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探述

2018-12-17郑丽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剖宫产下肢血栓

郑丽莹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剖宫产术后通常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下肢静脉血栓就是其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若血栓脱落则会使多个重要脏器发生栓塞,如心脑肾等,进而出现其他不良症状,若治疗和处理不及时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剖宫产术后应给予患者有效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本文观察在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护理措施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报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44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所选患者均出现剖宫产指征,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重要脏器疾病患者排除。常规组72例患者中,50例为初产妇、22例为经产妇,年龄最大为35岁,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为(28.2±5.3)岁;综合组72例患者中,48例为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年龄最大为36岁,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为(28.3±5.5)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患者行以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①术前护理。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按摩肌群,尤其是对存在妊娠糖尿病以及胎盘早剥前期等症状的患者,对比目鱼肌以及小腿腓肠肌进行按摩,每次10 min,每天3次。并嘱患者适当锻炼肌肉功能、呼吸功能,并禁止吸烟,若发生外伤,则应及时来院检查。避免长时间仰卧,使血管压迫减轻,防止低血压综合征出现。衣着方面应尽量宽松,鞋袜也不宜过紧。对于血液黏稠患者,应纠正自己不良生活习惯,保持清淡饮食。另外向患者说明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②术中护理。指导患者做好自我保护,术前避免长时间卧床和站立,减少腰部和腿部疲劳程度。护理人员应做好麻醉管理工作,使麻醉效果提高。术中应对液体进行预热处理,在麻醉之后护理人员应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③术后护理。术后帮助患者选择去枕平卧位,并在双下肢垫软枕,垫起高度为20°~30°,屈曲膝关节15°,促进双下肢静脉回流,注意髋部不能过度屈曲,且膝下不能垫软枕,每间隔2 h帮助患者变换1次体位。同时,在患者麻醉清醒之后,指导患者做屈伸膝关节运动及踝关节主被动运动,强化对腓肠肌、股四头肌的活动,对足部、小腿进行按摩,伸直绷紧持续5~10 s,重复锻炼3~5次,每天3~5次。在导尿管、镇痛泵撤除之后,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在2~6 h内使膀胱排空,逐渐增加下肢肌肉活动、行走距离,对静脉回流有利。

1.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通过我院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程度,该问卷为百分制,评分在90分以上记为非常满意;60~90分记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记为不满意,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例数之和即为总满意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护理后,综合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概率(2.78%)明显比常规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概率(11.11%)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4.44%)明显比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79.17%)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在妊娠期间,孕妇活动量减少,加上剖宫产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在产后药物及麻醉药物的影响下,术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扩张,进而出现血管缺氧损伤,进而导致下肢静脉性血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2]。

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应做好临床护理干预,尽管针对下肢静脉血栓可以行以溶栓、抗凝以及解聚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临床效果一般,仍需要临床研究和探索。并且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来说,通过这些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能会出现血栓脱落现象,进而导致脑栓塞、心栓塞、肺栓塞等多种并发症。所以针对该疾病临床中应行以护理干预[3]。在孕妇接受剖宫产术前、术中及术后行以综合护理措施,特别是在术后的并发症预防措施,通过体位护理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另外,通过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因为精神、情绪等因素会影响患者血液循环,同时还会对内分泌系统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在临床用药影响下,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使得机体血液成分发生异常,血液高凝或缓慢,所以通过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这些心理压力和情绪得到缓解,进而使血压循环异常状态得到改善[4]。另外,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来说,康复锻炼及肌肉功能锻炼不足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下肢锻炼,如康复训练、按摩等措施,可以使下肢肌肉状态得到改善,对下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科学的饮食护理可以使患者抵抗力以及免疫力提高,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本研究中,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由此可见针对剖宫产术患者应行以围术期综合护理,以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在剖宫产术后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概率降低,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剖宫产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