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谋举全县之力着力脱贫攻坚

2018-12-17创造杂志调研组

创造 2018年9期
关键词:元谋易地贫困村

《创造》杂志调研组

中共元谋县委书记习雁(左二)到姜驿乡易地扶贫搬迁点与搬入新居贫困户亲切交谈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元谋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掉穷帽,是云南省元谋县委政府向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立下的“军令状”,是元谋县委政府向全县21.7万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元谋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立下愚公移山志,把责任扛在肩上,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凝心聚力,精准发力,苦干实干,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个目标”明方向

元谋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但被列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嵌入县。全县2013年识别出贫困乡1个、贫困行政村12个、贫困自然村28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653 户19289人。全县有“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16651人,其中:“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乡1个,贫困行政村2个,贫困户1477户5529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4678人)。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元谋县紧紧围绕到2020年全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举全县之力,深入实施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集中力量抓好片区扶贫、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培训就业、生态保障7大攻坚行动,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等“8项机制”,落实“8个精准”和“16个到村到户”攻坚计划,立下军令状,拿出硬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1个贫困乡(姜驿乡)、12个贫困行政村、5653户19289名贫困人口脱贫。

其中,2016年—2018年(三年脱贫攻坚目标):姜驿乡实现“减贫摘帽”,12个贫困村出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县基本消除绝对贫困;2019年—2020年(两年巩固提升目标):实现元谋县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用两年时间查缺补漏,减少脱贫人口反弹和返贫,基本消除全县尚存在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围绕全面小康要求,补齐短板,强化弱项, 进行全面巩固提升。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农村“两无”贫困人口,按照农村低保标准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对因病返贫人口加强医疗救助。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及贫困群众的自身发展,2014年、2015年元谋共脱贫2073户6750人,2016年全县脱贫837户减少脱贫人口3193人。截止2016年底全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48户9408人。2017年计划姜驿乡脱贫出列,7个贫困村出列,3个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全县减少贫困人口5504人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

“六项措施”强保障

自2015年9月以来,元谋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摆在统揽全局的地位,作为首要任务、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落实,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建好指挥系统。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党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抽调精干力量与扶贫办干部组建脱贫攻坚指挥部,实现人在指挥部集中。统筹挂钩单位,下派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队员,实现工作力量在指挥部整合;以脱贫出列时间为序,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由指挥部统一将贫困村精准扶贫规划项目交职能部门认领和组织实施,实现项目资金在指挥部整合。

(二)落实脱贫责任。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县、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人员和力量,压实责任,落实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强化挂包帮扶责任,把工作重心下沉到脱贫攻坚第一线,把精力集中到帮扶措施落实上,由挂图作战到一村一户现场推进,由分析扶贫数据转到解决现实难题,抓细抓准抓实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役。紧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对标对表,细化工作目标责任,实施“目标倒逼,干货考核”,提高脱贫攻坚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权重。建立最严格的脱贫攻坚目标考核制、“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抓脱贫攻坚工作述职报告制度,强化督查和问责,对落实不力、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严肃追究责任。

(三)整合项目资金。整合各方扶贫资金,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贫困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截止2017年6月,已整合住建、国土、环保、供电、水利、交通、经信、移动电信、网络公司、扶贫等行业扶贫部门资金共计94834.08万元。

(四)建立整改机制。建立整改机制,及时出台“十个一”(一个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一本宣传手册、一个追责办法、一个专题宣传片、评比一批先进典型、一个驻村制度、一个微信平台、一个宣传栏、一个考核办法、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措施办法,引导和规范专项行动问题整改。通过专项行动问题整改,元谋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认识得到全面提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通过遍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经过问题整改和短板补齐,脱贫工作推进更加顺畅。

(五)加强督促检查。成立脱贫攻坚督导组,所有县级领导分别挂钩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定期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月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形成问题清单,层层交办。县纪委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开展明察暗访,对进展慢、问题久拖不决的乡镇和部门诫勉谈话。

(六)加强动态管理。一是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精准问题,按照省、州要求,严格执行“两不愁、三保障”识别认定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开展了全县农户遍访工作。各乡镇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县、乡、村、组干部扎实开展村情民情贫情分析,对初排出的漏评户、错评户、错退户进行入户实地调查,认真组织县级行业部门对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比对,确保信息及对象无误。召开村党员会、村民会,深入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按照程序严格公示后,逐级审核上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精准。二是按照《云南省动态管理工作方案》,在全县各级挂包单位、78个行政村开展了培训学习,严格按照识别标准和识别程序开展工作,让参与人员掌握贫困对象识别、退出政策,掌握实地调查的内容和方法,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漏评、无错评、无错退”,贫困退出工作顺利通过省州评估验收。

“五大工程”齐发力

姜驿乡“四万八千”产业扶贫工程

姜驿乡金沙江提水工程

元谋虽然不是国家级贫困县,但也面临着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现实问题,脱贫任务艰巨繁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元谋县正在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聚集问题,抓重点、解难题、把握着力点,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一)实施易地搬迁工程挪穷窝。为从根本上解决金沙江沿岸边远贫困地区及其地质灾害避险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脱贫致富,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难题,实现“挪穷窝、换穷业”,元谋县经深入研究,下大决心、做大规划,着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全县共计划易地扶贫搬迁脱贫797户2910人。

(二)实施产业培育工程换穷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46户8214人。以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品牌为主攻方向,以果、药、菜、畜等优势产业为主要内容,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要模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培育,实现由扶人、扶村到扶产业的转变,确保每个产业都至少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每户贫困户都至少参与一项产业发展。在2016年实施3905万元专项资金基础上,2017年安排贫困乡、行政村、自然村“查缺漏补短板”建设项目143个7009.45万元。同时,全县合力攻坚,加快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7年6月底,全县农业、林业、文体广电旅游局等行业扶贫部门完成产业发展脱贫投资共计6494.82万元。

(三)实施教育卫生扶贫工程断穷根。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截止2017年第二季度教育系统脱贫攻坚规划共争取到项目68个30357平方米,规划总投资6458.4万元,完成投资2296.44万元,完成面积10339平方米。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总投资5400万元的县中医院整体搬迁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正在建设当中;计划投资25000万元的县医院分院正在做环评、选址、可研报告。总投资55万元的姜驿乡贡茶卫生室、凉山乡冷水箐卫生室等乡村卫生室建设正抓紧建设;积极组织乡镇及乡村医生参加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包培训、中医药培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等6项与健康扶贫联系紧密的培训,参会人员涵盖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队伍,合计培训362人次。

(四)实施技能扶贫工程增收入。加强贫困人群技能培训力度,加大与沿海发达地区用工密集型企业联系,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式”输出,2017年年初以来共投入资金150万元,在贫困行政村开展职业农民培训8期470人次,开展转移就业培训450人次。县扶贫办在2016年投入106万元在贫困行政村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的基础上,2017年计划投资118万元培训1600人次。

(五)实施社会保障工程惠民生。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积极探索基本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融合,总投资60 万元的江边乡中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建设完工,总投资120万元的老城乡老者格和波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在申报项目中,总投资420万元的羊街镇敬老院正在规划设计。

“两大举措”斩穷根

在全面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作中,元谋县针对山区半山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居住地为地质灾害点、部分群众居住环境已丧失生存条件的实际,重点抓实发展生产脱贫和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脱贫致富难题,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斩穷根”。

(一)抓实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因地制宜,按照“短、平、快”与长效发展相结合的思路,着力发展山区、半山区贫困村组养殖、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强化配套产业脱贫项目,推进产业精准帮扶到村到户,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门路;在产业发展上集中攻坚,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要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实行“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着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摆脱发展困境。在姜驿贫困乡实施“四万八千”工程,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引进成立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蜜桃种植13748亩、核桃种植10665亩,种植花椒6000亩、红梨2086亩、甜杏500亩。二是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充分利用鑫业养殖合作社、兴润养殖合作社的养殖技术、销售市场优势,大力发展肉牛、黑山羊等养殖,带动贫困户养殖肉牛355头、种公羊143只、能繁母羊1667只、生猪422头、鸡15900只。三是抓好烤烟种植,引导175户贫困户种植烤烟1862亩25.3万公斤,按31.6元每公斤计算,可增收800万元。四是成功引进工业大麻种植扶贫项目,2017年规划种植面积1.5万亩。

(二)抓实易地扶贫搬迁甘塘集中安置项目。滇川交界的金沙江沿岸,是元谋傈僳族和彝族人口的主要聚集区,由于生存条件极其恶劣,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急需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在元谋拟搬迁的19个自然村中,以傈僳族为世居民族的村庄有14个,占73.68%;以彝族为世居民族的村庄有5个,占26.32%;在全县72个地质灾害点中,就有52个分布于建档立卡贫困区域,其中有15个属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对象;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以姜驿乡白果村委会为例,该村2015年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左右,仅为全乡7185元的69.59%,全县9625元的51.95%。

为彻底解决金沙江沿岸边远贫困地区脱贫及其地质灾害避险区问题,元谋县委政府深入研究,下决心采取超常规举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分步将上述地区群众搬迁到甘塘片区安置。

元谋易地扶贫搬迁甘塘集中安置区,规划设置6个移民安置点(6个组团),1个社区管理中心,17个村民小组,约1000户4000人,公建部分配有1所小学,1所医疗卫生服务中心,1个傈僳族文化传习所,一个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中心),一条傈僳族风情街,一个乡村旅游小镇。初步规划目标定位为“七彩乡村、生态热坝”,以多彩果蔬生产基地和傈僳族多彩民族文化为依托;以生态农业及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打造多型产业融合,创造农村产业增长极,构建生态型、科技型、观光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经济收入以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为支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甘塘片区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条件、产业优势和傈僳族文化资源优势,拟定采取“精准扶贫+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等新模式,将甘塘片区建设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示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示范、乡村特色旅游示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和新能源建设示范等八个示范区。同时,预留近400亩土地作为核心区,精心打造傈僳族民族特色小镇,努力把甘塘片区建设成为“中国傈僳族第一村”。

元谋甘塘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总投资为7.1亿元,建设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建设期限3年。目前,已完成了一期7000亩征地拆迁任务,二期500亩土地已达成征地协议, 6个民房安置点(组团)已平整完成5个,农用地整治已完成1500亩,已完成总投资约1.7亿元。预计项目实施完成后,涉及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将下降到3%以下,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大部分脱贫,力争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53元以上,与全县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打好元谋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促进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元谋县委政府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元谋最重要的民心工程。当前,元谋还在进一步细化措施,攻坚克难,在思想上“紧”起来、思路上“活”起来、动作上“快”起来、措施上“硬”起来、组织上“严”起来,打好“组合拳”、下足“绣花功”,确保2020年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即将竣工的姜驿乡易地扶贫搬迁点

猜你喜欢

元谋易地贫困村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元谋,寻根的地方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2010年元谋MS5—2地震前地磁极化异常研究
元谋干热河谷强侵蚀区水涮窝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