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民间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

2018-12-17连子强郝玲

关键词:民粹主义两岸关系新媒体

连子强 郝玲

摘 要:

在两岸新形势下,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现象。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是两岸民众从各自的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出发,所呈现出的富有煽动性的、挑动对立话语形态。它的出现,既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也与当下两岸关系和两岸发展态势息息相关。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种大众话语的表达形态,客观上揭示了在传媒媒体语境下被遮蔽的两岸关系的真实图景,但也可能在现实交往中加深两岸民众的对立情绪。

关键词:两岸关系;新媒体;民间交流;民粹主义

作者简介: 连子强,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对台传播与媒介文化(E-mail:st-lian@163com)。郝玲,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福建 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海峡两岸民间传播与社会认同建构研究”(14CXW017)。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8)05-0144-09

从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与发展阶段以来,两岸民间交流在广度、深度上较之以往都有长足进步。然而,两岸民间交流的深入与两岸民心的隔阂却构成一组发人深思的悖反现象。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在两岸民间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自2016年初台湾政党轮替以来,两岸民粹主义情绪借助新媒体在虚拟空间中无远弗届的传播,逐渐在现实社会中形成日益加深的对立情绪。这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两岸民众的相互认知与理解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两岸民众的民粹主义情绪,一方面根源于两岸之间的长久隔阂所造成的历史、制度与现实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与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有关。本文试从民粹主义概念出发,梳理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情绪产生的根源、表现以及影响,试图为相关研究贡献一点思路。

一 民粹主义的概念与内涵

英国学者保罗·塔格特认为,“民粹主义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缺乏使之具体明确的特征,因而其本质上的特点是它的易变性。” [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政治学对民粹主义的把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社会思潮层面,主要强调社会普通民众的理想与价值,把平民和社会大众的认同作为一切政治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二是从社会运动层面,主要指由社会大众用激烈的手段推动社会变革;三是从政治策略层面,是政治人物为实现某种目的,通过具有蛊惑性、煽动性方式动员广大社会民众参与政治进程。总之,民粹主义的核心在于对平民和社会大众力量和价值的极端肯定。正如保罗·塔格特所言,“民粹主义之中有一个暗示性的中心地区的構想,人民位居于中心地区,民粹主义者赋予了人民以创造性和依靠性的作用。” [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第4页。

民粹主义是社会民主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现象,因为民粹主义对社会底层利益的维护和社会力量的动员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反制政治威权体系的压迫、追求社会公平、实现社会民众利益和价值等正向作用。然而,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民主主义的激进的、绝对化的形态,在其实践过程中,也越来越呈现出对社会的多重负面效应。

首先,民粹主义对于社会大众的绝对肯定,使得“人民的利益”容易被无限扩展和过度阐释,“人民成了不能被批评的敏感词汇,因为人民是改革进程的利益受损者和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的唯一美德保存者。” 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南风窗》2008年第3期,第86—88页。 民粹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社会大众往往被赋予高度的道德色彩,并以“人民的名义”合理化大众的种种偏激的、排外的、反智的言行。因此,民粹主义往往呈现为一种感性化的情绪宣泄而非理性的思考。其次,民粹主义善于迎合社会大众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普遍存在的焦虑心理,并常常利用某种似是而非的道德口号或正义理念,以某种煽动、蛊惑的方式将个体心理集合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舆论,并将某种局部的社会问题无限扩大化。民粹主义往往因特定情境而被激发,在维护特定的社会个体与群体利益的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局部的、短期利益而忽视社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最后,民粹主义强调“他者即恶”,往往将不同意见者塑造成“人民”的对立面,特别是自觉地将“人民”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精英阶层对立起来,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口号压制不同的声音,反对精英阶层和既有社会秩序。因此,民粹主义往往通过富有煽动性的言行鼓吹对抗,进行社会动员,从而引发社会动荡。

当下新媒体成了民粹主义发酵的路径之一。本文中的新媒体泛指当前以互动为基本特征的媒介形态,如网络、微信、微博、Facebook等。而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在本文中是指两岸民众通过新媒体就两岸议题开展交流的过程中,两岸民众从各自的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出发,所呈现出的富有煽动性的、挑动对立话语形态。

随着新媒体在两岸民众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功能,两岸民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较之以往有了极大的扩展,新媒体在拓宽两岸民众信息交流的渠道、扩大两岸民众参与交流的群体规模、降低两岸民间交流的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依托新媒体的两岸民间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官方主导的两岸交流,为两岸民间交流创造出更大的便利条件。

然而,新媒体空间的匿名性、开放性以及不加约束的自主性传播等特点,也成了滋生与散播民粹主义的温床。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从早期的“茶叶蛋”事件、到2014年的台湾“太阳花学运”、2015年的“肯尼亚遣返诈骗犯”事件、2016年的“周子瑜”事件、“帝吧出征”事件,“陆客火烧车”以及行之有年的大陆网民抵制“台独艺人”事件,两岸民粹主义的交锋正呈现着愈演愈烈的局面。在两岸关系逐渐走向“冷对抗”的背景下,新媒体空间逐渐形成热火朝天的“键盘战场”,“两岸虚拟公共领域中的对立情绪,将不可避免地阻碍两岸民众理性对话的展开,甚至对现实社会中的两岸民众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连子强:《传媒语境、公共领域与两岸民间交流》,《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第68—73页。

二 两岸民众新媒体交流中民粹主义的表现

通过对当前两岸新媒体交流实践的考察,笔者认为当前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强化与渲染两岸之间的二元对立。在两岸之间长久的隔阂未能打破的状况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为两岸民众的民粹主义情绪提供了广泛的发挥空间。从政治层面的“台独和统一”“民主与专制”,到社会经济层面的“先进与落后”“市场与非市场”,到文化层面的“多元与单一”“开放与闭塞”等,两岸民众在新媒体空间中所呈现的不是理性探讨以寻求相互认知与理解,而是热衷于夸大对立与渲染对方的负面形象。如在统独议题上,“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叫嚣,与大陆网友“核平台湾,留岛不留人”的回应;台湾网友强调“自由民主”、攻击大陆“独裁专制”,大陆网友则热衷于嘲讽台湾的种种政治乱象,炫耀近年来大陆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台湾网友偏好评议“陆客来台”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而大陆网友则喜欢渲染台湾的“电信诈骗”“同性婚姻”等社会议题。在新媒体空间的民粹氛围下,“反中”与“反台”的情绪正在交替上升,两岸新媒体中的民粹主义者不断塑造“我群”与“他群”的区隔,加剧两岸民众之间的对立情绪。而在新媒体空间的话语上,两岸民粹主义者相互之间也极尽挑拨、抹黑、谩骂、戏谑之能事,一些理性交流的言论反而受到排挤与压制。在渲染二元对立的话语环境中,两岸民众对于彼此之间在各个层面上的差异,不是从相互理解、理性认识的角度出发,而是牢牢坚守彼此的立场,不断夸大自己、贬低他人,从而使两岸新媒体交流沦为彼此之间的“骂战”。

(二)反官方主导的两岸交流。在民粹主义的研究中,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认为民粹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社会大众与精英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民粹主义基本上对充斥于各个机构中的精英阶层抱持不信任的态度,人民是睿智的,而精英阶层则既愚蠢又腐败,因此,政治机构的合法性只能源于人民的认同”。 E·Shils.The Torment of Secrecy:The Background and Consge-Quences of AmericanSecurity Policies,Glencoe Il:Free Press,1956,P.101. 说到底,民粹主义推崇一种极端平民化的理想,它具有反体制、反权威、反精英的特点,因而对现有政治体系下的代理人和代议制度存在深深的怀疑。当前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也体现了两岸民粹主义者对长期以来政治精英主导的两岸关系的反抗,以及对被遮蔽的真实的两岸关系的怀疑和否定。自马英九2008年上台以来开创的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的局面,在台湾政党恶斗的背景下,不断被台湾绿营政客导向“倾中卖台”“买办受益”的质疑。2014年台湾社会爆发的以“反服贸”为主要诉求“太阳花学运”以及随后的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大敗、2016年的政党轮替,也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太阳花学运”打着“人民的名义”的旗帜反对两岸进一步深化经贸往来,也开启了两岸民粹主义的正面交锋。而随着“太阳花学运”带来的台湾社会“仇中”氛围的扩散,广大大陆民众蓦然发现两岸关系的现状与传统媒体长期宣传的“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有着巨大的背离,因而也产生了对当前加强两岸交流的各项举措的广泛质疑。在台湾民粹主义者看来,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将导致大陆“吞并台湾”;而在大陆民粹主义者看来,既然每年上千亿美金的“对台让利”和两岸交流换不回台湾民心,不如用来整军备战,“武统”台湾。在对待两岸交流的态度上,台湾民粹主义者将在位的国民党斥为“卖台集团”,支持台湾与大陆减少往来,走向“台独”;大陆民粹主义者则将推动两岸交流的国台办斥为“跪台办”, 将当前官方所采取的加强两岸交流举措解读为“养寇自重”,主张“将台湾越推越远”。在对两岸交流的看法上,两岸民粹主义这似乎“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抵制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新媒体的传播,逐渐有加强的迹象,这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

(三)两岸民众国族认同的冲突。皮尔阿德列·塔奎夫指出,尽管民粹主义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毫不含糊的一点是,所有形式的民粹主义都有一种民族关怀,可以说“所有民粹主义或多或少是一种民族民粹主义” 林红:《论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学术界》2006年第6期,第189—193页。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感性化的心理,始终关怀本民族的生存和利益,推崇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强调对本民族的忠诚与奉献。在两岸交流的议题上,国族认同既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又是一个有效的社会动员手段。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崛起”带来的大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并且“国家统一”历来和“民族复兴”息息相关,在当前“台独”声浪日渐高涨的情况下,大陆网民对当前两岸交流现状与成效的不满和焦虑也日渐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诉诸“国家统一”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极易走向民粹主义。从台湾方面来看,由于两岸之间的长期隔阂,台湾民众历史上所经历的殖民主义教育、反共教育以及台独教育,使台湾民众在国族认同上产生了巨大的混乱,对两岸关系的未来不可避免地充满惶惑、疑虑。而两岸民众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和大陆强、台湾弱的现实,又使得台湾社会普遍存在着“依靠美日而自保”的心理。相对而言,台湾社会的种种“去中国化”的行径,“台独”倚靠美日势力“围堵中国”“数典忘祖”的种种行径,在大陆民粹主义者看来是可忍孰不可忍。2013年,当大陆与日本围绕着钓鱼岛问题针锋相对时,台湾马英九当局与日本签订《台日渔业协定》,激起了大陆网民对马英九的反感;2016年,在大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之际,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和“亚东关系协会秘书长”却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日本天皇生日庆祝酒会,更是激起大陆网民的强烈愤慨。在处理国际及两岸关系过程中,台湾奉行的“亲美、友日、和中”政策,在大陆民粹主义者看来,无异于“为虎作伥”“汉奸行径”;而在台湾民粹主义者看来,台湾与美日等“先进国家”共享“自由民主价值”,大陆民族主义的言论,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专制政权洗脑的结果”。由两岸国族认同的差异而导致的民粹主义,将当前两岸对立的性质,上升到了“民族矛盾”的性质,由此在两岸新媒体交流的话语中更加突出不可调和的对抗色彩,因此对于当前以“和平统一”为基调的各种对台政策嗤之以鼻,“武力统一”的声浪日渐高涨。

两岸新媒体交流的民粹主义,从台湾方面来说,既有因两岸分治以来,政经制度及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两岸对立局面所带来的针对两岸交流的保守心态,也有因部分民众的“台独”意识形态而导致的对大陆的对抗性心理。而对大陆民众而言,本质上是现实中广大民众对当前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政冷经热,交流越来越密切,民心却越来越疏离现象的强烈不满,对于长期以来以官方为主导的收效甚微的两岸交流的怀疑和否定,并且在当前“中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呼声的反映。而这种两岸的民粹主义,因新媒体的普及而得到放大。“在没有现实社会中的责任约束后,网络语言可以直接反映人们心中与现实社会中的言行截然不同的潜意识和内在冲动,这就往往表现为网民个体表达的非理性化。” 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第24—29页。 而这种非理性化的言论,无疑又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两岸之间的固有差异,加深两岸之间的对立情绪,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 两岸民粹主义交锋的社会根源

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交锋,其原生背景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既源于两岸之间复杂的政治与历史因素,也与当前台湾社会生态和两岸之间的发展态势息息相关。

(一)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优越心理”

从历史背景来看,两岸自1949年以来,不同的政治制度的选择造就了两岸民众之间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岸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加之两岸的长久隔阂,塑造了台湾民众对大陆普遍存在的“优越心理”。这种“优越心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制度上优越感:自台湾“民主化”以来,台湾民眾对于西式民主制度的认同逐步确立与稳固,尤其是在当前西式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仍占有强势话语权情况下,台湾民众对于自身符合西方民主潮流而自豪,对于大陆的政治制度,在许多台湾民众看来,仍属于落后的“专制”制度,由此认为大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也是“专制”制度的产物。(2)经济上的优越感:台湾经历了上个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亚洲四小龙”时代的经济腾飞,一举奠定了发达经济体的地位,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台商大举投资大陆,而大陆经济长期以来都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即使近年来大陆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也仍有大量台湾民众相信台湾在“人均所得”上远远高于大陆。(3)文化上的优越感:在社会发展程度的认识上,台湾民众普遍认为台湾社会“自由、多元、开放、包容”,再加上官方长期宣传的“中华文化在台湾”,和对大陆长期以来的负面宣传,使台湾民众普遍相信“台湾比大陆更文明”“台湾人比大陆人素质高”,对大陆则认为存在“钳制言论自由”“洗脑”“意识形态主导文化”等等。

对大陆普遍存在的“优越心理”,则使得台湾民众习惯于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大陆社会,造就了长期存在的对大陆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也使得很大一部分台湾民众无视近年来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对当前的两岸交流存在着普遍的怀疑和抵触情绪,为台湾政治人物和大众传媒的民粹化宣传提供了极大的操作空间。

(二)台湾“去中国化”的政治操作

从1949—1996年,两岸进入分治状态长达几十年的过程中,尽管两岸关系尖锐对立,台湾在位的国民党当局长期进行反共宣传,然而,在当时两岸关系仍是国共内战的延续,两岸对立的实质仍然是大陆与台湾关于政权合法性以及对整个中国的代表权斗争。台湾两蒋时期,不管是“反攻大陆,统一中国”,还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基本上只聚焦于反对大陆政权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大陆人民仍然是台湾当局试图“解放、争取、感化”的对象。而从1996年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以及随之展开的一系列“本土化”和“去中国化”的政治操作以来,两岸对立的性质逐渐从以往的政权合法性之争转为领土主权之争。台湾的“本土化”运动操弄“本省人”与“外省人”之争,鼓吹用“台湾意识”取代“中国意识”,造成台湾社会的族群撕裂,累积了“台独”的民意基础。“去中国化”的政治操作,则试图从根本上割裂两岸的文化、历史渊源,鼓吹“台湾中国,一边一国”和“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并且修改历史教科书,以“台湾主体”的论述取代“中国主体”的论述,大力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不断将青年世代培养成“天然独”。在这种“去中国化”的社会语境中,台湾民众的国家民族认同不断淡漠,从历次的民调来看,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不断降低。

在台湾社会层出不穷的选举活动中,挑动民粹成为政治人物获取政治利益的廉价手段,并且由于两岸之间复杂的政治、经济与历史的纠葛,以及大陆对于台湾社会的强大的影响力,两岸议题历来是台湾政治势力激烈交锋的话题,也是台湾不同政治阵营相互斗争的武器与工具。政治人物利用动员社会大众以获得“民意基础”,便可借此挑战代议制度下形成的种种制度、法律的束缚,并以此打击政治对手。而台湾社会“统消独涨”的媒介生态,也为台湾政治人物的民粹操作,起到了强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以“三民自壹年”(三立电视、民视、《自由时报》、壹电视、年代电视)为代表的“独媒”,在近年来牢牢占据着台湾传媒的主流话语,相比之下,以“三中”(中天电视,中视,《中国时报》)为代表的“统媒”的话语权则日渐萎缩。“独媒”为配合“台独”势力的意识形态,在涉及两岸的议题上,往往以“倾中卖台”为口号挑动民众反对两岸交流,而各种“反中”的言行则被披上“爱台湾”的道德光环。为了建构“台独”的合理性,“独媒”穷尽各种方法渲染两岸对立。例如在“独媒”中,政客与名嘴常常将各种社会矛盾的源头归因为“中国因素”,用“统战”和“老共的阴谋”的口号扭曲大陆的各项对台政策,用“中国打压台湾的生存空间”“中国2000颗飞弹对准台湾”“中国鸭霸台湾”作为煽动政治悲情的手段,在整体上塑造了台湾社会的“恐中”“仇中”的氛围。而对于大陆人形象,也极尽造谣抹黑之能事,将大陆人塑造成落后、残暴、丑陋、愚昧的群体,塑造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负面观感。

(三)两岸发展态势的“此消彼长”

对于大陆民众而言,维护国家统一是不可动摇的政治信仰。而在两岸长久隔阂的历史中,大陆民众依靠官方的宣传和教育建构起对台湾社会和台湾人的朦胧的认知。长期以来,“美丽的阿里山、日月潭”“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等宣传话语,以及台湾长期以来在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上领先于大陆的事实,建立起了大陆民众对于台湾社会以及台湾人的美好想象。在马英九在位的八年内,由于两岸关系进入和平与发展阶段,两岸民间交流急剧发展,大陆民众对台湾社会有了更广泛的亲身体验和直接接触。而从2008年以来,两岸发展态势的此消彼长也日趋明显,一方面,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疲态尽显、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族群撕裂日益严重、各种政治乱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陆民众对于自身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的选择更加自信。在两岸之间的这种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下,大陆民众对于台湾社会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在“中国崛起”的历史语境中,大陆民众对于实现“两岸统一”的期待也进一步高涨,然而,现实中的两岸关系却与这种期待产生了强烈的反差。马英九在位的八年,对于李、扁在位以来的“去中国化”的台独文化政策,不仅没有进行拨乱反正,以扭转台湾社会认同的错误倾向,反而坚持所谓“不统、不独、不武”“亲美、友日”以及“只经不政”的政治路线,进一步加剧了岛内的分离主义倾向。因此,对于大陆民众来说,期待与现实的强烈落差,是造就大陆民众民粹主义兴起的重要社会根源。相对于台湾社会中政治人物以及大众媒体的主动的民粹化操作来说,大陆民粹主义的反击,更多地呈现一种应激反应。民粹主义强调“他者即恶”的“对抗性思维”, 杨晗旭、徐海波:《香港民粹主义的泛滥与核心价值观的式微》,《理论月刊》2017年第2期,第26—30页。 在“天然独”与“天然统”之间存在著不可调和矛盾之下,两岸社会认同的差异,便演化成愈演愈烈的民粹交锋。

四 两岸新媒体民粹主义的影响

两岸民间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交锋,是近年来两岸交流中出现的新问题。这种现象既源于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期待与两岸关系现状的暧昧不明,也源于新媒体语境下民间交流的扩大与两岸民众社会认同的撕裂。民间社会有别于“国家”,具有自身发展的逻辑和自主性。尽管理论界对于“民粹主义”一词大多持某种批判与否定的态度,然而,民粹主义也具有两面性,民粹主义既然是民间话语的一种呈现,在两岸关系的特殊背景下,仍应全面审视这种现象。

(一)民粹主义对两岸民意与两岸关系的“祛魅”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民主的媒体政治学将努力保证媒体是用来告知和启蒙个人而不是用来操纵他们。没有信息的免费流动,市民就不可能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无法接近公共性的讨论和争辩的论坛,也就被排挤出那种构成的对话之外了。”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72—574页。 事实上,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崛起,才使得大陆民众越来越能够看清楚两岸关系的真相。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官方对于涉及两岸议题的“议程设置”,大陆民众从传统教育和主流媒体中所获得的认知,已经远远不能反映出两岸关系的真实状况。以至于“面对声势浩大的‘反服贸—‘反核四,处处有降低‘公投门槛,实现‘一边一国影子。大陆很震惊、很无辜、很无奈。” 章念驰:《正确把握当前两岸关系走向》,台湾:《中国评论》2014年第6期。 事实上,在台湾绿营政客、媒体长期通过大量歪曲事实、丑化大陆及大陆人形象的手段煽动下,台湾“反中”的民粹主义情绪正在台湾社会快速滋长,而“台独”政客又把这种“反中”民粹主义包装成“民意”,借以合理化种种“去中国化”以及“台独”的言行。

台湾“仇中反中”的民粹主义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客观上使大陆民众认清在大陆主流媒体遮蔽下的两岸关系的真实面貌。大陆民粹主义的反击,也动员了广大的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回应台湾社会加诸大陆身上的种种偏见与不公,展现大陆民众强大“反台独”民意。例如在网络媒体中经常可见的网民对台湾媒体各种抹黑大陆言论的嘲讽与反击;网民对在台湾支持“台独”,又到大陆市场捞金的艺人的抵制;以及网民用大陆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成就与台湾种种社会政治乱象的对比,借以嘲弄台湾民众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等等。在两岸新媒体交流中,尽管诱发大陆网民的民粹主义情绪的情境多种多样,但在这些民粹主义情绪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坚定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以及对当前大陆社会制度的信心和对大陆成就的骄傲。民众是建构两岸关系的主体,新媒体给了两岸民间社会对两岸话题更大的参与权,尽管当前两岸社会认同的撕裂所导致的对两岸关系认识的两极化,这种两岸交流的民粹主义情绪时常因不同的社会情境与话题指向而产生,但两岸关系问题,作为事关重大的公共话题,社会大众也就此获得了更多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二)民粹主义激化两岸对抗性民意

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其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其容易成为某种偏激声音的传声筒,“在网络空间中,某些特殊的集体心理推动网民个体的表达发生变异甚至扭曲,为网络民粹主义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在网络论战中,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获得支配性地位,各方的观点往往趋于极端化、偏激化,从而出现一种“群体极化”现象。” 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第24—29页。 民粹主义的偏激观点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往往能迅速带动声势浩大的“哄客”群体,形成巨大的舆论声浪,当两种偏激的话语矛盾不可调和时,极易由两岸民众话语的交锋造就两岸民众“敌意的螺旋”。新媒体的虚拟空间是两岸现实空间的延伸,这种虚拟空间中的民粹主义对抗,也极易伤害现实中的两岸民众情感。

另一方面,民粹主义作为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在两岸新媒体交流中体现出鲜明的“选择性信息接触”特点,所谓“选择性信息接触”,即从固有的认知框架出发,接受并主动寻找符合固有认知框架的信息,以验证或者强化这种认知框架,并回避或者拒绝接受与固有的认知框架相反的信息。如台湾网民相信“陆客素质差、不遵守公共秩序”,却不愿意相信“这只是极个别现象,大陆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而大陆网民相信“台湾城建落后,满世界诈骗犯”,却不愿意相信“台湾人谦和友善,注重公共卫生”等。这种“选择性的信息接触”使两岸民众的新媒体交流无法达成理性的沟通,加深双方的了解与互信,反而使双方固有的刻板印象不断加深。

(三)民粹主义对两岸议题社会共识的冲击

新媒体的普及对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俨然形成了一种大众参与公共生活的全新形态。在此情况下,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无疑对传统的社会共识以及政治话语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两岸之间的长久隔阂,带来两岸民众之间的巨大的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当前两岸之间的政治对立现状仍然存在,事关两岸的议题,往往复杂而敏感。在两岸关系的不同时期,不管是早期的“解放台湾”,还是1979年以后实行的“追求两岸和平统一,寄希望于台湾同胞”,或是2008年以来的“追求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长期以来,大陆民众对两岸关系和两岸政策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大陆对台政策主要由执政党制定与推行,并透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学校教育,形成持续的宣传和引导,这一政治社会化过程型塑了大陆民众稳定的对于两岸议题的政治共识,并且这种政治共识也仰赖持续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这种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却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成为社会大众的重要信息接受和话语传播渠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网络民粹主义的兴起直接降消了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这也使得传统政治共识的维系面临新的挑战。” 郭中军:《网络民粹主义与传统政治共识的解构》,《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9期,第52—55页。 如当前事关敏感的两岸议题,传统媒体受到严格的宣传纪律的制约,在传播内容、传播导向方面仍然坚持正面宣传,而新媒体中民粹主义者往往热衷于散播耸动、刺激、挑拨两岸矛盾的信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话语上的大相径庭,极易引起受众的认知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大众透过新媒体,得以实现对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的参与,也具有了影响政府公权力的行使和公共政策的制定的能力。而新媒体中民粹主义往往通过“话语强占” 陈龙:《话语强占: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实践》,《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5期,第16—21页。 策略实现对社会大众的“舆论绑架”,进而构筑起与传统的权威话语体系相抗衡的“平民话语体系”,并借助这种话语体系,表达出激烈的反政治精英、反既定政策的倾向。如在2016年“陆客火烧车事件”中,大陸网民大量散播台湾网民的仇恨言论,质疑官方长期宣传的“两岸一家亲”的口号;针对当前两岸关系急剧冷冻的现状,抨击过去官方制定的两岸政策的合理性,将众多涉台官员、学者加以标签化进行质疑和嘲讽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权威话语体系和媒介舆论场构筑的两岸议题的社会共识,也遭到了严重的冲击。

五 结 语

当前两岸新媒体交流中日益显著的民粹主义现象,其生成及扩散均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伴随着两岸民间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并且新媒体赋予两岸民间交流更大的便利性,两岸民众在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上较之以往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两岸新媒体交流中,客观上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审视两岸关系的“民间视角”,相对于大陆主流媒体中长期宣传的温情脉脉的两岸关系,大陆民众从新媒体中了解到更多的两岸关系面相。并且新媒体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纠正台湾媒体长期以来对大陆的扭曲报道,使台湾民众能够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大陆。只是这种两岸民众之间的交流与接触,建立在两岸缺乏社会认同的基础上,则为两岸民粹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并且由于新媒体开放性、即时性、匿名性的传播特点,使得新媒体空间中的偏激言论得以广泛传播,相反两岸民众理性交流的空间反而容易被压缩。两岸民众长期存在的政经制度及意识形态的差异,乃至在“国族认同”上的分歧,使两岸民众在针对政治、民族、地域、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话题交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针锋相对的话语冲突。这种现象客观上不利于两岸民间交流及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两岸民心的进一步契合。因此,克服两岸新媒体交流中的民粹主义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应当加强新媒体空间的有效规制,及时有效地制止在两岸议题上的网络谣言、错误与仇恨言论的扩散,加强新媒体空间中的正向、良性的舆论引导。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到两岸民众的社会认同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而这种社会认同的差异正是导致两岸民间交流过程中的民粹主义滋生的根源。而弥合两岸民众社会认同的分歧,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两岸在政治上长期的竞争与合作中,探索两岸适当的制度安排,消除对不同政治制度的歧见与刻板印象;也需要在两岸经贸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的当下,厚植两岸的共同利益,深化两岸之间的历史与文化联结;同时,也必须扭转台湾社会越深越陷的“反中”氛围,消除错误历史史观的蔓延对两岸关系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 陈 雷】

猜你喜欢

民粹主义两岸关系新媒体
民粹主义的产生机理与有效引导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一种巴洛克式的民粹主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