致,毛色使人产生朴拙苍老感,与山水墨色相合,也深受画家的喜爱,以此来调节画面的整体节奏。从李成的《寒林骑驴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文人模样的人正在骑驴赶路,宽衣大袍,一手托腮,看似很寒冷的样子,后面一个仆童相伴而行,有種孤寂苍凉之感。而比他这幅画更感伤的还有他的《读碑窠石图》,画中有一骑驴的老者,驻立在一座古碑前面观读碑文,一个儿童拄杖静立在一旁。老者凝视着古碑,想必内心也同周围环境一样悲凉,历史烟云就在眼前流逝,自己也是这山水间的一名过客而已,或许读碑的老者就是李成自己,面对历史,面对荒凉的大地,思考着自己的一生。因此,骑驴者更代表着林泉隐士,也代表着人与自然亲近的田园生活。

(三)文人隐士

隐逸文化对山水画有着重要影响。隐士形态大体分为两类,直立和坐姿。直立姿态,如马远的《山径春行图》是以缓步慢行的思想为主题,画中文人捋着胡子,安逸闲适地漫游在春意的山间,举目遥望,似乎触景生情,想要吟诗一首。文人从书斋中走出来融入自然中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坐姿主题有很多,如坐听涛声,坐而吟诗,坐而诗书,独坐深思,坐而观景,坐而小憩,坐而闲谈,坐而对弈等,据统计结果看,两宋坐姿较为常见,这与理学的兴起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联,静坐是求悟的唯一途径方式,静坐也是佛教禅定的重要方式之一,修身养性,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点景人物的出现,将这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市井农夫

两宋时是风俗画发展高潮时期。当时经济发展迅速,加上科举制度的改革,让很多平民百姓进入了上层社会,并占据了主流,因此绘画题材更加生活化,世俗化。而理学思想的形成,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在绘画上表现出来柔顺平和、简约内敛的人文特色,带有风俗意味的山水点景人物也随风俗画的发展得到了应用,影响山水画的审美和人文趣味。如南宋马远《踏歌图》表现丰收后喜悦的景象,描绘在田间小路载歌载舞的男女老少,四个村夫“踏歌而行”,姿态神情各不相同,一妇女携孩童回首张望,脸上带着快乐的表情,暗示他们的幸福生活。画上方有宁宗赵扩题诗“宿雨清几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垄上踏歌行”,是对这幅歌颂太平功德意味的最好诠释。在当时,南宋出现了短暂的复兴,人们生活相对安居乐业。画家也是通过对市井生活的描绘,抒发关心下层百姓的情感,也表达画家平和心态,画中的点景人物也给后人展现出当时人们的一个生活状态,为后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源。

三、两宋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对后世的影响

总体来说,两宋的绘画突破了宗教的羁绊,点景人物的存在使我们直截了当地了解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丰富多样的点景人物形象激发了画家的内心情感,表现出文人所向往的生活,客观地推动了元代文人画的发展。如王蒙的作品中点景人物极其丰富,人数不再以群组出现在画中,而变为单人,五官、动态更为简化,服饰也更加概括化。明清以后出现的点景人物也是基于两宋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但从形态和格调上都难以超越宋元的高度。可见,点景人物在绘画中也是随着不同朝代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变化而改变的,近现代的山水画点景人物也是对宋的传承与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及山水意境等都是一成不变的。石鲁在《石鲁艺术文集》中提出:“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提醒我们,在继承的同时,也应紧扣时代主题,不断创新,突破传统山水的神韵,以新的点景人物形式表现出当代山水画的新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王概.芥子园画传[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

[3]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5]胡适.中国哲学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6]俞剑华.国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吉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山水画意境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纸巾山水画
春色满园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明代山水画家蓝瑛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