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17宫美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上肢循证差距

宫美娟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乳腺癌是一种好发于25~55岁女性的恶性病变,在家族遗传、绝经时间晚、月经初潮早、乳腺良性病变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作用下致使乳腺细胞基因发生恶性突变,引发乳腺疼痛、皮肤改变、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异常等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手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对患者创伤性大,患者术后上肢运动功、乳房美观度受到明显影响,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术后恢复。早期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但是不同患者病情、体质、性格有所差异,护理需求不同。本文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时实施循证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本院住院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已完成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护理组、常规组,护理组50例患者年龄为30~65岁,平均(44.2±3.7)岁;病程1~5年,平均(3.1±0.8)年。常规组50例患者年龄为32~66岁,平均(44.7±3.6)岁;病程1~6年,平均(3.3±0.7)年。两组患者病程、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常规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作用,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加强生命体征检测。

护理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方法:①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为护士长1名,护理骨干3名。护士长为组长,组员共同协护理方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护士长要为组员仔细讲解护理要点,督促组员重视严格要求自己。并现场监督、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高组员的护理能力。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临床资料使护理方案更科学、详细。②问题的提出与分析: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发症、康复训练的时机或强度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不同患者的个性特点、家庭环境、文化程度、职业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引导组员在监督或实施护理时高度重视所提问题,提高护理能力。③实施循证护理:术后3 d开始进行患肢制动,避免上肢运动牵拉伤口。第3~5天进行肘部运动,运动幅度不宜过大,以患者耐受度为度。7 d后进行肩部运动,鼓励患者自行穿衣、吃饭,逐渐增大活动范围,10 d后可进行上臂前后运动、摇摆活动。拆线后可进行全肩关节活动,3~4次/天,15分/次,以患者无疼痛、疲劳为度。护理人员要监督患者执行早期康复训练,并进行现场指导,保证运动效果。④出院指导:评估患者恢复情况,拟定院外训练计划。引导家属监督患者养成按时作息、坚持训练、按时用药、合理饮食习惯,对不良反应提高警惕,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护理人员定时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并给予指导建议。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差距(上举差距、外旋差距、后伸差距)、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切口裂开、切口出血、皮下积液、切口感染)。为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0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经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上肢功能差距、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上肢功能差距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上肢功能差距、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上肢功能差距、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上肢功能差距(cm)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上举差距 外旋差距 后伸差距护理组 50 3.2±0.2 3.6±0.4 2.9±0.4 94.1±2.2常规组 50 12.0±1.5 13.9±1.6 11.8±1.4 80.2±4.1 t - 41.1197 44.1609 43.2222 21.1237 P - <0.05 <0.05 <0.05 <0.05

2.2 不良反应:护理组不良反应2例(4.00%),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1例;常规组不良反应8例(16.00%),切口出血2例,皮下积液1例,切口裂开3例,切口感染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0,P<0.05)。

3 讨 论

乳腺癌患者病因复杂,临床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强,术后容易出现上肢肿胀、伤口出血、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如不及时给予康复训练容易遗留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

循证护理以循证医学为理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患者实际情况,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护理计划,提升护理效率[2]。成立护理小组可以让护理人员完全明确循证护理的内涵,提升护理能力。然后小组成员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制定有效的因对措施。通过搜集患者患病史、用药史、病情、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资料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对康复的积极作用[3]。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说出心中的顾虑,给予家庭、社会支持,并为患者列举成功病案,运用沟通技巧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克服困难。在术后不同时期循序选择不同训练项目,循序渐进的进行上肢运动,加速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5]。出院指导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上肢功能差距、不良反应明显更低(P<0.05),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给予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小上肢功能差距,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值得在乳腺癌患者中推广。

猜你喜欢

上肢循证差距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