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后工业景观再生
——深圳招商蛇口设计港景观项目
2018-12-17颜佳
颜 佳
郑 峥
郑红霞
1 城市的边缘
城市边缘曾经是发展工业产业的理想用地,但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被废弃和遗忘,在城市规模扩大时又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不利条件。哈佛学者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写道:人口与资本在城市中高度聚集被描述成最节能、最高效的社会模式,城市化发展最终将会转向再次的城市聚集发展[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边缘地区逐渐成为复杂多变的敏感地带。
广东浮法玻璃厂便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厂区选址在南头半岛的最南端,地处城市边缘。场地北邻赤湾山,南邻三突堤码头,地处海陆之间,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这片区域作为工业区区位优势明显,场地紧邻蛇口港码头和蛇口货运站,便于生产物料及产品运输。优秀的交通资源使其经营范围辐射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并通过国际港口连接世界。考虑到深圳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工业厂区下风下水、远离住宅区的选址十分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图1)。
2 往复的生命周期
根据巴特勒(R. W. Butler)1980年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2],工业遗迹的开发和再利用在某种程度上和所有旅游地开发项目一样,也具有兴衰的生命周期。在早期少数具有冒险精神的旅行者的探索下,工业遗产的价值被发掘。随后,大量工业遗迹改造项目启动,随着商业化程度的加深,一部分被成功地塑造为宜人的城市环境,而更多的项目则是在改造后发展停滞并迅速失去活力。为了避免工业遗迹改造项目的再次衰落,使其度过发展停滞期,按照生命周期规律及时对其公共空间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调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广东浮法玻璃厂建于1985年,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浮法玻璃制造厂,1987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次年,厂内优质的工业建筑荣获中国建筑鲁班奖,获得了当时社会的认可。1999年,建厂初期引进的美方资本撤出,工厂改名为耀皮浮法玻璃厂。2009年,工厂搬迁至上海,大部分生产设施随即被搬走,只留下了空荡斑驳的厂房、烟囱与筒仓[3]。至此,广东浮法玻璃厂已经完全变为一座废弃的工业遗存,成为只有最具冒险精神的旅行者才会涉足的场地。
随着工业生产的衰落与迁移,场地环境发生了微妙变化。在缺少了人类活动之后,凭借其优质的生态环境,自然元素迅速占领了场地,厂区随即进入荒废阶段。为了让曾经的城市工业发展前沿地带重回大众视野,浮法玻璃厂工业建筑改造项目启动,策划如何再现它曾经的辉煌。然而,区位偏远、缺乏便利的公共交通等因素制约了整个区域的发展。随着2013年深港建筑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的落幕,这里再次空寂。虽然2013年对遗迹的改造十分成功,但是依据结果,可以看到缺乏生命周期视角仓促改造的片面性①(图2)。
图1 位于城市边缘的浮法玻璃厂遗址图2 广东浮法玻璃厂的生命周期(数据引自《深圳市志·建材工业志》)
3 景观再生设计策略
再生设计是一个以“流程导向”②指导设计方法的系统理论,“再生”一词描述了能源和材料逐渐复苏并振兴的过程,创造一个同时满足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综合系统[4]。再生设计的基础是形成闭环的生态系统,即在能量与材料的循环中,所有可行的输出均大于或等于输入。再生设计是生态系统的仿生模型,为人类社会形成完整、可行的生态经济学系统[5]。再生设计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似,即有机(生物)和合成(非生物)材料不仅进行自身代谢,而且可以转化为新的可再生材料。再生设计已经应用于涉及人居环境的很多领域,包括城市环境、建筑、经济、工业和社会制度。总体来讲,再生设计理论就是研究如何协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栖息地。
再生设计理念的出现基于再生生态学的蓬勃发展,再生生态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主要用于解决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相关问题。20世纪70年代,风景园林学教授约翰·莱尔(John T. Lyle)要求研究生设计一个完全基于可再生资源生存的居住社区。之后的几十年间,各专业学者、专家汇集到加州理工大学成立了专门的再生研究中心,再生设计的概念就此形成[6]。与此同时,瑞士建筑师怀特·斯塔勒(Walter R.Stahel)也进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生命周期设计理念,并由麦克唐纳(McDonough)和布莱恩加特(Michael Braungart)发扬光大。2002年,麦克唐纳基于莱尔等前人的理念出版了专著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并获得了各界认可[7]。
在同一时期,工业遗产的价值逐渐被学者深入挖掘,随着大量改造项目的开展,如何善用这些价值进行改造成了热门课题。工业遗迹改造项目通常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场地内遗留着大量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和构筑物。如果能有效组织当地的能源和材料用于周期性改造,就可以解决建设资本不足、交通条件限制等工业遗迹改造中的常见问题,而再生设计理念无疑给出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图3)。近年来,在雷·科尔(Ray Cole)等学者的倡导下,业界开始关注利用再生设计理念来解决此类问题,例如拉筹伯煤矿峡谷、伯利恒工业遗产艺术文化园区等项目,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景观再生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成功的案例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和往复的周期性改造,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再生设计的概念。以伯利恒工业艺术文化园区为例,2000年伯利恒重建局在工业区设立了一座“伯利恒作品展示区”,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业主和设计者不断调整园区的主题,利用当地资源,通过景观环境的提升,开发了更多丰富的功能。2015年,“铁烟囱”艺术园区竣工,场地内景观与工业遗迹的良好结合,使其以低资源消耗的方式获得成功。对当地社会而言,这一系列的改造项目既缓解了原有工业所造成的污染,又没有对当地环境造成新的影响。此外,“铁烟囱”艺术园区一改以往工业遗迹展示区单调的面貌,营造了便于市民交流的场所。重建局还鼓励利用废弃的建筑和毗邻园区的场地进行私人开发,促进了周围现有商业的发展,形成了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为当地带来了活力(图4)。
由此可见,在工业遗迹改造项目中,根据生命周期规律对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各类限制条件,分阶段对环境进行景观改造,最终可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回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广东浮法玻璃厂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如何处理自然、城市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该项目长久以来面临的关键问题。在生命周期的关键节点上,设计者遵循了再生设计理念,通过回收再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反馈于城市,创造一种资源循环和当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积极关系[8]。由于采取了再生设计策略,本次项目既修正了区域资源的流动循环,又塑造了一个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空间环境,解决了来自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的挑战(图5)。
场地中遗留着各阶段的景观要素,包括建厂初期的工业要素、荒废时期的自然要素和改造时期的文化要素。首先,根据前一阶段的改造成果,方案中为场地策划了以创意设计为主题,综合办公、创意研发、种植体验、展示与休闲多种功能的发展策略(图6)。在景观规划阶段,在营造创新产业环境的同时,本次项目最大限度地延续了工业区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风貌。
3.1 工业要素
对于场地内工业要素的保留与再利用,2013年多家设计团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基础上,历史风貌和设计成果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工业要素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首先对场地内的工业遗迹进行调查,确定了铁栅大门、过磅秤、消防水坑等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工业构造。除此之外,场地内还散布着大量碎石、锈板和木料,设计团队对这些材料进行了调研和归类,收集了大量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包括地面的过磅秤和墙面的气阀等,遗留在场地中的工业设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并被改作艺术装置;一些充满历史感的锈蚀金属材料经过特殊处理,阻止被进一步锈蚀,保留了时间的痕迹(图7、8)。这样就地取材的建造方式既维持了厂区的历史风貌又节省了项目的建设成本。
同时,为了配合场地原有的工业氛围,在一些金属构造和景观标识上运用了耐候钢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价格低廉、防锈蚀性能强的优势,大面积赭红色的表面十分符合废弃多年的工厂环境。除此之外,耐候钢还是绿色材料,当进入景观生命周期的下一个阶段时,如需改造,该材料可以100%回收利用。
中心区域原来分割厂区的墙体被局部保留。在围墙附近,植物得到了良好规整,使场地内衰败的环境边界得以改观,也重新强调了墙体划分区域的功能,活化了区域边缘。
图3 再生设计理论框架二维解析图:人类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资源流动(引自Two-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generation design framework. Raymond.J.Cole, Peter Busby etc.〈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2011.12)图4 “铁烟囱”艺术园区改造前后对比(引自LANDEZINE)图5 自然、城市和人在各阶段的关系:资源的流向和未来再生设计策略(作者绘)
图6 蛇口招商设计港总平面图图7 使用场地内再生材料装饰大门的前后对比
图8 场地内保留下来并经过处理的工业要素图9 场地内原有的植物(9-1)与重新种植的植物(9-2)
图10 利用场地内常见的植物配合工业元素营造场景图11 运用景观设计手段打造富有生活场景的交往空间
3.2 生态要素
在工厂被废弃后的几年里,风蚀、锈蚀、野生动植物等自然元素迅速占领了厂区。由于长时间废弃,场地疏于管理,植物生长杂乱。在双年展改造项目后,场地内一部分绿地被改作“价值农场”,其余的生态要素则继续保持着自然状态。根据上述情况,设计师根据再生设计的理论框架保留工业遗迹中的自然元素,为了满足前期策划中创新产业办公的新的使用功能,对部分有价值的植物进行了移栽(图9)。
本次景观改造继承了双年展时期建设的“价值农场”,在原有创意体验农场的基础上,为价值农场增添了“生态科普”的互动功能,丰富了植物多样性的特征。小型种植地块更利于种植丛生或低分枝的常绿亚乔,根据这样的特性将农场划分为4个区域:触摸园、食用园、视觉园和芳香园。这样的种植方式既利于植物生长又利于科普互动,通过科学的物种分布,增强了景观与公众的互动体验。
位于场地中心区域、仓桶周边的植被在之前的改造过程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由于地处场地中心又位于主要交通流线上,这一区块的植物应被重点规整。为了配合工业风貌,这一区域的绿植利用芒草(Miscanthus)、鬼针(Bidens pilosa)等场地中的常见草种,配合斑驳的混凝土墙体,构建了工业遗迹中特有的生态景观(图10)。
3.3 文化要素
文化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主体,本次项目策划不仅为即将入住的创意产业增添办公区域,文化景观更是场地内重点设计的要素。2013年在此举办的双年展为废弃的工业遗迹注入了大量文化要素,然而随着双年展的结束,整个区域随之沉寂,保持场地内的文化氛围成为接下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不同以往提取文化元素直接注入项目的操作模式,根据景观生命周期规律,设计团队决定营造一个适宜文化自发生长的空间环境。
首先,在场地中心区的开敞空间设立了一座景观亭和2座柔光高杆灯,增加人们停留在此进行交流的机会。由于这片区域连通着办公区与创意展示区,这个空间被预设了日常场景——“创意集市”,下班之后或者节假日里,办公区的人们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可以在此进行互动,交易物品并交流生活心得(图11)。在场地南侧的园路一侧还设立了一座阶梯座椅,为路对面的开敞空间营造出一个户外观影空间,这样一来,开敞空间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天然的演艺舞台(图12)。同时,在规划办公区内设置了企业公馆和文化创意长廊,结合原有人行入口和两侧的建筑,使办公区景观形成了多层次渗透的视觉效果。
耐候钢的景观亭和广场灯、木质阶梯座椅和碎石子铺路,本次设计在营造上述场景时注重新生文化要素与工业和自然要素的协调。新营造的幻境空间鼓励新锐艺术家在此进行艺术活动,希望借助涂鸦、装置和行为等艺术形式展示自然和文明互相转换、交替生长的过程(图13)。
3.4 时代要素
在处理了每个时代遗留的要素之后,在本次设计中也留下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痕迹”。为了满足转型为“设计港”的新的使用功能,在工业遗迹场地中布置了符合其风貌的照明系统。
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创意集市的高杆灯之外,照明系统还包括其他符合相应元素的现代化照明设备。除了常见的射灯、台阶条灯、草地灯和水景灯外,还为交通主流线设计了智能化地灯,在行人通过时,地灯通过压力感应透过铺装的缝隙照亮道路。这样的设计节省了日常用电,同时设置在地下的智能地灯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对场地的原有风貌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除此之外,作为设计港的功能转型需求,方案中还专门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标识系统。这些标识同样以耐候钢材料为主,赭石色的色调配合具有导视功能的赭石色红砖材质铺地,使办公区周边空间具有很强的整体感(图14),使人们在由建筑体量相似的工业厂房改造成的办公区中行走也不会迷路。此外,在入口处还设立了一座立体导视标识,既可以引导人群,也体现了工业遗产场地从单一展览功能向多种功能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一个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后工业景观再生案例。城市边缘连接着城市与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此消彼长,形成了富有韵律的景观生命周期。由于所处区位特殊,本次项目的设计者在营造环境的过程中对人、自然和城市三者的关系做了微妙的处理。设计者对场地内每一时期形成的景观要素做了充分的研究,谨慎地处理建厂时期形成的工业要素和废弃时期形成的生态要素,重新整合了双年展改造时期的文化要素,并增添了园区未来所需要的时代要素。
在再生设计框架下,本次项目设计风格质朴,协调场地内工业建筑风貌,积极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营造了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所感。此外,回收再利用场地内的废弃材料以及运用可再生材料等设计手段,在节约了项目成本的同时,也使项目材料和资源形成良好循环,为场地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并采用经久耐用的细节构造为景观的全生命周期打下基础。进而,在景观中注入生命周期中每一阶段所蕴含的独特气质并通过现代化技术满足当代功能需求。最终,在再生设计的整体框架下,本次景观改造项目在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的资源流动都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为区域内环境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12 露天演艺舞台图13 自发生长的文化环境图14 具有时代感的照明系统与标识系统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致谢:感谢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李宝章先生、董晓路女士,以及深圳公司项目7组在本文研究中提供的帮助。
注释:
① 在访谈中,项目负责人陈泽涛说道:“改造是历史过程,不能一步到位。现在就是一个展场改造方案,无法考虑更多,只能尽量兼顾长期需求。”引自王晓易.第一财经日报(2013-12-04)
② 指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各要素流动的导向,详见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